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重温水浒(25)

2020-10-15 20:29阅读:
宋江征辽的军事行动可以说是一路奏凯,顺利拿下四州,接着兵临燕京城下致使辽国投降。征辽的这些军事行动都是在今天的北京一带进行的,这比早年我看此书时多了一些地理上的熟悉感。
按说,军事上取得如此胜利,应该收回割给辽国的国土,但是昏聩的徽宗却没有这个政治主见,书里把这归罪于童蔡高杨四个奸臣误国。
宋江征辽未得到名副其实的官职,颇多失意,连写数首诗词表达内心的苦闷,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愿背叛朝廷,压下了众人想重返梁山的念头。
整本水浒里的诗词很多,每回都以诗开篇,“但见”、“以诗为证”到处都是,人物出场、穿着打扮、山川景物、山村酒店,等等等等,都有诗词“但见”。这些诗词尽是些陈词滥调,没什么价值,倒是宋江的这几首诗词写得很是不错。
宋江征辽只是故事,自然不合史实,燕云十六州早就割让给了辽国,公孙胜的老家蓟州也在其中,以前戴宗李逵去那里寻他时写的却是宋朝地面,此时却属了辽国;不过,这个不必认真,作者类似的错误不在少数,就当评书来听就是了。
打仗总是要死人的,而征辽过程中经历了好几次大战,梁山泊的原班人马一将未折(唯一被斩的一员宋将还是京师派来的王文斌),这当然是作者的有意安排。
我看的水浒三卷本只有百回,全本是120回,所缺的20回说的是宋江征剿田虎王庆的故事,在那次战役中,108将仍是一个不缺地凯旋。
《水浒》最后的十回是打方腊的内容,这次梁山好汉就没以前的幸运了,每次战斗都要折去几员将领,每一回的末尾都附有折损将领的名单。记得当时看到“我军”损兵折将时我特揪心,替那些“折了”的好汉感到惋惜。
打完方腊,宋江所部十停去了八停,大多战死,个别病死或离队。生还的将领中,燕青、李俊等人是明白人,看穿了世道,战争一结束便去化外世界逍遥此生了;还有一些(如阮小七、李应、柴
进等人)不愿为官或出于被迫又回到老家过老百姓的日子去了。
那些接受朝廷官诰的将领大多不得善终:卢俊义被下水银坠水而死;宋江被赐慢性药酒而亡(死前还捎带上了李逵,后来吴用、花荣在他们坟前自缢殉义而亡)——这一百单八颗天罡地煞最终星散,可以说落得个悲剧的结局,这也实在是历史的必然。
宋江一心想要正果,最后就是这样一个结局,其实他以及卢俊义等人的见识还不如浪子燕青,不悟鸟尽弓藏之理——我在这里臧否人物,其实也未必跳得出这一人生的迷窟,看破红尘并真能跳得出来的毕竟是少数人,大多数如吾等凡胎皆于红尘之中不可自拔呢!
水浒及其人物基本都是虚构的,宋江确有其人,但没有书里写的那么玄乎。从文学角度看,人物写的最出色的第一是黑旋风李逵,第二是花和尚鲁智深,第三是行者武松,第四是豹子头林冲,第五是拼命三郎石秀,第六是浪子燕青,很多回目就是他们的“专场”。至于别的人物大多都是脸谱化的,比如吴用,就是按诸葛亮的面目去写的,其他人也都按着“好汉”的模式用说书的俗套子写出来的。
水浒一书只是局部的精彩,若再写写山寨内部的人事纠葛就它的文学地位会更高些;在我看来,它在四大名著里的位置是排在红楼、三国、西游之后的,名列最末。 重温水浒(25)
重温水浒(25)
重温水浒(25)
重温水浒(25)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