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鱼香肉丝的情缘——我是怎么长肉的

2017-06-19 10:42阅读:
端午假期第二天吃完早饭去了宜家,路上倒是挺顺的,没想到宜家里面人真多,好在已经在网上选好了要买的物件,赶紧下单离开。就这,还耗了两个小时,离开时又渴又饿,赶紧跑到燕莎桥那里的眉州东坡酒楼喝水吃饭。
要了一罐苏打水,一个菜花一个鱼香肉丝两碗米饭,半小时吃完,结账70元。
高山有机菜花 鱼香肉丝的情缘——我是怎么长肉的
鱼香肉丝 鱼香肉丝的情缘——我是怎么长肉的

两个人把菜花吃完了鱼香肉丝剩了三分之二,晚上回家有的吃了。很多人把眉州东坡酒楼当成食堂,这样的价格还真是食堂的价钱。两个菜够三个人吃,如果不要那罐苏打水,人均不过20元,有菜有肉有滋味的一顿饭只要这个价格,倒是可以常去的。

下午在家看书,其间看了一会电视换换脑子。CCTV9在放《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便坐下来看了进去。 鱼香肉丝的情缘——我是怎么长肉的
里面一句解说词说很多人“为了生计与美食擦肩而过”,与此心有戚戚焉。没有工作很多年了,但是一直和饮食(我更愿意用饮食而不是美食)密切联系着,也因着这种密切,挣到了养家糊口的嚼谷儿。生计和饮食密切联系在一起,工作和兴趣和安身立命联系在一起,有了和那些好吃的(包括不好吃的)迎面相遇的幸运,算是我的福气了。《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说:“餐桌边的一蔬一饭,舌尖上的一饮一啄,总会为我们津津有味地一一道来。”是的,这就是我目前所做的事情,津津有味的说出对食物的尊重,对劳动的尊重,对一粥一饭的尊重。

中午吃的鱼香肉丝大概是我我喜欢的川菜了。我对川菜的接触由此开始,也是我从一个108斤的瘦子变成168斤的胖子的基本因素。大学毕业时,我的体重是108斤,裤腰只有一尺八寸,现在我的体重基本在168斤左右徘徊,裤腰是二尺八寸。刚刚毕业的那段时间,北京家常菜概念刚刚兴起,大量的川菜馆也在这一时期开遍京城。那时虽然也有粤菜馆,但是口袋里的钱还不足以支撑我们经常进出那些挂着名厨主理、生猛海鲜牌子的粤菜馆。一个鱼香肉丝或是一个猪肉炖粉条,于当时的我来讲,就是一餐好饭了。那时吃饭还延袭着学校的习惯,一个大碗,把菜往米饭上一倒,和匀了,呼噜呼噜就吃完了。每一口饭都有肉,每一口饭都有滋味,吃起来香极了。这样吃饭的后果,就是吃了太多的油脂,没有两年就胖了起来。1990年代初期我在广州生活了几年,刚到广州时不习惯粤菜的清淡,经常吃的还是川菜。宿舍的门口就有一家川菜馆,基本上每天都会在那里吃饭,不是鱼香肉丝就是回锅肉,再配上一碗米饭(开始是两碗,后来降到一碗半,最后是一碗)。有了女朋友(广州人)之后,每天她吃半斤虾或是一条鱼,我呢,还是一碗米饭和着鱼香肉丝。这个习惯在第二年才慢慢改过来,但是身材已经不可抑止的胖了起来。

川菜好吃而且价格便宜,鱼香肉丝酸甜辣香的味道很适合喜欢重口味的年轻人。在1990年代初期,重庆还没有直辖,江湖菜还没有流行,川菜还是传统滋味,没有后来的大麻大辣大油大刺激,这样的川菜吃起来有滋有味的。江湖菜的流行,把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引向了粗鄙化的深渊,最底层的川菜成了最流行的口味,造就了一批流行餐饮名店外,造就了单品爆款菜可以支撑一家门店的餐饮模式,成了一些餐饮从业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我从来不是江湖菜的拥趸,可以吃但不会爱。年纪大了以后,就很少接触了。滋味这件事在中国,更多应该是复合出的香气,如果一味追求单一味道的刺激,在我看来是和中国烹饪对味道的追求相违背的。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江湖菜的流行有着庞大的社会基础,只是我个人不太喜欢而已。 鱼香肉丝的情缘——我是怎么长肉的
晚上翻看知乎上的评论,有个人说董克平就是个骗子,把自己装扮成美食家。哈哈,我不是美食家,从来就不是。你们全家才是美食家呢!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