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最难琢磨的是人心:此君在位十年仍然看不透,与手下推心置腹却引杀身之祸!

2019-09-24 20:30阅读:

引子

平王东迁之后,诸侯不再奉天子号令,中国社会进入“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而各个诸侯的国内政治也呈现出极不稳定的态势,公子作乱、太子被废、大夫弑君之事层出不穷,各方势力痴迷于争权夺势,而那些依然恪守周礼的国君和贵族往往就成为无辜的牺牲品。鲁隐公,因为在《春秋》编年顺序排在第一个而为人所知,他的被弑就是一个典型的悲剧。

一、隐公的悲剧

鲁隐公名息姑,他这个国君是比较特别的。上一代鲁君惠公死后,本应由太子允(即鲁桓公)继位,但因为他还年幼,为保证鲁国政局稳定,便由兄长隐公摄政,所以《左传》特意在鲁隐公开篇说明:“不书即位,摄也。”鲁隐公有点像当初周成王刚即位时周公摄政那样子,所以他只是个代理国君,太子成年以后他仍要把君位交还给太子。
不过隐公这个代理国君当得也算是有声有色,没有什么显赫的成绩,但也没有什么大的过错,十年来鲁国政治稳定,鲁隐公在外交方面也颇有建树,曾长期与郑庄公执掌的郑国和齐僖公执掌的齐国结为同盟,与周边其他小诸侯关系也算融洽。但就在他摄政的第十一年的冬天,隐公的人生走到了终点。
最难琢磨的是人心:此君在位十年仍然看不透,与手下推心置腹却引杀身之祸!
鲁隐公
公子翚,鲁国的权臣,突然来见隐公,并且给鲁隐公准备了一份大礼,希望跟隐公做笔交易。他愿意为隐公杀掉太子,太子一死,隐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继续做鲁国的君主。而公子翚
只有一个要求,事成之后让他做鲁国的太宰。《左传》言简意赅地记载了公子翚的图谋:“羽父(公子翚字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大宰。”
可让公子翚没有想到的是,隐公根本没打算继续做国君,所以对刺杀太子的建议感到很不解:“之前是因为太子年幼,所以我代替他打理国政,现在我已经准备把国君之位还给他了,并且已经让人在菟裘盖房子准备辞职养老了。”什么意思呢?就是羽父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确实不需要。
鲁隐公很自然地说出内心的想法,让公子翚感到非常失望和恐惧。公子翚难以想象这“礼崩乐坏”的世道竟然还有不愿意当国君的人,而且自己的图谋已经暴露了,万一他担心自己对太子不利而下杀手,或者把这事儿告诉太子,太子将来肯定也不会放过自己。先下手为强。公子翚马上想到了对策:既然为隐公除掉太子不成,那就反过来依靠太子来除掉隐公。
于是公子翚在太子面前诬陷鲁隐公,说隐公自始至终都没有打算把国君之位还给太子,并且已经准备对太子下手,这样他就可以继续做国君,而自己愿意为了先君的遗命和鲁国的安定为太子除掉隐公,助其即位。少不经事的太子轻信了公子翚,把事情交托给了他。十一月,公子翚趁鲁隐公祭祀钟巫的时候派人杀了他,并将罪名栽赃给了蔿氏。
春秋时期最窝囊的“摄政王”:竟和佞臣推心置腹,惨引杀身之祸 公子翚弑杀鲁隐公

二、隐公失当之处

鲁隐公确实是个让后人同情的人物,自己做国君还算称职,而且他本来就打算还位于太子了,却被太子联合权臣杀害,死后甚至都没有记载安葬,“不书葬,不成丧也”,最后得到了一个并不那么好听的“隐”的谥号,真是死得可惜而且窝囊。
有人认为是乱臣贼子公子翚和白眼狼太子造成了鲁隐公的死亡,其实隐公自己也有不少做的不合理的地方导致了自己的悲剧。那么隐公到底哪里做得不对呢?
没有城府,过于坦诚!
面对公子翚欲以不臣之举来做政治交易的情况下,隐公竟然轻率地坦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让公子翚得以从容应对。身为一个政治家,尤其是作为一国之君,怎能轻易地在臣子面前展露真实意图呢?除非这个臣子是心腹。而公子翚先前就有不听隐公号令擅自出兵的记载,而且他并不了解隐公的真实想法是打算归还君位给太子,所以他与心腹二字是沾不上边的。在这种情况下,公子翚突然来找他商量隐秘的大事,作为一个在位十年之久的君主,应该马上有所警觉,很多疑问也应该自然地想到了。公子翚为什么要来找他?他是真的想帮我做国君吗?是不是他跟太子有仇怨,所以想借我的手除掉太子?所以虽然公子翚很坦诚的说出了自己的计划,但是隐公还是应该有所警惕的。
当然也有可能隐公表明自己的心迹,是希望提醒羽父不要有不臣之心,含有警告之意。可惜这个乱世中,纲常早已被人们抛诸脑后了,往日“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但是现在周天子自身难保,没有周王室对周礼的强力维持,仅凭口头上的君臣之义又怎么能震慑那些阴谋家呢?
对阴谋毫无防范!
自公子翚见隐公后,公子翚是食不甘味,唯恐夜长梦多,隐公会对他有所不利,所以他马上与太子联合,一个月内就采取了行动除掉了隐公。反观隐公,明知公子翚绝非善类,不仅没有先下手将其除掉,而且对公子翚毫无防范之心,对他和太子的动作恍如不觉。
隐公是认为公子翚被他义正辞严的大义说服了,还是相信公子翚并不敢僭越君臣之道呢?郑国公子段叛乱、卫国州吁弑桓公的事儿可才发生了没几年呢,虽然鲁国崇尚周礼,但他凭此就认为这种违背纲常的事绝不会在鲁国发生吗?
春秋时期最窝囊的“摄政王”:竟和佞臣推心置腹,惨引杀身之祸 公子翚
不了解人性!
隐公自己承认会归还君位,并且已经为退位之后的生活做安排了,看来应该不是说假话。但是在公子翚见他之前,又有谁能肯定隐公的真正打算?隐公太不了解人性了,既没有考虑臣子的想法,也没有考虑太子的感受。
代立之初大家确实商定将来隐公要归政给太子,但是十年之内发生了很多事,很多人的想法也产生了变化,尤其整个国际大环境都在发生着巨变,违礼僭越之事年年上演,该做国君的被杀,不当立的自立为国君,大家已经见怪不怪。
而隐公这个代理君主已经干了十年了,虽是代理国君,却实际上掌握着鲁国的权柄,而所谓的正牌太子,空有太子的名分,手中又有多少权力?还不是得看你隐公的脸色?所以下面的臣子肯定怀有疑问,比如公子翚这样的钻营分子就疑心隐公是不是打算除掉太子,所以才会贸然求见。
而对太子而言,十年了,太子看着隐公这代理国君做得有声有色,自己却没有一点要接班的迹象,换谁来做这太子,都不免满腹狐疑。尤其其他诸侯年年发生大事,做了十多年国君的都能被赶下台,大家虽然都谴责痛骂篡位者,但真正出来主持正义的又有几人呢?比如卫国州吁叛乱,如果没有老臣石碏出马,州吁估计已经在国君位子上坐稳了。更何况自己只是个还没有即位的太子。隐公已经做了十年的代理国君,万一他真有取而代之之心,有谁会为了自己这个所谓太子而铤而走险与隐公作对呢?
所以公子翚一来,太子自然会把他当做依靠、当做忠臣。他们联合起来除掉隐公夺回君位其实不是很难理解。清代的高士奇就认为鲁隐公被弑是咎由自取:“夫让,美德也。太伯、仲雍行之,伯夷、叔齐又行之,君子不以为非,何独疑于隐公也?……使隐能如周公辅成王故事,抱负以临群臣、听国政,即不然,令桓毓质深宫,己则身都鲁相,而代之经理,其发号施令,入告王朝,通问其闲哉?不此之图,而奄然立乎其位,国之人皆指而目之曰‘此鲁君也’;其盟搂伐之所至,群指而目之曰‘此鲁君也’。其于瓜李之嫌谓何矣?
春秋时期最窝囊的“摄政王”:竟和佞臣推心置腹,惨引杀身之祸 公子翚和太子

结语

鲁隐公确实是个悲剧人物,其实从“隐”这个谥号可以有所体现。这不是一个美谥,但也不算极恶之谥。大概鲁桓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又不愿承认,所以给这位枉死的代理国君一个这样的谥号。另外鲁桓公即位后没有除掉公子翚,但也没让他当太宰,应该也反应了桓公的这种矛盾心理吧。
关于鲁隐公的被弑,我觉得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鲁隐公跟春秋时候很多其他被弑的国君一样,都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只识周礼,不知政治,不知人性他们从小接受的周礼教育,以为君君臣臣的礼仪纲常是天经地义的,是所有人都会遵守,不遵守的人都是乱臣贼子,必定有忠臣或是所谓正义的力量来平定之。所以自己只要遵守周礼,就能成为圣明君主,结果这一批国君空讲仁义,却对政治和人性的真相毫无洞察力。
比如被州吁弑杀的卫桓公、被高渠弥射杀的郑昭公、贻笑后世的“霸主”宋襄公。如果是成王、康王那样的清平盛世,这些国君因为大环境的约束也许能做个名声不错的仁爱君主,但乱世中有很大概率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尽信书不如无书,政治和人性这东西不能死学书本,还得靠自己去悟,有人悟到了就成了齐桓晋文,悟不到就只好成了悲剧。
春秋时期最窝囊的“摄政王”:竟和佞臣推心置腹,惨引杀身之祸 礼乐治国的时代慢慢远去
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关注公众号“过期大还丹”,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blog.sina.com.cn/u/5860986998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