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贵州行:画中游贵州,美景一览收

2019-08-01 07:25阅读:
贵州行:画中游贵州,美景一览收
画中游贵州,美景一览收
适逢暑假,明知是学生放假期间,各个旅游景点都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堪,但作为带孙儿的我们,一年中也只有这寒暑两个假期为我们仅有的“放风”时间,没办法,谁让我们是“越是艰险越向前”时代锻造出来的一代呢,于是,随着一帮老年大学合唱团红衫绿裙的“七彩大妈”,从广元踏上了西行列车,开始了贵州之行。
第一站是贵州巫山的双龙镇,这是一个还在建造中的“古镇”,号称是此地少有之“江南古风”的城镇,人不多,踏着青石铺就的石板一路走来,还是颇有一番情趣。
说它是江南风情的古镇其实并不准确,我江苏人,对江南的建筑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这个新建的所谓“古镇”虽然是以院落为主,但其风格却是百般杂陈,风格各异,江南岭南,海派徽派,甚至连我们蜀中川西坝子的民居都不乏其中,大概此处是要汇集中国各地民居建筑特色而有意为之吧。 贵州行:画中游贵州,美景一览收

可能是由于在建的缘故,游客不多,大多数院落大门紧锁,透过不多开着的院门向里望去,倒也清静典雅,但却少了记忆中那爬满青藤和牵牛花的檐壁,以及湿漉漉的青苔和小水井,转念一想,这毕竟是正在打造中的“假古董”,如何能与儿时回味中的梦里水乡相匹,于是便也释然了。
为吸引游客,此地还建造了摇摇晃晃的吊桥和令人眩晕的空中玻璃栈道,我们一行的绝大部分之人都勇而为之,我却因恐高而怯步,便在下边远远地观望了一番作罢。
贵州乃山地,双龙镇亦是依山而建,远远望去,那层叠而上的屋脊与鳞次栉比的民居式建筑,在恬淡的云彩下,勾勒出山地小镇的独特韵律。
贵州行:画中游贵州,美景一览收
贵州以少数民族众多而闻名,在全国大约是仅次于云南吧,此行的主要目的地中是有闻名遐迩的西江千户苗寨,这还真让人兴奋不已,在吃了一顿苗家著名的“长桌宴”,被苗家姑娘灌了几杯米酒后,步入了商业味浓烈地苗寨。
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少数民族聚集地了,它四面环山,依着缓缓流淌的白水河,两岸是众多的苗家楼阁,样式统一,俱为三层建造,是典型的吊脚楼,层层叠叠顺山势而建,只不过它吊的是山而不是水,因时代缘故,寨中也早已没有了牲畜的踪迹和那袅袅的炊烟了。
苗人视自己为蚩尤的后裔,这蚩尤历代是被严重妖魔化的形象之一,是个好勇斗狠的角色,同炎黄二帝争战后,一路败退,后代由荆楚之地退至云贵的蛮荒山地,所以,这苗家虽说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时至今日在感觉上,饱经苦难和沧桑的苗族后裔却依然带有神秘地色彩。
贵州行:画中游贵州,美景一览收
穿寨而过的白水河上,依次建有七座风雨桥,风雨桥是方便行人避风遮雨的歇脚之地,也是他们的迎宾场所;它是全木质结构,不用一颗铁钉,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很是坚固;风雨桥上部建塔、亭,有多层,每层檐角翘起,绘凤雕龙,塔亭顶有宝葫芦、千年鹤等吉祥物。
苗族是没有文字的,但奇怪的是,除去两座供人行走的桥外,每座桥的阁牑上都书有三个大字命名,如“嘎銩僦”哿嗡僦,我自认为识字还算多了,但看见这些字那是满满地疑惑和不解,难道苗人尽拣些汉人不用的字来使用,抑或是故意生造这些子虚之字来为难我们这些外来人?不懂!
苗寨的夜是很美的,站在风雨桥上,古色古香的灯饰倒映在潺潺流水地白水河中,波光粼粼,摇曳得让人心醉,抬首望山寨,那是一片灯海,在静谧地星空下同四周产生了强烈地反差,如广寒宫中的一个火盆掉落到人间,熠熠生辉,伴着那不知哪个竹楼上飘来的苗家女悠扬的歌声,恍惚中似入仙境,仿佛是在倾听着一个开避鸿蒙的神话故事。 贵州行:画中游贵州,美景一览收
行程继续中,几小时的车程后,来到了小七孔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招牌景点小七孔桥了,这是一座古桥,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了,凭良心说,在而今现在眼目下,这桥实在是小得可怜,且貌不惊人,不过要知道,当年这可是贵州通广西的重要孔道。
我以为,小七孔桥要细品方出意味,它就如同一位娇羞的美艳小妇人,着一身墨绿色的旗袍,撑着一把油纸伞,散着丁香之芳走在那深深地雨巷。
你看,那麻石上布满的藤蔓,在细细地叙述着过往,那两岸古木参天,巨大的虬枝沿桥伸臂,宛如巨伞般地将绿荫奉上,空气中弥漫着茵茵地清新,亦真亦幻,集精巧、秀美、古朴、幽静于一身,如仙境一般。 贵州行:画中游贵州,美景一览收
小七孔桥是安静的,衬着周边郁郁的林木,如深潭照影,寂静无声,潺潺入梦,桥下的水色亦很是好看,绿悠悠地,清澈见底,掠过四周倒映的山光树影,静静地流淌着,但沿着水流的来路向上望去,却风景大变,别是一番风光。
此河名为响水河,因落差大,水响轰天而得名,逆流而上,便可欣赏到多级瀑布的美景,四周的瀑布由数十米地陡崖上倾泄而下,水花飞溅,走在沿河的观景道上,空濛湿人衣,就着奔腾作响的飞瀑,心中猛然升腾出一股心如清风的爽意,且小坐一番,静听水响,心中顿生出浮生之情,仿佛与菩提一起赤脚而行。 贵州行:画中游贵州,美景一览收
层层叠叠的瀑布,淙淙哗哗倾泻而下,或倾珠撒玉,推雪拥云,或如匹练飘逸,似银河泻地,形态各异,气象万千。千姿百态的瀑布跌水竞领风骚,争奇斗妍,构成风情万种的动态水景,令人目不暇接。
拉雅瀑布,翠谷瀑布,石上森林,一路行来,移步换景,在微风的轻抚下,来到了卧龙潭,这是一个蓝色的童话,一道高高的堤坝让她静静地安卧在群山的怀抱中,一片地纯蓝;当河水迈过堤坝后直落谷底,巨大的声响直让人闻之掩耳,真似卧龙惊醒赴大海,将这四周的静谧撕得个粉碎。
这山这水,一路山水相间地走着,水清幽天碧蓝,驻足在响水河畔,如梦亦真,如醉还醒。山朦胧,水朦胧,人也因这朦胧的醉美而心生柔软。 贵州行:画中游贵州,美景一览收
但是,在离开卧龙潭到景区出口的这一段路程中,贵州真实的面目便显现了出来,这几十公里的四周,土地贫脊,植被低矮,其间散落着几片耕作之地,几不见人烟,一片地荒凉,不知这些土地的主人要走多少的路程才能到此劳作,看到此景,心中不禁暗暗生出些凄凉之感。
翌日,来到了此行的重中之重,这便是大名鼎鼎的黄果树大瀑布,“遥看银练云端挂,飞瀑直泻天上来”,离之甚远便听到了隆隆地轰鸣声从天边袭来,拾阶而下,一帘银色的瀑布从天际垂下,走得近前,似雨丝飞溅,将浑身包裹,眼前瞬间便迷濛了起来,天穹间便只剩下带着战马嘶鸣般地吼声以及如盘古初开时地一片混沌了。 贵州行:画中游贵州,美景一览收
运气真好,天高气爽,时值丰水期,人却还不甚多,至少在最佳观景处随时能拍摄到最佳的效果,只是那阵阵随风而来水雾,让人不能久持,偌大瀑布四周氤氲着浓浓的白雾,或浓或淡的雾气不停地升腾飞散,增添了些许神秘的色彩。
此情此景,那“飞流直下三千尺”便瞬间袭入脑海,我是没有去过庐山,但从图片中感觉那庐山飞瀑同这黄果树真不是一个层次,没个可比性,可惜的是,太白先生没来,如果有他的如椽巨笔,定能为此美景扬名天涯。
黄果树,就如同一个藏在深山人未识的仙女,远离了都市的喧嚣,所以,历代文人骚客难以观其真容而留下传世佳作;就历史上来说,来此的名人独徐霞客一人耳,当年他站在黄果树瀑布前,赞叹道:“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 贵州行:画中游贵州,美景一览收
徐霞客的文笔自是不能与李白相比,不以文采见长的他,这寥寥数语也实在是为难他了,作为亚洲最大的瀑布,岂是这几句苍白之语能够包容的,又不能给人以想象地空间,可惜,可惜哉!
在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树的映衬下,黄果树瀑布似银河般地从天际间一泄而下,开阔雄浑,它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地挂在两岸高耸的山峰之间,只有那水幕的轰响能让你能体味到它生命的律动是那样的勃兴,如一幅巨大的水墨山水画呈现在眼前。
你不用定睛地看它,只需闭上眼睛,让那挟裹着水滴的雾气湿润着你的衣衫,你就会融入黄果树瀑布,让它紧紧地拥抱着你,进入一个梦境般的迷幻世界,静听着那不绝的轰鸣,思绪便如梦般地渐行渐远…… 贵州行:画中游贵州,美景一览收
告别了黄果树瀑布,第二天去了油画草原,想那贵州乃地无三尺平的省份,何来这印象中辽阔的草原,旅行社安排的行程,不得不去,其所谓草原不过群山顶上几片大点的平地而已,几位民工还正忙着给“草原”铺着足球场上的那片片草皮,用我们家乡话来说,这就是个纯粹的“捣浆糊”嘛。
本来心情甚好的旅行,偏偏就被这“假打”的景致弄得很是不爽,于是想起一个词,那就是“狗尾续貂”,反而将昨日被大瀑布撩拨起来的激情弄得来兴致全无,想想,贵州如果都能看草原,那我们也能号召全国人民来广元看大海了,是吧。
至于贵州的美食实在是乏善可陈,最著名的招牌菜便是“酸汤鱼”了,吃过一次便不想再吃第二次了,几乎顿顿都有这道菜,而每每却无人动筷;作为我们四川人来说,走遍天下,最好吃的还是我们为之自豪的川菜,所以,对吃这方面来说,此行仅饱腹而已,所谓美食嘛,不提也罢。 贵州行:画中游贵州,美景一览收
贵州行:画中游贵州,美景一览收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