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人与神谁主沉浮:佛教在古印度的兴衰

2017-07-23 06:28阅读:
人与神谁主沉浮:佛教在古印度的兴衰 原创:心天合一禅
一、压迫印度土著人的种姓制度
公元前1500年前后,原本游牧在东南欧和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产生了最早的传世文献“吠陀”(Veda意为“知识”),它不仅是印度最古老而神圣的法律渊源,更是吠陀教的传教经典,其中包含了“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
这一制度将人分为5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和种姓外“不可接受的贱民”。
人与神谁主沉浮:佛教在古印度的兴衰
一张图形象地描述了瓦尔那等级:婆
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至于贱民,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
公元前7世纪左右,吠陀教逐渐演变成婆罗门教,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很快成为国教。
人与神谁主沉浮:佛教在古印度的兴衰
二、佛教:缘起追求平等的理想
公元前6世纪前后,奴隶制下的阶级矛盾愈发尖锐,下等种姓在战争和经济活动中日益强大,对婆罗门的至高地位非常不满,佛教应运而生。
本着“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的觉悟,佛教反对高等种姓的特权地位,但继承了因果轮回说,认为要避免轮回之苦就必须要修行,即使是被唾弃的贱民,也可以通过修行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很快为下层人民所接受。
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定佛教为国教。
人与神谁主沉浮:佛教在古印度的兴衰
三、两大思想体系的和平交锋
婆罗门教和佛教,都从印度古代圣典《吠陀》和《奥义书》中吸取了不少成分,有不少共同处。
婆罗门教和佛教的主要差别,是各自代表了古代印度种姓制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主要利益及观念:
婆罗门教产生时主要反映了婆罗门种姓阶层的思想;而佛教产生时则主要反映了部分刹帝利及吠舍种姓等阶层的思想。
婆罗门教的梵一元论与其婆罗门至上的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而佛教的缘起观与刹帝利、吠舍等种姓的反对婆罗门至上观念、追求社会平等的主张是一致的。
从历史看,印度古代宗教中原有的本土宗教之间思想交锋多,直接的激烈冲突少。婆罗门教和佛教在发展中基本能和平共处,纵然存在着大量争论和互相批驳的场合,但基本上是思想交锋,而不是武力对抗,两教间很少发生流血冲突的事件。
人与神谁主沉浮:佛教在古印度的兴衰
四、被神化和违背初心的佛教
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在印度大致经历了从公元前6世纪的初期佛教时期,约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部派佛教时期,约公元1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大乘佛教时期、约公元7至13世纪的密教时期。
释迦牟尼本人所讲的根本教训,本质是无神论的心理学的自律。佛陀所追求的是以心理学来解救人的困难。他相信人的根本困难不在思想,乃在感情,特别当他的欲念未受严格控制的时候。他并不相信任何真神,并认为祈祷是完全无用的,祭司制度是毫无价值的。
大乘佛教的日益盛行,意味着佛教在印度行将终结。因为大乘佛教完全离开了原始佛教的基本特征,大乘佛教认为人的渴望是有神性的力量以及它们赐予的恩惠支撑的,开始强调佛陀是一位救世主,开始强调仪式、祈祷等等。
佛教发展到密教阶段以后,实际上已经放弃了在哲理方面的探索,提不出有生命力的思想,逐步演化成一种单纯致力于宗教实践、偶像崇拜的流派。
人与神谁主沉浮:佛教在古印度的兴衰
五、兼收并蓄让婆罗门教再强大
印度各主要宗教派别在历史上有相当长的并行发展时期,各教派间存在着重要的交涉或关联,它们之间有相互借鉴或相互影响等的关系。
虽然佛教是作为婆罗门教的批判者出现,但是婆罗门教极善兼收并蓄,极其灵活宽容,它接受挑战,吸收了佛教不杀生、非暴力的观点,并放弃了繁琐的宗教仪式。经过改革的婆罗门教面目全新,被印度多数民众所接受。
改革后的婆罗门教提出了种姓差别的维护方法,设计了使这种差别免遭破坏的防御和修复机制,使种姓制度在古印度固若磐石,并未被佛教所推翻,而佛教最终被淹没在了印度教的洪流之中。
人与神谁主沉浮:佛教在古印度的兴衰
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到13世纪初在印度本土衰落,历时1600年。
近现代的印度教,其核心成分来自古印度的婆罗门教,也大量融合了包括佛教在内的古代其他宗教。有印度教派将释迦牟尼视为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 “毗湿奴”的第九个化身。
人与神谁主沉浮:佛教在古印度的兴衰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