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清明节寒食节上巳节,合而为一

2021-04-01 09:11阅读: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气之所以成为节日,是因为时间上与寒食节和上巳时间接近、间隔只不过一两天,所以融合在一起了。清明节的前两天,是我国古代的寒食节。三月三,是上巳节。
寒食节是我国以古贤人而设立的两个节日之一,另一个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寒食节是纪念介子推的。介子推是春秋时晋国人。他跟随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多年,历尽艰辛。重耳返回晋国,介子推不辞而别。重耳当上了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随行的大臣都得到了封赏,却遗漏了介子推。后来,晋文公想起了介子推,要给他封赏,他却偕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为让介子推出山,就放了一把火。介子推还是不肯出来,结果和母亲一起被烧死了。晋文公非常懊悔,将绵山命名为介山,定于这一天不许举火以纪念介子推——不能举火做饭只能吃冷食,所以叫寒食节。
寒食节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汉代过寒食节,许多地方要禁火一个月。到了唐代,寒食节变成三天。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宋元时期,清明节的地位上升,取代了寒食节,但习俗中仍有纪念介子推的内容。《东京梦华录》记载,寒食节前一天,谓之“炊熟”——因为寒食节是不起火的——用面造“枣(音乎)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至今在山西介休、灵石等地,人们仍然过寒食节,很隆重地纪念介子推。
介子推的被推崇与寒食节的被重视,与各代统治者的提倡有很大关系。他们谁不希望追随者都像介子推一样忠贞不二?在关于介子推的故事中,有一个重要的细节,是介子推曾经“割股奉君”——割下自己腿上的肉,做熟了给重耳吃。如此忠心耿耿,却居功不自傲,功成身退不求回报。这种品格可谓千载一人。
上巳节在农历的三月初。古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人们在这一天要“祓禊(音:服戏)”:结伴去水边沐浴,“洗濯祓除,去宿垢疢(音趁,病的意思),为大絜”。(据《后汉书·礼仪志》)“为大絜”,可以理解为“彻底干净一下”。捂了一冬天了,确实该洗个澡清洁一下,洗掉身上污垢同时也祛除和预防疾病。《论语》中“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即是上巳日的“祓禊”。
“祓禊”,又称“修禊”。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晋代王羲之写下的著名《兰亭序》,记载的就是这样的一件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暮春之初,就是三月初嘛。此时许多地方乍暖还寒,到水边祭祀宴饮尚可,临河沐浴恐怕不胜寒凉,所以王羲之们只是在此地“曲水流觞”“畅叙幽情”而已。
北京地区清明扫墓的习俗形成比较早,至晚,在元大都时代就已经形成了。《析津志·岁纪》中有这样的诗句:“三月京师寒食早,……桃花和饭清明到,追远松楸和泪扫”。桃花饭,是用桃花煮成的饭。寒食节吃桃花煮成的粥或饭,是我国古代一些地方的民俗,也是几年介子推的。元代人陈樵《寒食词》诗:“绵上火攻山鬼哭,霜华夜入桃花粥。”追远,即怀念逝去的亲人。松楸是坟墓的代称,因为这两种树因多种植于墓地。
《帝京景物略》中,生动地记载了明代北京人的扫墓活动:“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樽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道路上尽是携带着酒和食物以及纸钱去上坟扫墓的人。到了坟地,“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然后焚烧楮锭,“以纸钱置坟顶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也”——坟头上没有纸钱的,意味着墓中人已无后代。所以,在坟头上置纸钱还有“宣告后继有人”的意味。
祭扫之后并不急着回家:“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有歌者,哭笑无端,哀往而乐回也。是日,簪柳游高梁桥,曰踏青。”——到风景好的地方列坐饮酒,尽情欢乐。从这段文字看,明代,人们已经把扫墓踏青集中在一天了。
这一天,妇女和儿童还用柳条编成圈戴在头上。《京都风俗志》说:“清明日,妇女、儿童有戴柳条者。……谚云: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其意殊不可晓。”笔者认为,这可能是从古代戴幡胜形式演变而来的。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