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用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来分析古代儒生的追求

2019-07-12 10:05阅读: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出自北宋汪洙的神童诗》,可谓对中国的读书人群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儒生们的社会地位进行了最好的诠释,这句诗的最贴切的释义应该是:所有行业都是低贱的,只有读书入仕才是正途!
当然,读书入仕是手段,并不是目的,那么目的是什么呢?借用周星驰的电影《鹿鼎记》中,“反清复明”的旗手,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的一句台词:银子和女人。这个结论虽然简单粗暴,但却绝对正中靶心,或许有读者表示难以接受——不对啊,分明应该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可惜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陈近南口中的“反清复明”一样,仅仅是个高大上的口号而已,是用来喊的,而不是踏踏实实做的,不信的话,看看隋唐开始科举以来,身体力行“修身治国平天下”读书人能有几个?反倒是贪墨之辈如同过江之鲫,不可胜数。
当然,假如深入思考的话,会发现各种缘由,其实并不复杂。
按照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显而易见,“银子和女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属于最低级的生理需求,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属于尊重和自我实现的范畴,是最高级的需求,必须在前面的几级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才有出现的可能。
总的来说,一个国家、一个时期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在绝大多数年代,丰盈和富庶是不存在的,贫困和匮乏才是主题,以至于连底层官吏和
小乡绅地主家庭都挣扎在温饱线上,更不用说喝酒吃肉了,而儒生们的绝大多数恰恰是出自这个阶层。他们耗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让家族中最出色的子弟投身科举,当然是为了谋取回报,谋求更好的生活,表面上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好像晋级了,而实际上依然是在最底层的生理需求层面的挣扎,真正有资格有能力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自然少之又少。
此外,在我们两千余年帝国时代历史当中,尊崇的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皇权的绝对权威,推崇的是标榜道德的人治,在这种体系当中,上至王侯将相,下至黎明百姓,都没有真正的安全感,故而第二个层次的“安全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于是乎绝大多数读书人便止步不前,沉浸在第一和第二个需求层次之中,无法突破——相对富庶和开明的宋朝,恰恰是古代中国科技最发达的时代,从反面证明了层次需求理论的正确!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