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财政部长发表重磅文章,作何解读?

2020-05-14 10:05阅读:
前不久,中央1号首长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已经出台的财政贴息、大规模降费、缓缴税款等政策要尽快落实到企业”。日前,财政部长刘昆以《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为题,在人民日报刊发署名文章。文章指出:202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大力提质增效,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几句话,实际上是一个政治表态,核心问题是“如何作为才算有效的积极有为”。
说到底,中央的核心思路是:非常时期,特殊局势下,中央和地方财政,如何把钱花好,确保六稳。中央之所以反复强调要保六稳,说明这六个方面存在不稳定风险,意味着很多方面问题和矛盾已经十分严峻,保六稳显然要做好两个层面的工作:一是要及时救火,不要酿成重大事件;二是要着眼于奠定长远发展基础。

财政部长发表重磅文章,作何解读?

刘昆部长的文章既突出了明确的政治思维,又策略指出了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文章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现实需要,也是财政更好发挥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的应有之义有利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有利于推动解决民生领域的突出短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支撑通过适当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等,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内需潜力,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内生动力,有效应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短期冲击和挑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新冠肺炎疫情对财政收入增长带来了巨大冲击。今年一季度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预计2020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将低于上年。与此同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力保障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财政支出仍要保持一定强度。


财政部长发表重磅文章,作何解读?
文章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主要内涵
1.做好“加法”,坚持“更加积极”的取向。
一是增加赤字规模,明确释放积极信号,缓解财政收支矛盾,稳定并提振市场信心。
二是落实减税降费,对冲企业经营困难。
三是扩大政府投资,对冲经济下行压力。通过抗疫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多种渠道,增加政府投资,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有效支持补短板、惠民生、促消费、扩内需。
四是加大转移支付,对冲基层“六保”资金需求。
2.做好“乘法”,坚持“提质增效”的发力点。进一步向内挖潜,切实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坚持以收定支的基本原则,运用零基预算理念科学核定支出。强化绩效管理,把钱用在刀刃上,防止截留挪用。
3.做好“减法”,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节用裕民,中央政府部门带头过紧日子,严控各种一般性支出;地方财政继续压减“三公”经费,严控会议差旅等经费,严禁新建、扩建政府性楼堂馆所。
4.做好“除法”,坚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隐患。健全地方政府债务常态化监测机制,强化监督问责,妥善处置地方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着力防范国内风险与外部输入性风险叠加共振,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文章明确,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具体举措
保市场主体,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产业纾困和发展。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经济基本盘。
保居民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突出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
支持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支持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确保粮食安全。
做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财力保障,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大对地方财力的支持力度,兜牢兜实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三保”底线,确保基层正常运转。中央财政统筹新增赤字、以前年度结转资金、压减本级支出腾出的财力等渠道,切实加大对地方的财力支持力度,有力保障基层运转。积极创新财政资金分配方式,确保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达民生领域。


综合点评如下:
就现阶段中国经济运行特征而言,频繁的货币政策所产生的刺激效应日趋疲软,而财政收支矛盾日益陷入困局。怎么办?唯一的思路及策略是:在央行继续放水扩大货币发行的前提下,努力推动政府扩大发债规模,以此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也就是说:政府向人民较大规模借钱,以保障政府的积极作为。可以说,这是现阶段唯一可行的举措。有人认为,过度的赤字政策会透支经济品质,会绑架民众的财富。这话不完全对核心在于,如果能够做到三点,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肯定大有作为:
一是财政举债投资的公共项目,是受益范围较广,产业链条较长,能够聚焦要害问题的项目,不是空洞的概念性项目、更不是只有少数利益集团受益的项目;
二是财政举债投资的产业项目,是具有市场生命潜力,顺应未来市场趋势的项目,不是盲目救助困难国企和少数有政府人脉关系的企业;从某种程度上讲,有些没有生命力的企业,没有救助的意义。
三是财政支出的扶持项目,要公开透明、流程公正,切忌领导主观意志和部门暗箱操作。
只要能够把好上述三点,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仍有较大作为空间,否则就是饮鸩止渴。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