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散文:我与房子之情缘

2021-03-01 14:44阅读:
我与房子之情缘
黎燕

应博友晓舟同志之约,特写此篇以房子为主题的博文,以回馈晓舟同志长久以来对我的扶持。
——题记

住房,是家之承载,云集了家人的气息与爱意,人生与生活品质,与住房息息相关。
因而,世上的人,都与住房相依为命。有了住房,才有了家,才有了躲风避雨的温暖港湾。
若一个人居无定所,定是浮萍,漂泊无依。
每当谈及住房,我总是心潮奔涌,万千感慨,纷至沓来。
我与房子之情缘,既源自个人的命运,也与时代的脉搏融会贯通。

我们这代人,经历了跌宕起伏的磨砺,也收获了苦尽甜来,生活蒸蒸日上。
这,在住房的不断改善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上山下乡回城后,因单位成建制从辽阳弓长岭矿区搬迁到钢都鞍山,我和男友先后来到鞍山。
那时候,是单位分配住房。我们单位建房,先解决家在弓长岭住的老职工,我们这些新工人自然排不上号。
为此,我和老公三次租房,五次搬家,从辗转不定到安居乐业,是命运的转折,也是幸福生活的展翅高飞。
我俩的父母家都在辽阳,那年
pan>6月结婚后,先是在辽阳租房,于辽阳鞍山两地跑通勤。因在路上的时间过长,不方便,我们就在单位附近的鞍山郊区陈家台,租一间半西厢房。没有自来水,得自己去水井挑水。做饭烧地炉子,兼热炕取暖。供应的煤,不好烧,地炉子动不动就熄灭了,只能烧热炕头巴掌大的地方。冬天屋里像冰窖,手冻得麻木僵硬,棉手套不离手。晚上我围围巾,他戴棉帽子。夏天小屋不通风,闷热得像蒸笼,即使扇大蒲扇,汗水依然不断。
如此困顿的住房条件,却挡不住蓬勃朝气的青春飞扬,相濡以沫的携手共进。小屋飞溅的欢快笑声,将滚烫的爱意传递,我俩在小屋有了大儿子。
与老公有缘的工友梁师傅,知道我们的住房情况后,热情地把他刚买的四间平房的一间租给我们。他家五口人住二间,一间公共的作为厨房。这,不仅离单位近了,而且,梁师傅一家人待我们如亲人。他们经验丰富,帮助看地炉子,地炉子总不灭,等我晚上抱孩子回家,地炉子火苗呼呼地,屋里热气扑人。梁大婶立马接过孩子,让我安心做饭。热气腾腾的小屋,是我记忆里的春暖花开,将美好人间与人性的明亮与芬芳,环绕于心。

不再租房,我家的好日子来了。
几年后,单位的独身宿舍,有了一间我们可以居住的房间。
住上了单位分配的有煤气,有供暖,一室一厅的福利房,大儿子已经十岁了。小哥俩随我们走进新房,乐得拍手还嫌不够,竟在地上打滚翻跟头。
不久,我家的住房有了大的改观,搬进了单位分配的两室一厅福利房,后改为产权房。我俩进行了简易装修,居室铺了红松地板,将木窗改为塑钢窗。加之每个房间都有经典书籍,雅致兰花,墙壁挂有名家字画,格外地温馨宜人。
近年来,市里对我家居住的矿工街,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改造,对供水、供电、供暖系统,先后大修,街区铺上了平整光洁的柏油路,与彩砖覆盖的街面相互辉映。
这栋楼南面的空场,区里早就培植了桃树杏树林。每到桃红柳绿之时,满树繁花,入眼养心,香气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一晃,我和老公在这里居住三十多年了。这所老房子啊,是我们四口之家的乐园。我们与两个儿子的气息,笑声,歌声,都是润泽情怀与心灵的滋补剂。
两个儿子到外地读大学,工作,娶妻,生子,安居乐业,这所住房,是他们的老家与根系所在。这里不仅留痕他们成长的足迹,也是他们对父母亲牵肠挂肚的思念所在。
许多美好的回忆,让我倍感幸福。四口人围坐餐桌吃可口的家常饭菜;守着电视剧,嗑瓜子,吃水果,兴致勃勃地看文艺节目;两个儿子在灯下夜读,间歇时,调皮地问妈妈金庸、马拉多纳的轶事……
依依往事,弥散这所住房的浓浓亲情,融融暖意,给了我和老公无穷无尽的力量,去面对空巢与衰微。

著名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说:“我们周围的一切,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一切就是我们,而我们就是一切。但如果一切都是虚无,那么事情还有什么意义?”(费尔南多·佩索阿《惶然录》)。
我对住房的感知,也与周围的一切相关。
我的这所住房与一座小山毗邻而居。
能与一幅大自然的山林图朝夕相对,季节律动与山林胜景,相看不厌,深感上苍如此恩赐,让深爱自然,深爱原生态的我,有此美遇。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