时下,“互联网+教育”,是教育界谈论最多的话题,而“微课”又是话题中的热点。
在中小学,很多人谈起“微课”,又都习惯于跟“翻转课堂”联系起来,似乎“微课”的教学功能就在于“翻转”。
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我们知道,微课是一种网络教学资源,是一种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事先设计好的、固化的、供学习者短时间学习的辅助教学课程。
翻转课堂,是一种突出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手段;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微课),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
微课的主要功能有两个:
一个是课前预习。
通过预习辅导,学生对下一次课要学习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哪些地方看懂了,哪些地方没看懂,自己做到心中有数。
在听课时能够轻松地跟上老师的思路,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变盲目听课为带着问题听课,大大增强了听课的效果。
一个是课后补充。
课后补充辅导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及时弥补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不足,使疑难问题得到准确的解答,避免对知识的理解走向误区。
无论是出于何种使用目的,都必须明确:微课的主要使用时间是在课外,绝不是课内。这是因为,课内有老师的存在,与其费时费力制作微课,拿到课上去播放,莫不如教师自己直接讲授!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翻转课堂”的关键是必须保证学生课外全员、主动、有效地参与“微课”的学习,而恰恰就是这一点,在时下的中小学根本就做不到。
这是因为:
1.学生自控力差。
现在的中小学生,都是十几岁的孩子,本身自控力就很差,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下尚且不能很好地学习,放到课外,怎能保证学生能自觉地学习?
2.时间难以保证。
尽管“微课”可以使学生通过移动终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但是,我们的学校和家庭,能够给孩子们提供多少碎片化的时间?
白天的学校学习,放学回家后的各科作业,周末节假日的校外补课,孩子们除了吃饭、睡觉外,几乎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何况,每看一节视频,从调试到收看,没有半个小时肯定不够,如果各科都这么搞,就是孩子们想学也没有时间。
3.条件尚不具备。
尽管这些年国家在网络覆盖上做了大量的投入,但也不能排除有的家庭还不具备上网的条件,有的新小区配套设施尚不完备,有的即使有网络,使用起来也不顺畅,等等。
4.接受程度不一。
我们知道,孩子们的智力是有差异的,就是在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也有理解的和不理解的,课外学习也同样。
学习文科知识,遇到问题或不理解的地方,跳过去,有时候勉强可以继续学下去,而理科知识一般逻辑性都很强,前面的问题解决不了,直接影响后面的学习,即所谓“卡壳了”,往下就进行不下去了。
5.问题呈现肤浅化。
“翻转”学习的本意是让学生课外学习,发现问题,到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引导或与同学讨论后使问题得以解决。
但现实的问题是,十几岁的孩子,正是接受知识的年龄,本身就缺少知识积累,能发现什么问题?即使偶尔发现了问题,也都是非常肤浅的,这确实难为了我们的孩子!
就是我们的很多老师,如果离开了《教师用书》和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不也是都不知道教啥吗?
以上五点,前三点重在指出课外难以保证学生全员学习。既然不能保证全员学习,那么,到课堂上就不能进行“翻转”,因为还有一些课外未能学习的学生,作为教师,不能把这部分学生弃之不管。
如果把学生课外学习定位在“预习”上,那么,课外学习的学生接受起来可能就顺畅一些,没学习的学生只要认真听讲也能跟上,这时,老师就完全可以从基础讲起,就不存在“翻转”的问题了。
后两点重在指出即使学生课外都学习了,也还存在着学习程度上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
既然存在着差异,那么,到课堂上,老师的教学“起点”如何定位?这还是一个问题。一般情况下,老师还是要从最基础讲起。
在这里,我不得不顺便说几句,我们的一些专家学者,在谈到“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时候,总是从最理想的状态推论:如果学生课外如何如何了,就会达到如何如何的结果。
但现实情况是:你那个“如果”本身就不存在,那么,你预设的“结果”肯定就不会实现!
鉴于上述因素的存在,笔者认为,通过“微课”进行教学“翻转”,用在成人或高校教育,效果显著;用在中小学教育,明显不适宜。
结论是:“微课”不是用来课堂“翻转”的,只能用来课前预习或课后补充,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
(作者:徐惊尘,辽宁沈阳,中学语文教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