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沈嘉柯:了解众生相首选《儒林外史》

2019-03-18 01:00阅读:

文:沈嘉柯


儒林外史》最大的特点就是直白。把典型人物的典型行为,直接写出来。
开篇就讲了王冕的故事,这是个画家,出身贫寒,极为艰苦,又自学成才,天赋极高,有着艺术家的脾气。王冕深谙人情世故,一生照着自己的想法活着,不愿意当官。他就是一个真正的隐士,不与士林为伍,又洞察人心,出尽招数,但求明哲保身,是个聪明剔透的大才子。
王冕知道县令和朝中文化大佬找他,就是想落个礼贤下士的美誉。他不会直接抵抗,他避开躲起来。王冕知道世道将乱,更加不愿意参与。他就是英雄豪杰,儒家入世之外的那种人,追求独善其身,遗世而独立。
真实的王冕心事,吴敬梓当然不一定完全把握。但吴敬梓就是想立一个光耀百年的人物典型,那就是他心目中理想人格的标杆。
在这个标杆下,其他人纷纷显出千姿百态的人情世故。
范进后来调到山东,母亲去世。按照古代规矩,他得守孝丁忧。别的官儿招待他吃饭,用的是镶嵌了银子的筷子,范进就不动。他假模假样守制不能用奢华器物什么的。
“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圆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吴敬梓在讽刺这种人,但又不只是讽刺个体。这根本就是众多儒林官吏的生活常态。日常生活如此表里不一,官场拆烂污可想而知。
被讽刺的范进,却又是典型的古代读书人。想要摆脱出身,唯有考取功名。他一考二十年,幸亏遇到怜悯他的周进。从秀才到举人,再到进士,从此青云直上。
最妙的是,落魄时候的范进,看起来蠢而迟钝,百无一用,被岳父讥讽贬低,各种嫌弃看不上。一旦发达,却显现出能力强大的一面,在官场士绅的圈子里游刃有余。也就是说,他生平所学,完全派上了用场。
如果从他后来的优秀表现来看,他前半生就是在忍气吞声,难怪中举后会痴迷痰迷。其实范进是个聪明人,装愚是他的谋生之道。
大半生的
蹉跎,磨掉了脾气,磨出了人情世故的精明。范进的下半生,大概就像明清时候大部分的官油子一样,无功无过,不好不坏,上推下卸,成为食利阶层,安度晚年。
还有严监生,历来被当成了守财奴。还是引一段小说:“话说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讧乱著;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却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这一幕实在太活灵活现,形象生动,凡是读过的人,恐怕都忘不掉。其实严监生这个人敛财,守财,但对别人有时候挺慷慨的,对正室妻子更加是深情。他的吝啬更像是一种金钱依赖,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从他说出受过大房的气,可想而知,他在家族中有着不愉快的成长经历。
如果家里有钱,或者当了不大不小地方官,当时文人的风流自诩,吃喝玩乐,游山玩水,捧戏子,吟诗作对,过着悠游生活。
吴敬梓写杜慎卿搞了个梨园选美大赛,按名次评选出小旦。又称了二两金子,托鲍廷玺到银匠店里打造一只金杯,上刻艳夺樱桃四个字,特为奖赏郑魁官。”拿62.5克金子做奖杯,出手真大方。
这些人物,各个都鲜明夺目,有着一眼难忘的细节。吴敬梓特别擅长抓住几个细节,深深地刻在读者脑海里。
杜慎卿文采风流,相貌也漂亮,在小说里“鸡群来皎鹤之翔”,偏偏只好男色。他的堂兄弟杜少卿不好功名,考了个秀才就装病不再追求科举发迹了,沉迷于酒色玩乐,花钱如流水,俨然就是吴敬梓照着自己写的一个人物。
吴敬梓的父亲曾经是个教育官员,清廉,为当地做实事,却官场坎坷,最终罢官。吴敬梓看在眼里,对官场的腐败和劣币驱逐良币,洞若观火。而吴敬梓自己,就一生没当官,他只考取了秀才。他父亲病故,家族的人内讧厉害,争夺遗产,他也无心振作,靠着父亲遗留下的丰厚财产,过着浪荡的日子。这笔钱花光了,他就从此穷困潦倒。晚年取暖靠出门跑步,自己说是“暖足”。想必鲁迅写《阿Q正传》,就是从他这里学来的精神胜利法。
吴敬梓是有怨气的,而且极深。但他天赋高,这一腔怨气,就化为《儒林外史》。他的一支笔,写出来的各色人物,如在眼前。他骨子里信奉的,其实就是真名士自风流。开篇写王冕,气贯长虹,堪称智慧的哲人王。后面一连串登场的混迹俗世间,热衷功名利禄的读书人,笔下不留情。
吴敬梓笔下的王冕,一派大宗师的气象,同样心怀天下,听闻八股取士,感叹一代文人有厄。虽然接受的是儒家的学问,但却是庄子的底子,聪明人明哲保身,远离尘嚣。天才英才,从此为八股绞尽脑汁,白发苍苍。
儒林外史》好就好在写实,但却并没有完全放弃整个理想国。他还是有一个精神寄托,树立了王冕这样的楷模。
然而,王冕这样的例子,根本复制不了,也不是人人能做的。范进严监生杜慎卿杜少卿,共同构成了儒林。正史只写大事,而外史,写出了这些人的真面目。其实又何止是儒林呢?每个世俗的圈子行当,大同小异。人生在世,是入世还是出世,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游戏人间,还是老于世故游刃有余,是每个人的选择。而选择即命运。
《红楼梦》偏文艺,《水浒传》太草莽,《三国》离生活太远,《西游记》太隐晦。如果一个人想通过读书来认识人性,了解众生相,又懒得寻寻觅觅绕弯子,最适合读《儒林外史》,开门见山,见性明心。
END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