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历史的必然”之逻辑困境

2020-09-25 06:08阅读:
在谈“历史的必然”的逻辑困境之前,有必要先谈谈逻辑本身面临的困境。
这里所说的逻辑,仅仅指普通的形式逻辑,即我们的思维(推理)应该遵循的规则,如怎样正确地运用三段论进行推理;如讨论的话题要贯穿到底,不能一方中途改换话题;双方使用的重要概念要一致,你理解“双赢”是双方都赢,他说他一人要赢两次,这就没有“共同语言”了,除非讨论一方放弃自己的概念。
以前,没有人会反对、否定抽象思维、推理要遵循形式逻辑,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逻辑教育、教学中断太久的缘故,现在似乎有一种倾向,人们习惯了思维、说话不讲逻辑,不少人进而认为形式逻辑是外来产物,中国人的思维、推理不必遵循形式逻辑——既然官方不提倡、不安排相关课程来学习逻辑知识,可见逻辑知识是多余的。一些人则大声疾呼恢复逻辑教学,但好像没什么用。
“法律里面人人平等”——这个观点,现在大概没有人反对了吧?但如果我说“逻辑面前人人平等”呢?如果我说“逻辑面前所有价值观平等”呢?
根据本人观察,估计后者听起来会让一些感到冒犯——我的价值观是最正确的,怎么可以和其他价值观平等?
为什么要提出“逻辑面前所有价值观平等”这样一个命题呢?因为存在逻辑面前价值观不平等的现象,而且这个现象还没有被广大人群所注意到,更少人谈及——这就是今天要谈的正题。
在谈论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候,经常能够听到“历史的必然”或“历史的选择”这个说法。稍加留意,你就能发现,喜欢使用这个说法的人,是有选择地使用这个说法的,对有些事物,他们说这是“历史的必然”,对另一些事物,则避谈“历史的必然”,而是用阴谋论来谈论它,给它定性。这样一来,同样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就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历史的必然”,一类是人为的,是搞阴谋的结果;或者是一些人不争气的结果一一“千百万人无一是男儿”一一这些都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是“历史的偶然”。显然,“历史的必然”与“历史的偶然”,分别被当成褒义词和贬义词来使用了,前者指好的、正义的事件或行为,后者指不好的、非正义的事件或行为。
照字面理解,只要是已经发生了的历史事件或事变,都可以称为“历史的必然”。这跟黑格尔所说的“存在即合理”很接近:某个事物、现象无论好坏,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既然它已经发生、存在,总有它发生、存在的原因。这个原因、缘由,就是必然性。不论好事坏事,不管
你喜欢还是厌恶,都有其发生、存在的原因、缘由,即都有其必然性。为什么不是对所有的历史事件平等地使用“历史的必然”这个说法呢?千百万人,没有统一命令,没有开会商定,不约而同采取不作为态度,听任一个结局的出现,这不是完全具备了“历史的选择”的特征吗?为什么不说这是“历史的必然”呢?很简单:我不能接受的事情,希望別人也持不接受的态度。我认为好的事情,要让别人也认为是好事。这个目的能不能达到呢?至少对相当数量的人群,应该会有效果。你想想,“历史的选择”,面对这么宏大的事物,除了感到自己的渺小无知,除了臣服、接受之外,你还能做什么?难道你比“历史”还厉害?你能质疑“历史”?你不会这么狂妄吧?这时,你不会想到,你面对的,并不是那个被叫做“历史”的东西,而是把“历史”当做面具戴在脸上、代表“历史”说话的人,你已经不会想到,这个人是在某个机构任职并领取工资,这篇文章,是他坐在某张办公桌前写的,他的观点是可以质疑的;他的推理,也是应该遵循相关的形式逻辑的。不能因为他是在谈论价值观这样高大上的话题,就可以不受形式逻辑的约束。
如果把“历史的必然”放在形式逻辑这面镜子面前,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历史”?按照通常的理解,使用粗线条的、不那么精准,不那么学术的说法,历史就是过去的事情,是已经发生、已经存在于时间长河当中的事物或者相关的记忆、诉说;无论好坏、无论你喜欢或不喜欢,它都是“历史”,不能说,我喜欢的就是历史或历史的必然,我厌恶的就是不是历史,或者是历史的偶然。如果以人为的好恶来区分必然和偶然,那么就面临一个问题:人的好恶并不相同,甚至可能对立,你之必然,人之偶然;你甘之如饴,他难以下咽。要避免歧见,营造统一意志的大好局面,有一个办法:让不同的声音消失。这在技术上不难做到。
不同意见,来自不同视角。把其他视角取消的结果是,只剩下一种视角,上帝视角。
百度解释:上帝视角乃是叙述视角中,第三人称视角(第三人称叙述)的别称。第三人称叙述者如同无所不知的上帝,能够以非现实的方式不受限制的描述任何事物。如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点展开叙述,或是多个角色的心声交替出现。这种叙述方式由于没有视角限制,又称上帝视角。换句话说,上帝视角就是:不是人话。因为人是受限制的,最大的限制是时空限制。不受时空限制说话,还能是人话吗?
言必称“历史的必然”,就是以历史代言人之居,替历史说话,反正不会有人质疑他的代言资格,不会有人追问历史什么时候、是如何选定并授权于他的。
如果上帝视角不仅在文艺作品中实现,也在现实中实现,就会出现一种景像:一人无所不知,众人一无所知。
历史会这样选择吗?如果这样选择,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的偶然?本人怎么有一种来到又一个历史十字路口的即视感?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