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古人如何利用古建筑来避暑?

2019-08-21 09:14阅读: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这个时候肯定会有人庆幸有空调的存在,那么古代的夏天和现在一样都十分炎热,古人如何利用古建筑来避暑?
据了解,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在乾隆八年,也就是公元1743年。《续天津县志》中记载“五月苦热,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意为五月(相当于如今的7月)天气特别炎热,土石都被烤焦了,很多人都被热死。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北京共有11400人死于炎热。
到底那年有多热?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古气候专家研究换算,1743年7月20至25日,华北地区下午的气温均高于40。其中7月25日最热,气温高达44.4!
古人如何利用古建筑来避暑?

建筑规范中的避暑智慧

凉棚在唐朝就已经出现,盛行在清代和民国的北京。老北京常说“天棚浴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就是指富足的人家到了夏天,要雇人在院子里搭凉棚来避暑。
凉亭的制作方式是用竹子做骨架,用席子做棚顶,在房檐上或者院子里搭盖出一个高高的遮阳罩,把屋顶和院子罩起来,不让盛夏的阳光直射到墙壁上,这样外墙不容易晒透,院子里的地面也不会很快升温。
为了不影响采光,古人又发明了活动的棚顶,即把整张席子切割成很多矩形的小块,每块席子的边缘都拴上长长的绳子,阳光照射最厉害的时候,席子是完全遮盖的,等到早上或者黄昏,轻轻一拉绳子,席子就自动掀开了,光线和凉风都可以进来。
大明宫中的太液池,又名蓬莱池,是唐代最重要的皇家池园。它位于大明宫内庭的中心地区。而含凉殿是大明宫太液池南岸的一组宫殿建筑,含凉殿依水而建,夏天凉爽宜人。
唐代诗人张仲索作诗《宫中乐》:“红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所描述的就是在含凉殿避暑消夏的情景。含凉殿在选址时,尽量避免
了阳光的直射,从而降低热量的传入,以达到降温的效果。
同时含凉殿也通过机械装置来实现制冷的效果,当时的“风扇”不是利用电能,而是用水力制造动能,以水流带动扇叶的转动,风扇对着凉水吹风,形成冷气。
古人如何利用古建筑来避暑?
宫殿跨河流而建,在宫殿的后坡,一座巨大的水车,源源不断地把冷气吹进宫殿,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除此之外,大明宫的四檐还安装了水管,凉水在屋檐循环,四边有水往下淌,形成水帘,室内温度自然就下降了,而且降温效果极佳,达到“座内含冻”的制冷效果,成为了当时的“空调亭”。
明代以后的建筑规制是:“檐步五举,飞椽三五举;柱高一丈,平出檐三尺,再加拽架。”这简单的建筑法式,里面有大奥妙。
那时,人们已经善于运用冬夏季日影的角度,设计出檐的角度。宫内的北房有了这个角度的屋檐,就能在夏至前后,屋檐遮阳;到冬至前后,阳光满室,使得房间内有冬暖夏凉之感。
在柴海燕、王克陵所著的《先秦汉唐时期的避暑生活》一文中说,春秋时期各国建有特辟的冰室。《越绝书》说,吴国都城中,供夏日狩猎游乐休息时有冰室。《左传·吴太伯世家》里,也提到吴国宫室中有藏饮食的窟室。汉武帝时期,甘泉宫内设有依甘泉、冰室降温的设施。
除了设计,老祖宗们也会搞点小心机。唐朝的时候,皇宫中有专门避暑的宫殿,叫含凉殿。含凉殿依水而建,殿中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这种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水面的冷气送入殿中。与此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的目的。
《唐语林》卷四记载:“玄宗起殿……时毒方甚。上在凉殿,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四隅积水帘飞洒,座内含冻。”由此可见,这种制冷设备利用自然水冷,具有较高的降温能力。
张仲素《宫中乐》诗云:“甘泉将避暑,台殿水光凝。”就是对凉殿消暑的赞誉。
乾隆年间,一些能工巧匠在圆明园内,设计安装了一套名叫“水上明瑟”的机械装置。它其实是一台用水力驱动、带动叶翅旋转的风扇。很像现在的电风扇,只不过,是水动的。
还记得《甄嬛传》里,夏天在房间里摆冰山的场景吗?没错,这个细节是有历史依据的。唐代显贵杨国忠,造冰山避暑。《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杨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宴席间,座客虽酒酣各有寒色。”
如今,在北京故宫的陈列品中,还有一种古代“冰冷空调”供游人参观。这是一个方形的、有金属镶裹的木头槽子,下端有孔,用来排除融冰。这种冰箱主要功能不为保鲜食品,而是用来吸热,以降低室温。它大约可容冰一立方米,吸热功效很好。
另外,还有一种“冰箱”,是供御膳房使用的。就是在容冰器具中做一个内胆,胆被冰包围,胆内放置食品,以此冰镇保鲜。
1978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曾侯乙铜冰鉴,就是证明战国时期用冰习俗的重要文物。此冰鉴为重要祭典或宴请重要宾客时使用,盖内铭刻“曾侯乙作持用终”。方鉴与方尊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夏季可置冰块于其中冰冷食物,冬季则可置木炭以温烫食物。既是最早的“冰箱”,也是最早的“烤箱”。
古人如何利用古建筑来避暑?
在人工制冰前,古人用冰全靠老天爷。没错,就是把冬天的冰收藏起来,等到夏天再拿出来用,就这么简单。
中国古代藏冰用冰的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了。一般认为,至少从西周开始,就有了这个传统。而且,采冰、藏冰、用冰,都已经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最早关于藏冰的记载,出自《周礼·天官》:“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供)其冰鉴。宾客共冰……”这里的“三其凌”,即以夏季用冰数的3倍封藏。“凌人”一职,下设近百人的管理人员,已经有了系统管理。
古人在取冰和开启冰窖方面,都遵循一定的时间,还有一定的仪式。比如,要祭祀水神司寒,因为水神尚黑,所以要用黑色的牲畜和黑色的粮食作为供品。取冰的时候,还要在冰室设桃木做的弓和棘做的箭来辟邪。
取冰后,就是收藏。我们不知道3000年前的气候如何,但夏季非常炎热是肯定的。粗暴地靠物理办法保存冰块,现在看来有点不可思议。事实上,藏冰这件事也的确是靠天吃饭,长江以南,地气温暖,很少有大规模藏冰的记载。
西周时期的冰库,建造在地表下层,用砖石、陶片之类砌封,或用火将四壁烧硬,故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
当时的冰库规模已十分可观。1976年,考古人员曾在陕西秦国雍城故址发现一处秦国凌阴,容冰量可达190立方米。为保持藏冰的质量,要定期对冰库进行维修保养。《周礼》记载:“春始治鉴,夏颁冰,秋刷。”也就是说,古人冬季藏冰,春天开始使用冰库,秋天清刷整修,以备来冬再贮新冰。
您还记得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里写到的西夏皇宫冰窖吗?隋唐时,人们又发明了深井贮冰法,使天然冰块的贮存期大大延长。当时人们利用打井技术,往地下打一口粗深的旱井,规制在8丈深以下,然后将冰块倒入井内,封好井口。
这是充分利用地下深处温度比地表低得多的条件。夏季启用时,冰块如新。由于唐代的冰库多采用井藏法,所以唐人均称冰库为冰井。
明清时期的冰库,则被称为冰窖。冰窖也建筑在地下,四面用砖石垒成,有些冰窖还涂上用泥、草、破棉絮或炉渣配成的保温材料,进一步提高了冰窖的保温能力。
冰窖以京城最多,以皇家冰窖最为宏大。此外,民间也建筑了许多小型冰窖,还出现了专门以贮冰和卖冰为业的冰户。这就使冰库的数量大为增加了。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关于古人如何利用古建筑来避暑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们了解它有所帮助。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
古建、建筑行业相关原创内容,欢迎大家踊跃投稿(私信)。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