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新浪博客在应用中打开

告诉癌症信息,保护病人期望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2016-03-27 21:21
以下摘自《癌症》,见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北京科技出版社,1993年
癌症诊断对病人是一种沉重的心理打击。随之,有关癌症的进展和预后问题,例如 是否会产生疼痛、是否会因手术造成形体的损害,是否会威胁到生命等,成为病人关注的中心,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病人产生一系列情绪反应。后者又会影响机体的抗病力,不利于康复。因此,为了防止病人出现强烈的心理反应,不少人主张对病人实行信息封锁。在目前实际工作中也确实有不少医生是按这一“保密”原则处理癌症病人的。
但是,由于“保密”会使医务人员有意无意地在心理上与病人保持距离,而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任何信息包括语气、表情、态度等都非常敏感,结果实际上很少能做到真正的保密。一旦病人(特别是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通过各种信息渠道领悟到部分真相后,反而会产生严重的被抛弃感和被蒙骗感,孤独、抑郁、绝望等情绪反应就会特别深刻。因此,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应该给癌症病人提供真实的信息。
提供真实信息的原则是“热忱加诚实”,既要对病人实行信息开放,又要避免“残忍的诚实”。在具体作法上,医务人员应在了解病人的具体心理条件如承受能力基础上,有计划地告诉病人的病情及相应的各种真实信息,同时又要始终注意保护病人的期望和信念。例如,提供癌症诊断信息时,要同时指出:“同样的疾病对不同的人的影响是难以预测的(意即你的情况不一定是最坏的)”。有条件时还可向病人介绍某一位同类病人最终是如何康复的,现在情况良好。又例如,当诊断已明确的癌症病人担心或询问今后是否会出现疼痛、呕吐(化疗)、伤残(手术)时,医务人员在提供真实信息的同时,应指出这些结果有时不会出现,即使出现也可能不严重。在这里,病人的期望始终受到保护,因此有利于病人在心理上做出调整,以积极的心理态配合医疗。
总之,告诉癌症真实信息不等于权威式的“宣判”,同时也要避免反应迟钝,闪烁其词或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态度。

热门文章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

来新浪博客关注我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