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做书背后的故事

2018-04-29 15:31阅读:
这本随笔集,大多数文章都写于最近两年。
做书背后的故事
《做书的故事》封面
我于2014年退休以后,花了一点时间,整理了自己多年来有关编辑学的演讲,编成《做书:感悟与理念》一书。同时便发现,与这本书中提到的许多出版案例相关,还有不少编辑背后的故事可以写出来,给感兴趣的读者特别是同行们参考。于是我开始写自己与一些学者、作家交往,与他们合作、为他们出书的往事。先写到了周有光、杨振宁、韦君宜、傅高义、曾彦修、田家青等人,很快就够了一本随笔集的篇幅,当这些文章结集出版时,我原本就想取《做书的故事》为书名。但是,因为集子里面收入了一篇我回忆自己父亲的文章,那篇文章篇幅最大,分量最重,在集子中显得很突出,但我父亲在清华大学任教,其经历与做书基本无关,使我无法把书名和“做书”联系在一起。后来那一本集子,便以《清华园里的人生咏叹调》为书名。
做书背后的故事

做书背后的故事


本书的文章比较单纯,20多篇文章,全部与“做书”有关。分作两部分,第一部分以人为主,所写大多是学术文化界名人,而我的写作角度,大抵是叙述出版合作中我与他们的交往和对他们的观察。第二部分以书为主,每篇只谈一本书,内容仍不外是与书相关的故事,采取夹叙夹议的写法,由书及人,自然也涉及书的作者。其实我作为编辑,服务于人民文学出版社、三联书店这样的出版平台,与名家大师打交道的机会相对较多,但是我与他们的联系,除少数以外,一般也只是工作关系,而非私人交往。对我来说,作者就是作者,我对他们永远保持谦恭和尊敬,是绝不敢谬托知己的。当然,即使是这样,我在近距离地观察和接触这些作家和学者时,也总是能够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受到启发和教益。本集中的文章,就是这样一种记录。一律亲历、亲见、亲闻,以第一手材料为主,强调纪实,决不虚构。

做书背后的故事

当然,所谓纪实,其准确性如何?或许有人也会质疑。因为个人回忆,可能因其观察角度局限,会有片面性;因其时间久远,会有淡忘和模糊;甚至可能因其利害关系,会有意识地文过饰非。所以人们常说,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各种回忆录和口述史,不可不信,也不可尽信,聊备一格可也。我做了大半辈子书,对于这种情况,可谓熟知,因而力求在自己的作品中避免。所幸我有记日记的习惯,许多当时情景,都有详尽的日记存案,例如《我对杨绛先生的三次道歉》,所写的三件事,其实就来自于三天的日记。即使这样,我也仍然认为自己的记录未必完全可靠,所以尽管在我看来,我的文章应该不受任何人的意见干扰,独立思考,对人对事做出自己的评价,但是在文章完成后,为了追求事实的真实性,我还是习惯于将文章首先送请当事人审阅。这本书中写作家和学者的随笔,绝大多数都得到所写的作家和学者的反馈,他们有时会帮我订正其中存在的个别错漏,使文章变得更加严谨。例如杨绛先生曾请吴学昭女士带话给我,表示感谢之外,为我纠正了文中的两个概念;屠岸先生则给我回复了一封长信,不仅就文中一个观点和我展开进一步讨论,而且连文章初稿中的错别字也帮我做了改正。对此,我是很感激的。
做书背后的故事

同时我要感谢人民出版社接纳我这本小书的出版。我和这家出版社是很有缘分的。80年代我所在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人民出版社同在朝内大街166号的一座灰色楼房里办公,两社的编辑上楼下楼来来往往,像是在一个单位,但我心中早知道他们是中国“天子第一号”的出版机构,心存敬畏。如今拙作登此大雅之堂,是当初想也不敢想的。还要感谢我的责任编辑罗少强、柯湘以及设计师罗洪。少强是我在三联的旧同事,曾担任过三联生活书店的副总编辑,年轻有为有担当,如今效力于人民社,盼我支持,我将书稿交给他,他便写出诚挚感人的书评,向读者推荐此书;柯湘是金城出版社的资深编辑,也是我的老友,她听说我有书在人民社出版,便主动要求担任责编,为此尽心尽力,对编辑和设计贡献过很多意见;罗洪则是原来三联的美编室主任,国内著名的图书装帧设计家,我在三联时就曾与他密切合作,现在我们两人都退休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给我帮忙。两年前,我的《做书:感悟与理念》就是他设计的,这一本书,装帧设计师仍然是他。于是我想,做编辑有一批这样的朋友,真好。
谢谢大家关注这本小书。

2017,5,12
(本文是《做书的故事》后记)
《做书的故事》,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京东和当当网有售,链接为:
https://item.jd.com/27599811841.html

http://product.dangdang.com/25262032.html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