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读古地073﹒楼烦

2020-09-06 15:05阅读:
【读文·楼烦】原文:赵主父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资治通鉴》第四卷 公元前296)译文:赵国主父向西在西河会见楼烦国国王,接受了他的部队。
【简介·楼烦】楼烦,是古地名,也是古国名。楼烦立国于春秋之际,其疆域大致在今山西北部北部的保德、岢岚、宁武一带。以其精于骑射,从事畜牧,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并对相邻的赵国构成严重威胁。战国时,赵武灵王学习“胡服骑射”,进行改革,日显强大。周赧王十九年(公元前296年),赵主父(赵武灵王) “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秦末,楼烦国移往“河南地”(今鄂尔多斯草原)。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将卫青“略河南地”,置朔方郡,此后楼烦国消亡。

读古地073﹒楼烦
楼烦国消亡后,汉置楼烦县,隋置楼烦郡,唐设楼烦州,元时改为楼烦巡检司,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去“木”旁改为娄烦镇,现为山西太原市娄烦县。今娄烦县辖356个居委会,面积为1289平方公里。著名景点有:娄烦森林公园、云顶山风光、泓佛寺、高君宇故居等。
【随笔·楼烦印迹】
烦,最早是一个古老民族或部落的名称,后来演变为地域概念,成为历史上郡、县、镇的名称。现在的山西太原市娄烦县就是古楼烦所在地。从楼烦到娄烦,既是一种文字变化,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在文字上,“楼”与“娄”固然不同,但在古汉语中二者可以通用。追溯这段历史,楼烦虽然神秘地消失了,但在娄烦中仍有楼烦印迹可寻。
读古地073﹒楼烦
1)楼烦国。楼烦是北狄的一支,约在春秋之际建国,其疆域大致在今山西省西北部的保德、岢岚、宁武一带。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古楼烦国不是之国,而是周天子所封诸侯,为子爵。据记载,楼烦国主要以畜牧为生,善骑射,剽悍勇猛。他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强盛起来,后来成为与秦、晋、燕等中原国家相对抗的势力。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楼烦国乘虚南下,势力发展到现在的太原市西北娄烦县一带。此后100多年里,楼烦国更加强大。同时,也意味着它要走向衰落。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打败了临近的中山,收服了东胡。第二年又收服了林胡、楼烦。从此楼烦国灭亡,楼烦之地归属了赵国。
2)楼烦城。楼烦城遗址,位于今太原市娄烦县马家庄乡新城沟村。现存城垣呈“Π”形,蜿蜒曲折,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约600米,周长约3500米,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遗址西侧的南川河因河床逐年东移,河水不断切割,将古城一分为二,分布于河的东西两岸。南端城墙最为险峻,坡高约200米,坡度75°。古城东南角的皇帝峁是古城最高点,这里有夯土台遗迹,应是建筑台基。现裸露于地表部分的南城墙被南川河冲刷成东西两端。西端保留城墙长53米,宽35米,高6米;东端保留城墙西低东高,倚山(山名为皇帝峁,海拔1385米)而上,长约1000米,宽35米,高411米,裸露部分长约87米,为版筑而成,层次明显,夯窝约015米,夯窝直径约006米。城的南、北、西三面原来均有护城河。曾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的陶盆、陶罐、青铜刀、戟、箭镞、战马骨骼和被射入箭头的人头盖骨等。
3)楼烦将。楼烦,既是国名,也是城名,还是将名。以“楼烦将”为英勇善战的代名词,在这里世代传承。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向楼烦学习,迅速建立一支被称之为“楼烦将”的骑兵队伍,而后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在秦汉之际,“楼烦将”是对特种骑兵的专称。在《史记》中有这样的一些记载:“阳都侯丁复以赵将从起邺,至霸上,为楼烦将”、“汉有善骑者楼烦”、“生得楼烦将十人”等。楚霸王项羽对彪悍的骑兵很是器重,购买了大量宝马,采用“魔鬼式训练”,曾把一支三万“楼烦将”骑兵派上了用场。在隋唐时期,出现有趣现象:孙悟空居然打上了“楼烦将”印记。据载,隋末唐初有个名叫孙大廷的后生,其家住在今娄烦县花果山下的潘家庄村。此人力大无比,身怀绝技,“喜欢在房顶、山腰、树杈等处行走、睡觉”。他以花果山为据点,既训练骑士,也训练猴兵,造就“楼烦将”队伍,使自己成了这里的猴王。官府得知后,让他归顺朝廷。然而,孙大廷决意不从,便去花果山清凉寺当了和尚,法师赐他法名“悟空”,俗家姓孙故称“孙悟空”。据说,明代《西游记》故事中,孙悟空的原型就来自唐人孙大廷。从这个意义上说,齐天大圣也是传承“楼烦将”的产物。
4)楼烦俗。在楼烦印迹里,有其独特的民风民俗,尤其腊八俗为当地人津津乐道。楼烦过腊八节,除吃腊八粥外,还要喂杏树和打冬亮。所谓喂杏树,就是每年腊八早晨天还未亮,家庭主妇就把腊八粥焖在锅里了。待天刚亮就把一家人叫起来,先不急着吃饭,而是安排家人去喂杏树。主要程序是,一人端着粥,一人拿着斧,走到院子里的杏树底下,拿斧者先举起斧头在杏树根部砍两下,端粥者急忙制止。二人互动之后,共同将腊八粥抹在树上,期待杏树好好成长结果。如此喂树风俗,虽然程序简单,但表现了楼烦人对树木的珍爱,体现了自发而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打冬亮即打冰,是为纪念古人王祥而开展的民间活动。相传,西晋楼烦人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对他很不好,但王祥并不在意。一次继母在病中想吃鱼肉,当时正值十冬腊月,河水冰封,何处去找鱼呢?就在腊八这一天,王祥来到家乡河上解衣卧冰,要用自己的体温把冰层化开为继母捉鱼。王祥的行动感动了天地,冰层竟然自动裂开,跳出两条鲤鱼。有诗赞叹道:“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此后每到腊月初七下午和腊月初八早上,大家就到家乡附近结冰的地方去打冬亮,即把冰打回来放在阴凉处供存起来。如此年复一年,像接力棒一样,使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谢谢图片作者)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