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放牛班的春天》:“坏孩子”也有春天

2019-09-12 22:45阅读:
《放牛班的春天》:“坏孩子”也有春天 教师节过后,想通过一部《放牛班的春天》来感受一下好老师的魅力。该片讲述的是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马修来到辅育院,面对的不是普通学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弃的野男孩,马修改变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运的故事。
《放牛班的春天》:“坏孩子”也有春天
看过这么多大大小小的片子,讲关于老师的不少,而《放牛班的春天》为什么从2004年上映至今都是那么经典,被人一遍又一遍的观看呢?当然是有它的精彩所在。
《放牛班的春天》:“坏孩子”也有春天

首先,在于导演对片子的选角非常慎重。该片的导演巴哈提亚希望找一位真正的唱诗班男孩演绎皮埃尔。他与制片人游遍全国,终于在位于里昂斯的圣马克学校儿童合唱团中发现了十二岁的尚.巴堤.莫里耶,邀请他试镜后,立刻锁定他是最佳人选。挑选片中其他合唱团成员时,巴哈堤亚也不想起用专业的儿童演员,他透过工作人员从拍摄场地附近的小学及初中找来二千名有潜质的儿童试镜,最终挑出了65名8至13岁、没有演戏经验但自然率性的孩子。
《放牛班的春天》:“坏孩子”也有春天
这次慎重的选角让我想到了中国导演张艺谋,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导演。他当初为了在高密拍摄《红高粱》,提前一年跟当地农民签好合同,让当地农民用两块地专门种高粱,才有了今天红透半边天的《红高粱》,原作家莫言火了,张艺谋火了,女主角巩俐火了,就连高密那个地方都成为了众多留学生趋之若鹜的旅游胜地。其实有那么多现有的高粱地,为何张艺谋要不辞辛苦的安排种上一年的高粱才肯开拍呢?原因便是张艺谋想极大地还原莫言所描述的那个地方以及那个年代的人,换了一个地方,换了一片高粱地都不算。事实证明这一年的等待是值得的。1988年,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
《放牛班的春天》:“坏孩子”也有春天
说回《放牛班的春天》,导演对选角的慎重也是因为他的工匠精神,对作品的精雕细琢,才能出精品。除了片子的选角慎重之外,其次是因为这部电影的立意非常温暖,跳脱出了平凡的情情爱爱,就在一所被称为“水池底部”的学校,讲述了一个过气的音乐家给“放牛班”代班的故事。“放牛班”这个称呼是如此的亲切,让我想到很小的时候,总有一些父母会对他们的孩子说:“你再不好好读书,就回来给我放牛。”放到现在,就算你读不好书,也没有牛给你放了。放牛班是一种俚语称呼。在台湾,所谓“放牛班”就是初中的不升学班,专给那些被认为没有出息的差生开设,学生基本上都出生于社会最底层的家庭,很多人家里很穷。放牛班制度一直是台湾教育制度的一个为人所诟病的污点。除了台湾,大陆也有好多这种类似的班,只不过称呼不同罢了。
《放牛班的春天》:“坏孩子”也有春天
电影里的“放牛班”算是比较幸运,遇到了马修老师。马修老师从第一天进入“水池底部”开始,就见证了校长的高压管制以及孩子们的无可救药,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这批学生。他发现这所学校没有音乐课,他利用自己的专长在班级开设了一个合唱团,分配中音,高音,低音人员,一切都热火朝天的开展着。大家在一次次合唱当中感受到了美好事物,孩子们变得乖起来。最不听话的皮埃尔却是最有音乐细胞的孩子,他开始对唱歌变得情有独钟。马修老师的启蒙让皮埃尔意识到自己的音乐天分,开启了他的音乐人生。其实没有好孩子和坏孩子之说,只有对孩子是爱还是放任。还是那句话,现实生活当中多一些马修这样的老师,犯罪率都会低一点吧!
《放牛班的春天》:“坏孩子”也有春天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这里穿插进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想说说环境的重要性。周围都是不乖,任性,叛逆的孩子,你的孩子能好到哪里去,除非他顿悟,知道这样做不对。要么就是遇到马修这样的好老师,对他们循循善诱。现实是残酷的,好老师还是太少。由此看出,父母的责任感真的要加强,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因为当初你们让他降生于世,就得在他们年幼的时候给予他们做人的道理,爱他们。
《放牛班的春天》于2005年获第30届法国凯撒奖最佳声效,获第30届法国凯撒奖最佳配乐,于2004年获第17届欧洲电影节最佳作曲。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堤早在2002年9月电影开拍前9个月,就开始与Coulais制作该片的音乐部分,巴哈提亚希望尽量避免出现一般儿童合唱团的感觉,唱着圣诞颂歌似的传统歌曲,他要求音乐充满强劲的感觉,而且要差不多全部都是原创,最终他们二人为电影合力创作了多首歌曲。这是一部音乐性质的电影,音乐在整个环节确实非常重要。从导演和制作人对于音乐的态度,就能发现这是一部良心作品。片中共出现三首完整的插曲,都是抒情柔缓的优美之作,分别对应故事叙述的时间与节气,从寒冬到初夏,也逐步反应音乐渐渐融化孩子们冰封的心灵,影片的整体情绪也随之渐趋欢快明朗。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不如说这是一个精美的工艺品,值得人一而再,再而三的驻足观看,每一次的鉴赏,都会有不同的火花迸发。
整部电影有个值得人思索的现象,就是所谓的“差生”。没有孩子生来就是“差生”,秦朝陈胜质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宋朝汪洙更是直言:“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孩子没有上学时,没有孩子被标识为“差生”。可是一旦入了校门、来到课堂,就有一部分学生被称为“差生”。在幼儿园内,“差生”的称呼用得很少或者几乎不用,孩子们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在家长和老师眼中个个是天使;但是入了学,年级越高,“差生”越是叫得响、叫得频繁,越是刺激人的神经,以至于家长和教师都变得神经兮兮的。还有一个令人称奇的现象:再薄弱的学校都有“优等生”,再大牌的名校都有“差生”。“差生”转学到另一所学校,极有可能成为“优等生”。据说不少中国的“差生”出国留洋后都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几年后,他们昂首挺胸地回来了,而且还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再过几年,他们又有了一番不错的业绩。对此,是否可以说,世上本无“差生”,“差生”是特定教育环境下“被形成”的呢?我看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