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宗春启说红楼人名含义(之三)妙玉,有陈妙常之欲

2024-04-18 20:00阅读:
《红楼梦》里还有一个重要的“玉”,即在贾府中带发修行的妙玉。“妙玉”是“美妙之玉”吗?非也,而是说她“心怀妙常之欲”。
妙常,实有其人,是南宋高宗绍兴年间一个尼姑,俗家姓陈。她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幼体弱多病,父母将她舍入空门。陈妙常十分好学,不但诗文俊雅,而又兼工音律,十五六岁以后出落得容光焕发,秀艳照人。后来,一个叫潘法成的青年来到庵中,被陈妙常的美色所倾倒。他用尽心思,俘获了陈妙常的芳心,最后两人结成夫妇。陈妙常的故事,后来被编成戏文,昆曲叫《玉簪记》,京剧叫《思凡》。《秋江》就是其中一折。剧中女主人公的名字仍叫陈妙常,男主人公的名字为潘必正。
不难发现,《红楼梦》中的妙玉和陈妙常多有相似之处:都是出身于仕宦之家,皆因年幼患病舍入空门,同样年轻貌美“模样儿极好”,最重要的一点是,都向往美好的爱情。戏曲《思凡》中有一段唱词是:“见人家夫妻们,一对对着锦穿罗,啊呀天吓!不由人心热如火,不由人心热如火!”
小说中的妙玉,比戏曲中的陈妙常更加丰满。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讲究品茶,喜欢古玩,还懂得音律,所以,她无条件地成为贾宝玉心目中的女神。证据在第五十回贾宝玉做的诗中:“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那么,妙玉对宝玉是不是也有“意思”呢?当然有。曹雪芹设置了这样几个情节:
在第四十一回,妙玉拉宝钗和黛玉去吃梯己茶,宝玉也跟了进去。妙玉给钗、黛二人用的茶具是她收藏的古玩奇珍,而给宝玉用的是她自用的“绿玉斗”。要知道:妙玉有洁癖,她使用的杯子绝不可让别人用,而对宝玉却例外,说明她的“梯己茶”实际上是招待宝玉的。
第五十回,宝玉联诗落第,被罚冒雪去栊翠庵折梅花。李纨命人跟着,黛玉忙拦说:“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说明黛玉深知妙玉和宝玉之间的微妙感情。果然,“不一会儿,宝玉笑嘻嘻地掮回来了一枝红梅”。
第六十三回,宝玉过生
日。妙玉打发人送去来一张粉笺,上写:“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作为一个出家人,此举有“参与世事、结好贵人”之嫌,有违佛陀教诲。所以邢岫烟批评道:“她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邢岫烟的批评可谓直中妙玉要害:虽然出家,却凡心未泯、六根不净。宝玉忙做了一番辩解,岫烟笑道:“怪道俗语说的‘闻名不如见面’,又怪不得妙玉竟下这帖子给你,又怪不得上年竟给你那些梅花。”邢岫烟替作者揭开了一连串的谜底:贾宝玉,和妙玉关系原来不一般!
妙玉与宝玉之间的微妙感情在第八十七回得到了展露。那一天,宝玉见惜春正和妙玉下棋,笑问道:“妙公轻易不出禅关,今日何缘下凡一走?”宝玉的话听上去不无挑逗之意:为何下凡?是不是思凡了?妙玉脸红了。宝玉觉得造次,赶忙陪笑夸赞妙玉。这下,妙玉的脸更红了,因为她听懂了宝玉的弦外之音,觉得宝玉已经窥见了她的内心深处。接着,宝玉的脸也红了——这种面红心跳的感觉,常常是男女之间碰撞出了“火花”、由爱生情的反应。
妙玉站起身来说道:“我来得久了,要回庵里去了。”接着,她含蓄地向宝玉发出邀请:“久不来这里,弯弯曲曲的,回去的路头都要迷住了。”宝玉会意,立刻主动引路。离开惜春,二人可以说点悄悄话了。走到潇湘馆附近,听到黛玉抚琴唱道:“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忧。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这歌词唱出了妙玉此刻的心境。回到禅房之后,妙玉就神不守舍了:“觉得禅床便恍荡起来,身子已不在庵中。便有许多王孙公子要来娶他;又有许多媒婆扯扯拽拽扶他上车,自己不肯去……”。
回过头来再看,可知妙玉受刺激、走火入魔的起因就贾宝玉身上。后文贾环有一句话,说:“妙玉这个东西是最讨人嫌的。他一日家捏酸,见了宝玉就眉开眼笑了。”惜春对妙玉的评价是:“妙玉虽然洁净,毕竟尘缘未断。”置身大观园,就是她尘缘未断的最好证明:这富贵之乡、繁华之场,岂是出家人静心修行之地?最后,可怜她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落入强盗之手。她是因“情思缠绵”而结果不可问的又一力证。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