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个性化阅读要教学相长

2020-06-05 22:35阅读:
甘其勋
课程改革以来,许多教师接受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的新理念,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阅读理解,课堂教学出现了师生互动的可喜局面。
但由于新课标本身还不够完善,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也不够准确,导致教学中出现许多问题,值得反思。
一、个性化阅读的教学误区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个性化阅读的同时,还提出了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一系列新概念,但都没有做出具体阐释。2001年初到2002年底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开辟“新概念阅读教学”专栏,先后发表了近30篇文章,其中以“新概念阅读研究课题组”名义发表的一组文章[《利用“阅读期待”拓展思维空间》(曾祥芹执笔)、《倡导“阅读反思”提高阅读质量》(甘其勋执笔)、《鼓励阅读批判张扬读者个性》(曾祥芹执笔)]中率先提出:“阅读期待”有四重视界,即期待“解文”,期待“知人”,期待“论世”,期待“察己”。“阅读反思”有四个层面,即文本解读的反思,对作者旨意的反思,社会意义的反思,自我修养的反思。{1}2003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发,明确指出“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我们认为,个性化阅读应该落实八个字:“解文”——理解文本的意义;“知人”——追寻作者的意图;“论世”——审视作品的历史现实意义;“察己”——审查自身提高修养。遗憾的是,在不少公开课上或公开发表的课例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情境。
1.不入文而曲解
不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而是在文本的外围兜圈子,多媒体课件有声有色,给学生读课文的时间却少而又少。有的
要求学生“快速默读”,“加速朗读”,甚至只给一分钟时间。让学生任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品读”,个性是有了,课文也被解读得颠三倒四。更常见的是横生枝节,旁逸斜出。学习《我的信念》,先介绍居里夫人生平,再介绍爱因斯坦的评价,列举获得诺贝尔奖的各位大师,再说说中国科学家的伟大发现和发明。课上完了,对居里夫人的信念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应有这样的信念却不甚了了。因为绕过了文本,学生只能凭借蜻蜓点水的一点印象随意曲解。于是《鱼,我所欲也》中“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解读成了“生命意识缺失”;《愚公移山》中“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解读成了“宣扬迷信”。
2.不知人而妄谈
鲁迅说过:“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本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我们的教学中,“说梦”式的解读时有所闻。鲁迅常被戴上各式面具,罩上各种光环,作品也被贴上各色政治标签。《荷塘月色》解读为表现作者在大革命失败后对现实不满的愤慨心情,《背影》中“我”的眼泪又下来了,是缺少男子汉气概。
3.不论世而谬说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尚,一方地域有一方习俗。有的学生不了解历史,用今天的观点去解读古人,如武松打虎本来是为民除害,却解读为屠杀动物,破坏生态环境;《红楼梦》被批判为宣扬近亲结婚,殊不知近亲结婚不利后代健康成长是近代科学研究的发现。
4.不察己而乱议
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应该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反躬自省,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但有的“个性化阅读”却暴露出价值取向的迷失。如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问“她拥有这么多珍宝,为什么不另择夫婿?”读《我的叔叔于勒》,说菲利普夫妇趋利避害是为子女着想,也无可厚非。
凡此种种,都不是个性化阅读,也未实现教学相长。陷入误区原因大致有四:
一是对阅读个性化的误解。以为教学像“超级女生”想唱就唱,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不分良莠,不辨美丑。二是各种媒体的误导。“水煮”三国,“大话”西游,“戏说”乾隆,“歪批”李白,“调侃”诸葛亮,“恶搞”红色经典……一浪高过一浪,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当然都不是“个性化阅读”,但其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低估。三是学生对各种“明星”的误仿。电视天天选秀,网上时时搞笑,无厘头话语满天飞,污言秽语成时尚。歌星舞星影星球星倾倒千万“玉米”“凉粉”,也把个性化阅读演绎成了真人秀。四是教师对学生曲解的误纵。当学生对课文“空论”“笑谈”甚至“曲解”“歪批”时,仍然一概加以肯定。在全国性的公开课上,曾有参赛老师在45分钟内向学生奉送了20多个“非常好”,把尊重变成了阿谀。
二、个性化阅读的有限自由
从理论上推演,个性化阅读的四维空间是巨大的,但在教学实践中却要受到许多限制。刘征先生的《河水与大堤》,写河水为了争取自由,举起大浪尽力向大堤砸去,大堤崩裂了,河水漫流成了混浊的泥浆,河床干涸成了大裂缝,像无数个大问号在问:自由在哪里?结尾是:自由在两条大堤之间。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们历来向往和追求这种无拘无束的自由境界。但缺水鱼难跃,无氧鸟不飞。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自由都是有限度的,作家写作追求个性化,但无不受社会思潮、时代精神、本人价值观和学识、经历的制约。创作自由其实是有限的。同理,阅读个性化的自由也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
1、文本的限定领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已成为个性化阅读的标志性口号。其实它并不是科学的定义,只是强调读者接受作品时可以参与再创造而构建新的意义。但另一方面,经典文本的解读又是大体相似的,不能与文本毫不搭界。一千个哈姆雷特仍然是哈姆雷特,而不是李尔王,更不是哈里·波特。同理,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林黛玉,但一千个林黛玉仍是林黛玉,而不是薛宝钗,更不是林道静。林妹妹多愁善感的性格定位,已经植根于读者心中,不能把她与薛宝钗、史湘云或王熙凤混为一谈,否则就不是林黛玉了。
中小学生的阅读受限制更多。学生读到的主要是课文文本,与原文本有所不同,如《荷塘月色》已被教材编者删节,而《烈日和暴雨下》《雷雨》等课文只节选了原文的一部分。窥一斑难见全豹。学生对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知之甚少,个性化阅读的空间比成人读者更小。
2、作者的视野范围
大作家的视野非常宽广,关注社会的走向、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前途。比如老舍的《骆驼祥子》,节选作课文的部分,如实描写了祥子的苦难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普通劳动者命运的关注。但小说原著对祥子也有严厉的批判:路口上有十个车夫在候客,来了一个人说要去动物园,大家一致口径说,三元。那人嫌贵,车夫们坚持要三元;祥子突然跳出来说“两元”,拉上客就走了。剩下的九个车夫指着他的脊梁骂:叛徒!这是老舍先生对国民性中自私性的批判。学生对作家的生平和思想了解有限,个性化解读的空间就大受限制。反之,对作家的思想倾向、创作意图和作品的历史情境有更多的了解,才能拓展个性化阅读的空间。比如有些师生了解到曹禺少年时期随继母出入教堂,读清华一直受到西洋文学的熏陶,执教后又因教学需要熟读《圣经》,所以,“悲悯”情怀深入心中,也渗透其作品。有了这番认识,他们从《雷雨》中不仅读出了对封建大家庭的批判,也读出了对主人公的“悲悯”之心。这是从文本中引申出来的“增解”,是典型的个性化阅读。
3、社会的公认准则
个性化阅读又要受社会化阅读的制约,不能与公认的社会准则相悖。有的学生说,鲁达三拳打死郑屠夫太过分了。窦娥发誓叫楚州亢旱三年,这仇报得“扩大化”了,挨饿的还是老百姓。这样的解读虽然颇有个性,却有悖社会公理,也是对封建社会的误解。郑屠狐假虎威,逼得金翠莲走投无路,鲁达设计惩恶扬善,正是在“替天行道”。窦娥有冤无处申诉,叫天不应,呼地无门,发下三桩誓愿是为了证明自己“委实的冤情不浅”,表达了人们对社会正义的渴望。扶正祛邪,抑富济贫,不仅是中国社会公认的准则,也是世界人民普遍的价值观。个性化阅读与社会化阅读辩证统一,才能为人们认可。
4、个人的学养识见
阅读个性化还要受个人学养见识的限制。学问精,素养高,有胆识,才有可能提出真知灼见。生活的阅历越丰富,阅读的积累越厚实,越有可能从文本中获得感悟,产生新见。中小学生从生活所得的直接经验很少,从阅读所得的间接经验也不如教材编者、老师多,所能做出的个性化阅读也就相当有限。小学生学《猫》,有三种前理解,一是有猫会捉老鼠的间接知识,二是有皮毛很光滑的直接体验,三是猫爱吃鱼我也爱吃鱼,有我和猫是好朋友的感受。但郑振铎养猫的那么多经验教训和人生感慨,他们是不可能企及的。我们不必期待中小学生能像成人那样做出超越文本、超越作者、超越社会和时代的个性化阅读。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的想象经验又比成人更少束缚,更加自由,更加丰富,因此,也可能就表现为不着边际,文不对题,甚至于大谬不然。对此,教师应该宽容,允许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但不能纵容错误,对学生的误解有责任匡正和引导。
总之,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自由是有限度的,需要老师因势利导,共同提高。
三、个性化阅读的发展前景
阅读个性化的健康发展,要处理好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教材编者、尤其是与直接对话的教师的关系。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强调教学相长。
1、学生是学习中发展中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不容置疑。但事情还有另一面,我们在学习新课标时就已指出:学生“同时又是成长中的主体,发展中的主体。人非生而知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逐步取得的。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而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2}
读者对文学作品尤其是内涵丰富的经典作品的解读,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毕淑敏读安徒生童话《人鱼公主》,8岁时读出的是感动和焦急,18岁读出了爱情,28岁身为人母后关切其母亲和祖母,38岁当了作家则注意探讨其写作技巧,48岁又悟出人鱼公主依靠自己寻找灵魂的伟大精神……个性化阅读能力的获得,要有大量的积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不熟读二三百首古诗词,胸中没有二百来篇古文垫底,是很难读出个性化感悟来的。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主要取向、首要任务是汲取智慧,增长才干,而不是批判文本。吕叔湘先生曾把教育喻为农业,我们要给学生留出成长的时间,耐心等待他们顺其自然地成熟,而不能催熟。
2、教师的激励、示范、引导、促进作用
由于种种原因,课改以来教师的作用在弱化,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并未增强。要实现阅读个性化,必须理直气壮地鼓励教师发挥“教”的主体作用。
一是激励作用。如钱理群先生编写的《中学生鲁迅读本》,精心选取易为学生接受的篇章,由浅入深编排,让学生感到鲁迅可亲可敬,鲁迅作品并不深奥,激起学生阅读文本、探究作者的兴趣。
二是示范作用。《过秦论》开篇几句妙在何处?夏丏尊先生在《文章讲话》中分析其三条规律:一是以“秦孝公”一词统率许多语句(直到“之心”),足以加强文气;二是叠用调子相同的语句“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足以加强文气;三是句式要稍加变化,以助长波澜,显生动气韵。文章大家要言不烦,切中肯綮,让我们豁然开朗。这样高水平的精妙分析为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作出示范,开启思路。在个性化阅读中教师的分析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关键在分析得当。
三是引导作用。学生浅尝辄止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学生发现问题时,引导他们探根究底。学生误解文本时,把思路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如学《勾践灭吴》时,学生问为什么没写西施,课文里为什么没有“卧薪尝胆”这个成语。程翔老师引导学生课下查阅资料,经过探究解决了问题。程老师开始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只有一个学生说喜欢,他发现学生对领袖的文章有偏见,不分青红皂白一概不喜欢。他采取的办法是:1.宽容。2.纠正。宽容不等于默许,更不是纵容。经过耐心引导,两节课后再询问,绝大多数学生喜欢这篇文章了。
四是促进作用。学生懈怠时,加加油;学生消沉时,鼓鼓劲;学生进步时,祝贺祝贺;学生自满时,提醒提醒。这些作法也适用于个性化阅读。
总之,教师在个性化阅读中要走在学生前面,而不能尾随在学生后面,更不能眼看学生走错路而不加指点。
3、师生在个性化阅读中教学相长
笔者2002年即指出:“教学相长是我国传统教育理论的一个老概念,但可以在新世纪焕发出新的光彩。”学生在阅读教学的开始阶段,要有“自知之明”,善于向作者、编者、老师学习。教师也要有“自知之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也是教师向学生学习,给自己“充电”的过程。{3}
笔者高兴地注意到:高中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课改以来,不少教师正是在个性化阅读中教学相长。江西高安蓝英焱老师教《琵琶行》时,指导学生表演琵琶歌女与江州司马对话,师生在表演与评点中注入自己的体验,都得到了人生的启迪,提高了语文能力。{4}
遗憾的是,还有许多教师未能把握教学相长的真谛,进入教学相长的境界。
4、教师专业化阅读水平必先提高
要实现阅读个性化,关键是教师先学会个性化阅读,以自己的真切体验、独特感悟去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二三十年前于漪老师教《木兰诗》时提了这么一个问题:“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中“东”“西”“南”“北”有怎样的含义?它们与汉乐府《江南》中“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中的“东”“西”“南”“北”有什么不同?与徐渭题写在青藤书屋的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中的“东”“西”“南”“北”有什么差异?与王实甫写在阳关的对联“悲欢聚散一杯酒,东西南北万里程”中的“东”“西”“南”“北”又有什么差别?
许多老师见贤思齐,积极学习于老师的教学经验,但大多感慨学不来。因为这个教例绝不仅仅是教学方法巧妙,而是于老师高尚情怀、人格魅力、学养识见、教育思想的一次展示,而要达到于老师的高度,绝非一日之功。
事情又回到了原点:课改的关键是教师,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前景取决于教师个性化阅读水平的高低。福州一中陈日亮老师总结多年经验而提出“十大阅读习惯”,全面具体,切实可行(见《我即语文》(福建出版社,2007)。如果语文老师能够率先养成这些习惯,为学生作出表率,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水平定能水涨船高。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