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合格就被送去电击,那么父母不合格呢?
2017-01-12 10:55阅读:
问大家几个问题:你在青春期叛逆过吗?叛逆到什么程度,有恨过自己的父母吗?
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刚刚看了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事。
一个 16 岁的女孩,将自己的母亲监禁、捆绑在家中,加以电击和打骂,不给水和食物,最终导致母亲不治身亡。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来自一档我很久没看的节目——央视《今日说法:深渊》。
微在君在看完整个上下集之后,内心除了五味杂陈,还有深深的悲凉——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同时也是施害者。被我们用冷暴力、热暴力对待的不是陌生人,而是最亲近你的父母孩子。
仅仅 16 岁的女孩,怎么会虐死亲妈?妈妈对她做了什么招来这么大的仇恨?
“我有一个魔鬼一般的女儿”
事件的开始,是警方提供的一段视频。在这个视频里,一个被捆绑着的中年女子,透过嘴上的胶条模糊的说着:“你记住,我是你妈。”
但是她的女儿却这样回复:“你早就不是我妈了,人做错事总会有报应的,是我妈就可以随便伤害我?”
一边说着,手里还拿着一根小棍在耀武扬威的朝空气中抽打,还不时地戳弄、轻踢、殴打受害人。
2016 年,正值中秋佳节,医院收到了一个女孩跑来医院的求救信息,但当医护人员赶到女孩家里,受害人已经去世了。
这个死者叫李梅, 41 岁。造成这个惨象的,正是她 16 岁的女儿陈欣然。
受害人不仅死于自己女儿之手,而且死法令人震惊。连警察都称:“我从警这么多年,从未遇到将受害人捆绑这么结实的,把家里能用上的绳子、工具都用上了。”
经鉴定,受害人死于长达 4 天的绝食。此外,身上还有轻微外伤。
警察找到被害人的丈夫,也就是陈欣然的亲生父亲,才得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是女儿想跟父母要 5
万块钱,去哈尔滨上体校。父亲不给,愤怒的女儿就将母亲软禁、捆绑在家中长达八天,威胁父亲给钱。
为了要钱,前四天陈欣然不让母亲出门,后四天,达不到目的、越来越气急败坏的陈欣然开始捆绑母亲,并用电棍、木棒等物折磨母亲。
在出事的前一天晚上,她还在家庭微信群“温馨的家”中发了一张母亲肿胀的脚的照片,来威胁父亲给钱。
她说:
'你们真的不管她么?她真的快不行了,你们真的不理么?只要满足我的要求就可以了,我也不想怎么样,一直沉默下去真的会出事的。'
“我也是看不下去了,才告诉你们的。”
这段就像绑匪一样的说辞,难以想象是在对待自己的母亲。在这之后,爸爸陈刚给女儿打了 35000 元,但是为时已晚了。
“我有一个简单粗暴的父亲”
说到作案动机,女孩在微信里这样说到:
“我这么弄她,不是因为她是李梅,也不因为她是我妈,因为她是陈刚的媳妇。陈刚对我的伤害太大了。”
话里说的陈刚,就是陈欣然的亲生父亲。
两人有什么样的矛盾,到了这样仇恨的地步呢?
在学校对孩子们做的家庭调查中,有这样一幕:
在陈欣然填的这个表格里,“记忆中开心的事”写的都是无;“喜欢的亲人及原因”,写的是没有。
但在“记忆中伤心的事”一栏,分别写的是被父母打骂、赶出家门,家里只有冷暴力和打骂;在“不喜欢的人及原因”里,父亲打我、把我赶出去、父亲侵犯我、夺走我的朋友、自由、权利。
据记者调查,陈欣然上学的时候比较贪玩,晚上回去的很晚,父母不放心,就经常打电话催她回家。除此之外,还到处询问她的朋友,甚至是跟踪。
陈欣然比较喜欢体育,升高中的时候想考体育学校,却遭到了父亲的反对。
对此,陈欣然反抗很严重,连学校老师也觉得可惜。
但是,最让父母操心和不安的,不是陈欣然的学习,而是她在青春期的变化。
首先是她突然要把头发剪掉,还经常在外面玩。
更让人不安的,是陈欣然和一个 38 岁阿姨的密切交往。
这个阿姨叫张南,陈欣然在出事后第一时间和张南联系,什么都告诉她,曾和她住在一起,陈欣然对她的信任和依赖远远超过对父母。
陈欣然父母在了解了张南的一些情况后,对孩子十分不放心。而陈欣然也变得越来越不爱回家了。
想必很多人疑惑了,陈欣然和张南究竟是什么关系?
在中国 gayles 反歧视吧里,留着陈欣然发的贴子,在帖子中,她说自己是 T,张南是自己老婆。
女儿和 38 岁的阿姨交往,在父母看来这不仅会让孩子越来越不正常,还会越来反叛。
因此,为了阻止陈欣然和张南在一起,父亲联系了一所距离家 1000 公里的山东寄宿学校。
导火线:一所进去了就想马上逃出来的网瘾学校
陈欣然说,自己没有想到后果会那么严重。而她这么做的动机,最主要是害怕父母再把她放到网瘾学校去。
这是一所针对“网瘾、逃学、厌学、离家出走”的“问题学生”创办的军事化管理学校。
在这所学校里,学生三个月不允许回家、不得出校门、不能和父母见面,每天要进行大量的体育锻炼。
美其名曰“训练团队意识”。
更可怕的,还是随时而来的体罚和心理压力。
把孩子送进来的家长,要签署一份“免责协议”。
所谓的免责协议的意思,就是学校可以选择管教孩子的办法,打坏了不负责。
陈欣然说:“我又没有盗窃、吸毒、卖淫,他们凭什么把我送到这里来受苦?”
从这所学校出来的陈欣然,把所有的怒火都归结在送自己进学校的父母身上。她说“这种家长就应该被送去电击”。
最爱女儿也最无辜的懦弱母亲
陈刚说:因为这不是第一次,女孩将母亲捆绑起来,所以他们都觉得是小孩子的把戏,不会有什么太严重的后果。
不光父亲这么想,就连被害的母亲,也是这么想的。在被女儿软禁家里的前几天,她每天通过纸条给在楼下的爸爸传递信息,告诉他:我没事,孩子只是拿了我的手机,等她消气了就好了。
第一天,在对面楼观察的爸爸看到妈妈举的一块板子,上面写了没事。
第二天是一张纸条,还是说没什么事,但是女儿不让她出去。
上面写着:没事,就是要学费,我在这住了,你们回吧,手机在孩子那。
第三天、第四天,都是一张报平安的纸条:
纸条上写着:我在这屋里就是吃和睡,再看看书,她就不让我出去。反正我没什么危险,都是小孩的把戏,过两天就没事了。
但是,令妈妈没想到的是,她眼中“
都是小孩子的把戏,过两天就没事了”,却把她推向了深渊。
发现妈妈一直在通风报信,陈欣然急了。她认为就是妈妈的这种行为,导致她胁迫爸爸给钱的目的一直不能达到。因此,她开始捆绑母亲、并对母亲实施暴力,认为这样就可以让父亲着急,给她打钱。
而爱孩子的妈妈,认为让孩子把怒火发泄到自己身上,她就会好了。
王梅说:“你捆吧,我不动。一直很相信你,真的。”
母亲还给女儿传过纸条,想和女儿好好聊聊,纸条上的关心字字都能看出来。
她说:“你是个好孩子,我们只是沟通太少”。
到底谁该为这场悲剧负责?
央视的心理学家认为,根源在于父母教育缺陷的累积。
而在采访的字里行间,也能处处体会到父亲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不理解。
陈欣然说,最受不了父母的就是他们对自己的控制,以及不反思自己的错误。
这一点,在父亲陈刚的话语中,的确可见一斑。
在陈刚眼里,父母有工作,家庭收入稳定,父母带带孩子,就是最好的家庭范本,是值得外人羡慕的。
这大概也是很多中国父母眼里的“幸福家庭范本”。
他把悲剧的最主要原因,归结为孩子交了“坏朋友”,还说,变化就是突然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