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藏在大山里的客家非物遗产,有些已难得一见,正在逐步消失

2021-01-26 12:49阅读:
藏在大山里的客家非物遗产,有些已难得一见,正在逐步消失
在渝帆上一篇文章中,向大家介绍了江西赣州龙南市的酿酒工艺,尤其介绍了其中的酺酒工艺,虽然全国各地都有酿酒的传统,但酺酒这道工艺却极具地方特色及客家传统,相信很多朋友都没有亲眼见过,所以很多朋友见了之后也议论纷纷,有的朋友说老家以前也有这样的传统,但已多年不见;更多的朋友则表示,第一次看到有这样的酿酒工艺。
藏在大山里的客家非物遗产,有些已难得一见,正在逐步消失
其实在赣南的客家古寨之中,传承下来的民间工艺远不止酿酒一项,还有很多工艺都鲜为人知,比如说上图这样的,用沙来炒米粉,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是猪皮,因为我之前在广东的佛山有看到过类似的工艺,就是将处下过的猪皮用在沙中进行翻炒,后来得知这并不是猪皮,而是一种用大米制作而成的米皮。
藏在大山里的客家非物遗产,有些已难得一见,正在逐步消失
经过沙子的高温翻炒之后,这些米皮全都变成了有点类假于虾片的零食,非常脆,而且入口即化,据说是当地小朋友们的最爱,我们尝过之后也觉得非常不错,健康又好吃。
藏在大山里的客家非物遗产,有些已难得一见,正在逐步消失

除了用沙子炒米皮,当地人煮饭还是使用传统的木甑子,这种甑子一般用耐用又防腐的香椿木做的,相信老一辈的人对这种甑子都不陌生,因为在没有电饭煲之前,很多地方煮饭都是用甑子蒸的,尤其是人多的时候,甑子更是必备餐具,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大量的现代饮具慢慢都取代了这种古老的饮具。
藏在大山里的客家非物遗产,有些已难得一见,正在逐步消失
用甑子蒸出来的糯米饭,当地人会将其打成糍粑,用来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只见他们将蒸好的米饭倒入古老的石臼,然后两人或多人用木舂轮番用力的舂,直到将所有的米饭全部舂碎,然后就可以掐成小团,滚上花生碎或红糖浆就可以食用了。
藏在大山里的客家非物遗产,有些已难得一见,正在逐步消失
除了吃的,在当地我们看到了很多民间手工艺,比如说古老的纺织艺术,虽然算不上独特,但很多地方我们看到的多是表演性质,而不是真正的民间传承,而在这里依然有人会制作编织工具,有人会教授徒弟,有很多妇女都会纺织。
藏在大山里的客家非物遗产,有些已难得一见,正在逐步消失
他们织的这些布料、袋子,多用于他们日常穿戴的服装之上,比如他们的袖口、头巾、鞋子上面都很常见。
藏在大山里的客家非物遗产,有些已难得一见,正在逐步消失
此外,当地人还有做皮鞋、扎鞋垫的传统,相信很多七八十年代的朋友都穿过妈妈亲手制作的布鞋和鞋垫,那种鞋底叫千层底,鞋垫则可以扎出很多不同的花纹,甚至绣出一些很有意义的文字。
藏在大山里的客家非物遗产,有些已难得一见,正在逐步消失
然而这些在以前看来很常见的工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已经悄然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了,我敢说至少90%以上的人,10年内没有穿过这种手工制作的鞋垫了吧?
藏在大山里的客家非物遗产,有些已难得一见,正在逐步消失
除了织布、打布鞋、扎鞋垫之外,还有一些编绳子、织辫子等在我们看来难得一见的民间工艺,但在当地却是人人都会的手工活。
藏在大山里的客家非物遗产,有些已难得一见,正在逐步消失
现在当地也利用这些手工艺开发成旅游项目,不仅可以制作出一些极具特色的工艺礼品,如果有感兴趣的旅客还可以尝试去学习,这种参与无疑是旅途中非常有意义的事。
藏在大山里的客家非物遗产,有些已难得一见,正在逐步消失
或许很多朋友会说,我们那里也有,但偶尔有几位会做与人人都会的世代传承还是有区别的,大家觉得呢?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