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古诗《赵孟頫·和姚子敬秋怀》原文赏析

2023-03-22 11:14阅读:
古诗《赵孟頫·和姚子敬秋怀》原文赏析
搔首风尘双短鬓,侧身天地一儒冠。
中原人物思王猛,江左功名愧谢安。
苜蓿秋高戎马健,江湖日短白鸥寒。
金尊绿酒无钱共,安得愁中却暂欢。
秋怀五首,是作者早年的作品。全诗五首一组,模仿杜甫《秋兴八首》,连章抒怀,章法井然有序。诗中意境乃至用语,也得自杜诗为多。约作于宋亡以后,出仕之前,即至元十六年至二十三年(12791286)之间。本篇系组诗的第三首。
首联回首自己的身世。“儒冠”,儒门子弟所戴的帽子,代指儒士身份。“天地”之大与一介寒儒之渺小,形成鲜明的对照,显示出作者内心的孤独。杜甫曾有诗云:“纨裤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丈二十二韵》)此处化用其意。“搔首”一句也化用杜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作者自伤流落江湖,无补国事,
而岁月不居,年齿日增,二毛渐生,于是产生了叹老嗟卑的迟暮之感。以“搔首”写国难当头作者焦虑不安忧心如焚的情景,以“侧身”写作者卑微的处境,都生动形象,颇为传神。
颔联写自己的生平志向。王猛辅佐前秦苻坚,平定中原,在北部中国建立了霸业。谢安为东晋名臣,其当政期间取得淝水之战胜利,安定了南部中国。作者在中原人物中,推重王猛,在江南人物中看上谢安。可见其理想志向,非同小可。“思”、“愧”二字互文,写出自己功业未立的惭愧焦虑。作者生当南宋灭亡之世,和淝水一战挽救了南朝的谢安相比,惭愧是可以理解的。
颈联从上文对理想的追求急转直下,写自己风尘江湖流落飘零的现实处境。秋高马肥,正是游牧民族“南下牧马”的季节。也就是说,正是北兵南下,铁蹄纵横江南,男子汉立功报国的时节。作者却只能悠游江湖,与寒鸥为侣。“短”、“寒”二字,既模写了高秋风色,也暗示了作者的心理状态“日短”,写出作者急于建功立业的焦虑。“寒”,则包含了世事已无可为的悲凉失望情绪。
结联从上文杂乱的思绪中摆脱出来,以借酒浇愁,却无钱打酒的事实,揭示作者困窘的处境。那么,怎么才能寻得暂时的欢乐,以排遣这满腹愁思呢?“安得”二字一问,将这无法解脱的矛盾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思索,摇头,叹息不已。
23
一、审题
材料由两则语段组成。
第一则,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敢于推荐自己,及时显露自己的才能。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也需要有才能的人自己推荐自己,否则往往会默默无闻,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只有善于推荐自己显露才能才是国家和个人的双赢。但是显露才能不是自矜自夸,推荐自己也不能过度,否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第二则,《小窗幽记》告诉我们凡事不要急于表现,要懂得韬光养晦。人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身处逆境,面对不公时,要学会隐藏锋芒。只有这样才可以有益自己,帮助别人。但是韬光养晦绝不是退缩,不是懦弱,不是躺平,不是不思进取,而是积聚力量以退为进,是静待时机谋定后动,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文章立意应该围绕显露自己的才能和懂得韬光养晦的辩证关系来写(一类文)。也可以抓住一个方面辩证思考(二类文)。只一味的肯定一个方面为(三类文)。

二、参考立意
主动自荐谋先机,韬光养晦积实力
韬光养晦积力量,毛遂自荐展锋芒

三、评分标准
1、立意为一类文,篇章结构合理,分析清晰到位,卷面工整,字数满足要求,给分45——49分。
如有文采,卷面书写美观,给50分以上。
符合立意、字数要求,但书写或卷面不够工整,一律给43分。
特别乱的就给40分以下。
字数不够,逐行扣1分。
2、立意为二类文,字数满足,篇章结构合理,给分区间为42——44。字数不够,逐行扣1分。书写潦草,或者卷面不工整,一律给3639分之间。
3、立意为三类文,字数满足,篇章结构合理,给分区间为40——42。字数不够,逐行扣1分。书写潦草,或者卷面不工整,一律给3639分之间。(老师们注意阅卷时,先关注第一段,确定是一类还是二类,然后看最后两段如果有辩证思考就算二类,如果没有辩证思考就算三类。这样可能还方便阅卷。)
4、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是,词语使用应该会比较灵活。比如“韬光养晦”会写成“谦逊”“谦虚”“厚积薄发”等,“主动自荐”会写成“勇于担当”“锋芒毕露”“勇于抓住机会”“敢于展现”“敢为人先”等。这些词语也是可以的,老师们在阅卷时要结合学生的具体论述赋分。
4偏离以上立意,不涉及材料内容的,一律看作偏题,如果书写工整,字数满足,一律给35分。字数不够,酌情给分,一般不超过30分。
5分段不规范,尤其是四五段作文;标点符号使用随意(尤其是不认真点符号的);错别字多的作文;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涂抹严重的作文 立意正确,一律36分,立意不正确30分左右打分,可以更低。
6写记叙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一律30左右给分。思想偏激,胡编乱造,四处拼凑的文章,一律0分。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