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转载并感悟侯根<<五课掌握高尔夫>>之二。

2008-10-18 13:09阅读:
转载并感悟侯根<<五课掌握高尔夫>>之二。

第四课:挥杆的下半部:下杆

打高尔夫球最大的快感之一就是触球时那一刹那的美妙感觉,扎实而准确,我觉得没有什么感觉能与此相比,除非是在观看一颗直飞旗杆的好球。当触球扎实准确时,球手一定会产生此快感,一瞬间会产生一种“甜蜜”的感觉,仿佛一股暖流顺着球杆涌遍全身。即使最优秀的球手也不能保证每次击球都扎实又准确,因为高尔夫实际上是一种控制失误的比赛。一些敏感的业余球手也懂得这个道理,正在努力地练出一种基本有效的挥杆,即便打球有点失误的话,结果也不太差,球也打中了,也足够准确,还可以接着打。

在本课中,我们将介绍挥杆过程中球手击球的细节,这个阶段的挥杆,包括下杆开始到收杆结束,是挥杆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我们所教的方法中,每一个动作都是前一个挥杆动作连锁反应的结果,我相信,在直接讲解下杆动作之前,简要回顾上杆平面一定十分有用。如上一课所述,沿着上杆平面上杆能确保球手正确地到达一个关键位置,此刻上杆结束,下杆动作将开始。

球手站位时按一定角度形成的一个上杆平面:想象从球到双肩顶部是一个平面,并且沿着这个角度向上延伸。如果球手沿着这个平面转动双肩,在这个平面上手臂挥动球杆,既不能掉在平面以下,也不能举过平面以上,上杆到顶部时
,左手臂完全伸直,与球形成的角度同上杆平面的角度一样。我强调,肩、手臂和手要形成一个完美的姿势,为浑然一体的下杆动作做好准备。

我的许多朋友学习用挥杆平面的思维方式来改善和稳定他们的挥杆动作,这种思维方式的有效性不能与其他视觉思维相提并论,它能一次又一次地引导球手正确上杆,像理想中的那样,右肘内扣,左手臂充分伸直但不僵直,完成充分转肩,手和杆自然弯曲成垂直角度,左手的手背沿着左手腕和手臂延长线伸直,手腕不能弯曲。上杆过程中,不仅手臂和躯干上部要保持对齐,而且各个部分必须一次又一次地保持肌肉有适度的绷紧,既灵活又有力量,为下杆做好了准备。

当研究和评估球手挥杆时,我强调一点,检查如何利用挥杆平面上杆。站在球手侧面几码开外,面向球飞出去的方向,我让小手臂和手(手指完全并拢伸直,像军人行礼一样)沿着球手挥杆平面的角度,当球手上杆时,我可以观察他的挥杆是否在上杆平面上。如果不是在平面上,便可断定其挥杆动作不正确,在有比赛压力的情况下就很难重复挥杆。

在下杆过程中,挥杆沿着一个与上杆平面稍微不同的平面,下杆平面不像上杆平面那样陡,而且方向稍有不同。球手在下杆中会无意识地改变挥杆平面,由于下杆是胯部向左转动开始的,这个动作让身体左移,右肩下沉。在介绍上杆平面时,我曾建议读者想象站位时玻璃平面从球位处向双肩延伸,靠在双肩上,头部从玻璃平面中的一个洞里伸出来。现在,下杆开始,身体重心左移,右肩自动下沉,玻璃平面就会移动到一个不同的位置。平面的轴不再指向球飞去的方向,而是指向目标稍右的方向(玻璃平面因此稍有倾斜,前沿离开地面)。沿着此平面下杆时,必然是由里向外击球(Inside-Out),由里向外击球能让球手运用最大的力量以产生最大的杆头速度。进一步讲,球手不再需要以任何形式来加强击球力量(如果球手开始下杆用的是肩部或手部而不是胯部,就无法沿着正确的平面下杆,不可能由里向外击球。然而,如果下杆由转胯启动,问题就解决了。他一定会由里向外击球,因为这是正确挥杆动作自然的结果。)。

尽管说下杆过程中一直不要脱离下杆平面,但有意识地这样做并没有多少帮助,不像上杆过程中有意识地在上杆平面上挥杆那样。因此,我建议球手要意识到下杆平面的存在,并把它置之脑后,然后集中精力做一两个关键动作,正确完成整个下杆动作。

胯部启动下杆过程。在挥杆的连锁反应中有些关键点,胯部就是一个关键部件,下杆开始时如果能够正确启动胯部,实际上就完成下杆了。它产生了速度,重心由右脚移到了左脚,胯部转动为手臂下杆让开了足够的空间,创立了向目标方向用力的通道,能让你处于强有力的打击位置。背上大肌肉群以及肩、臂和手上肌肉要适度延迟启动,以便在正确时刻和位置创造出最有力的击球效果。

启动下杆时,胯部向左回转,一定要有足够向目标方向的平移动作将重心从右脚移到左脚胯部左转的路径并不是上杆的路径,从平移的程度和沿着尾部转动的程度来看,下杆时胯部移动的弧度比上杆时要宽些。
转动胯部是由几组协同工作的肌肉启动的,左胯的收缩肌和左腿大腿内侧的肌肉开始向左侧转动左胯,与此同时,右胯肌肉和右腿肌肉——大腿内侧和外侧强有力的肌肉——开始将右胯向左前方推动。为了更有效果,必须让这些肌肉绷紧到一定程度,以便将积蓄的能量释放出来。这种绷紧程度是上杆过程中产生的,让肩部充分转动,但胯部只作有限转动。如果胯部转动得太多,就会失去这种绷紧程度,也不能产生扭矩力,就没有力量启动下杆了。想象一下站位时,一根弹性绷带的一端固定在左胯后面的墙上,而另一端固定在左胯骨上。当上杆时,转肩带动转胯,弹性绷带逐渐被拉紧。此时向左转动胯部,绷带会快速向左回抽。胯部也一样,绷得越紧,转动越快,胯部转得越快越好。

转动胯部时会启动一系列连锁反应动作,连接着胯部的左腿开始倾向左侧,左膝向目标方向稍有弯曲。胯部回转也让右腿压力减轻,同时,身体重心移向左腿。当然,右膝内扣能激发出挥杆速度。每一个身体部件都参与了下杆过程——身体、腿和手臂都参与浑然一体的下杆过程并激发出连锁反应式的加速度,这个速度往往达到球手自身能量的十倍以上。在连锁反应式的挥杆中,双肩和上身加速传递能量到手臂,手臂放大能量传递到手……手又放大传递给杆头,其结果是,球杆头以闪电般的速度划过空中,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把球打出。然而这一切发生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无法用肉眼来看清这些细节,但它们确实是这样发生的。

启动下杆的如果是手而不是胯部,将肯定破坏上面所描述的正确挥杆动作,所有的蹩脚球手几乎都这样做。若用手开始下杆,一定会破坏任何可能的挥杆击球。检查胯部转动的情况,如果球手停止胯部转动,他肯定得迫使上身发力,以至于处于变形状态,那时球杆不得不由外向内击球(Outside-in),肯定会打出右曲球,因为球杆必然要斜穿过正确的击球线。如果不出现右曲,为了矫正挥杆的错误,球手必须向左拉得很厉害。倘若一般水平的球手开始下杆时用胯部推动,挥杆和击球会有多大的区别啊,更不用说成绩了。

对于许多高手来说,用胯部启动下杆是极其重要的,能更好地把握动作顺序和时机。在上杆到顶部前一瞬间开始向左转动胯部并没有什么不好,除了这是一些某个人特有的改善外,这说明一个重要事实,下杆过程绝对不能由手开始启动。我郑重强调,业余球手必须去掉有意识地用手击球的挥杆习惯。正确的挥杆过程是一序列动作的连锁反应,如果不该有意识用手的动作而用手,就会阻止一序列动作的连锁反应。


双手应该怎么做呢?答案是:它们不要积极主动地做任何动作,直到手臂在下杆过程中下降到了胯骨的高度以后手臂并不主动推动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只是胯部转动的自然结果。为了明白手臂和手是如何配合的,可以拿根球杆,上杆至顶部,定格在此位置,然后,完全忘掉手和手臂,让胯部慢慢向左回转。现在看看你手的位置,胯部转动已经很好地帮助手臂自动下降到了胯部以上的位置。手和手臂随着身体快速转动降到这个位置,你绝对会感觉积蓄了无穷的力量。自从拿起球杆的刹那间到这个位置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跳过或省略任何连锁反应的动作都无法帮你到达这个位置。只有身体正确部位完全按正确基本动作的顺序完成,才能达到这个位置,此时身体在挥杆中积蓄了巨大能量,并且能正确地释放。

在用胯部启动了下杆过程后,你只要想着一件事情——击中球。在全挥杆中,我试图用力击中球,打得越厉害越好。有时不需要在距离上多留余量,我尽量用力击球以保障击球距离,根本不去想击球时杆头刀面如何接触球,这些已经在站位和摇摆杆时都决定了。再说,有意识地控制击球时刀面触球的方向是徒劳的,你无法精准地控制这一时刻,因为一切发生得太快了,比闪电还要快。

在高尔夫诊断疗程中,我对学生解释说,正确的下杆击球,从下杆开始到收杆结束,是一个无法分解的、一气呵成的过程我只想着这个要点:用胯部启动下杆,然后尽最大努力去击中球,打得越厉害越好,依次按照上身、手臂和手的动作顺序击球。当介绍这种一气呵成的击球过程时,我通常会看到学生有两种反应。第一种是有礼貌的疑惑,可以如此形容,“肯定还有更多秘诀,不可能这么简单。一定有些关于击球的奥秘,那些职业大师绝不会向外人透露这些内幕。”第二类反应可以这么来形容,“肯定是这么简单,如果你是职业球手,20年来一直是在练习场上吃午饭,可能就是这么简单,一切都变成了本能的条件反射,你不用思考任何事,只要使出牛劲击球就可以了。Hogan的解释只对Hogan有用,对一般业余球手来说,好比运动健将Bob Richard告诉我们撑竿跳是没什么复杂和可怕,只要你用竿将自己撑到14英尺的空中,所要做的就是干净利索地翻越横杆。”我能理解这些反应,但与事实并不是十分符合。如果我不是坚决相信业余球手完全有身体素质来掌握职业球手所有的基本功的话,我是不会教这些高尔夫课程的。业余球手的问题不是缺乏能力,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下杆过程中,一旦手的位置与胯部齐平时,就开始了我们可以称之为触球的阶段。如果到此刻挥杆动作都正确的话,球手已经达到一个能本能地正确击球并完成收杆的阶段。然而,能进一步帮助球手的是,要有一个清晰的意识,手和手臂在这个下杆阶段应该怎么做,随后再练习这些动作。如果能明智地练习,可能会提高使用这些动作的经验和技术。

先让我们来研究一下手臂和手在触球瞬间的正确动作。从特征上看,我觉得手的动作有点像投球手从地上抱起一个球,一只手放在球下,一只手臂在侧面,正要将球扔出去的动作。甩动手臂向前时,右臂肘部靠近右胯部。开始扔球时,肘部靠近目标的手臂,手臂前端和手再跟上向前的肘部。双手释放球的瞬间两手臂是伸直的。在完成动作时,手腕和手逐渐翻转,手掌在结束时应该面向地面。

在全挥杆中,要尽可能地用右手用力击球,但这只是故事的一半,应该通过双手用力击球,左手同样有力量。如果只是用右手击球,左手闲置,会出现右手过度发力到左面的错误。你必须让双手使出同样的力量。
当手臂和手挥杆接近球、触球并完成击球时,手臂和手的整体动作是什么呢?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如果有任何体育动作与其相比的话,它类似于古典双手篮球从身体右侧扔球。当进入击球区时,手通过右胯位置,几乎像双手拿着球,甩向目标,左手臂和左手引导,右臂和右手跟随,有点像双手握在握把上的感觉。球有两只手那么大,非常重,需要用很大的力量才能扔到球手前面,沿线约4-5码的距离,目标中心有从地面到球手皮带的高度。当球手重心从右脚移到左脚扔球时,必须竭尽全力,双手甩得越厉害越好,好像感觉到要用球去砸烂目标的中心。所用力量之大,以至于球手完成动作时整个身体都转动起来。

更有价值的是,想象在双手配合中左手一直是驱动力量,在这个阶段的挥杆中,左手和左手背开始逐渐转动,也就是说,从手掌朝下到手掌朝上,然后在收杆过程中继续转动。通过一个序列来图示要比语言描述清楚得多。在一个序列动作中,有一个关键点要仔细研究,那就是在触球瞬间左手和手腕的位置。

在触球时,左手背朝向目标,左手腕骨突出,指向目标,突出部分要比手的其他部位更靠近目标。(我一直想:侯根是怎么做这个环节的?他是用象甩链球一样的动作去甩腕击球吗?)当左手腕处于此位置时,左手就不会阻止或干扰杆头挥动的速度,也不会发生右手过度发力将球杆翻转的危险。我真希望此时能有三只右手来发力。

每一个优秀球手左手腕都能在触球时处于一个外翻状态,水平较差的球手正好相反,接近球时开始弯曲左手腕以至于让手掌朝下。触球前球手左手腕内翻会改变挥杆的轨迹,大幅度缩短轨迹,以致上杆太陡。在挥杆的时刻应该增加速度,但手腕内翻会减速,如其说应该加速下杆增加速度,在触球那一时刻速度最快,左手腕内翻会在触球前速度降低了。同时也会带来其他问题,例如,改变了轨迹和挥杆平面,水平差的球手击球时经常打在杆头的下边上,出现磕球。如果杆头开放,就会出现右曲球,如果关闭,就会出现左曲球,无法按照正常线路飞行。总之,手腕内翻不可能出现轻松击球的感觉。

手腕内翻时下杆轨迹实际上在回溯上杆轨迹,但下杆轨迹不应该回溯上杆轨迹。另一方面,外翻手腕会带来一些极其理想的动作,帮助球手培养出正确的较宽挥杆轨迹,让双臂在触球时伸直,并且在击球后完全伸直,甩向目标方向。轨迹越宽,越有空间产生速度,球的距离就会越远。

触球时外翻手腕能增加距离和保证精准度,能保证在触球时绝对干脆,在接触草皮前先接触球(这就是为什么你能看见优秀职业选手打球时有一种真正的轻松触球感觉,球像子弹一样飞出去。如果触球正确,你会自动在触球后接触草皮)。第二,这种细微的手腕外翻动作让手在击球时略微处于杆头前面,这样减少了杆头刀面的度数(这就是为什么你会惊讶绝顶高手击球的距离,因为他们实际上将一个5号铁变成了4号铁。而一般业余球手所做得正好相反,打球时增加刀面度数,将一个5号铁变成7号铁)。

每一个优秀球手都向外翻转手腕,这是一个必须的动作。在所有我见过球手中,Jimmy Demaret无疑是最强调这个技术的,没有人能做得比Jimmy好。当观察Jimmy打球时,你能感觉到Jimmy是在用手背抽球。要解释作为顶级高手Jimmy为何能打得很远要用很长的篇幅,更不用说他有能力打出得又低又远的抗风球。另外,这种手腕外翻击球的动作让你能最大程度地触球,最大倒旋地击球。这能解释当今顶级高手的惊人绝技,用挖起杆打出的低飞球好像在砍球,但上果岭后能快速停住并倒旋到落球点。

当你在接近果岭时打一些短球如磕球(chips)、切球(pitches)、障碍球(trap shots)等,手的动作应该和打全挥杆一样,除非是爆炸式的沙坑击球,总是要先接触球。在下杆时触球并经过球位,杆头刀面能提供角度,既不要向下砍球,也不要由下往上挑球,正常击球挥杆同全挥杆一样。

我们现在应该讨论击球过程和收杆过程中的另外几个观点,大部分都与正确打击位置有关。优秀球手们转动胯部启动下杆,然后简单击球并完成收杆,一气呵成而自然进入位置。在练习时,不要强迫自己进入这种位置,这应该是自然挥杆连锁反应的副产品。如果基本动作正确,你自然会进入这种击球位置。通过解释可以消除通常有关挥杆的误解,建立正确牢靠的挥杆意识,指导挥杆训练和下场打球。

首先,多数球手,无论他们挥杆时是否如此,误以为击球时双手应该完全伸直,这当然不对。触球时右手臂还是应该微曲,在下杆击球过程中右臂逐渐伸直,直到杆头超过球位两英尺后才完全伸直之后,在左手腕外翻带动下,左手肘部开始弯曲,就像右臂在上杆过程中一样。至于右臂,要一直保持伸直,直到收杆结束,就像左臂在上杆过程一样。完成收杆时,左臂肘关节指向地面,与上杆过程对称,右肩顶部碰到下巴。我的下巴碰到肩部离边缘一英寸的地方。

在刚超过击球点的位置两手臂要完全伸直,此处杆头速度达到最大,而不是在击球点。这种飞快的速度让球手高高收起球杆。在收杆停住时,皮带扣不是直接指向目标方向,而是应该指向目标方向的左侧。如果胯部完成收杆,胯骨应该与打击线垂直。下杆过程中胯部一直在引导双肩,双肩最后才赶上胯部转动。
至于腿,许多球手认为,根据传统说法,在击球和收杆过程中,左腿应该直得像根棍子。当然不是。如果左腿直得像根棍子,会阻止胯部充分回转,限制身体自由流畅地转向左边。当重量不能足够转向左边时,挥杆轨迹就变形了,身体、手臂和手无法完全释放本来可以用于击球的巨大能量。
在正确的下杆过程中,当手接近胯部高度时,胯部已经开始转动,朝下方面对球道。下杆中,两腿响应胯部转动,左腿有弹性地向左微曲,身体倾斜于左脚外侧,腿倾向外侧向目标方向。至于右腿,如前所述,当胯部开始转动时屈膝内扣。


在练习本课时,我建议用一定的时间复习上杆平面,每天用半小时练习转胯和随后的击球。不要担心挥杆太过分,许多球手会担心,因为他们以为如果不限制挥杆的力度就会放大挥杆错误。我的观点正相反,如果肌肉完全伸展,一遍又一遍地挥杆形成固定动作要比每次不一样的肌肉收缩稳定得多,那每次挥杆就会不一样。
我确信自己只要完全放松地充分挥杆,就会打得直一些。事实上,在一个球道很长的球场打球时,有稳固挥杆基本功的人一点也不会在乎球道太长,掌握的打球力量越强,感觉越好,他知道如何向果岭射击。

(因容量限制,本来转载在此的侯根五课中最后的回顾及总结章节已移到'感悟之三'中)。

以下是老小子肤浅却又自觉不俗的感悟:

我从摸杆的那天起,脑子里就没停过对挥杆的思索和追求。但由于体材和一些条件的局限,我不知道自己都学会了什么。我打出不少场6字头的成绩,但过后却说不出自己在那场球里有什么技术不同。唯一觉得的就是很专注,挥杆很流畅而且很舒服。大脑很清醒,推杆时一侧脸就能感到那条球线,一摆杆,球就顺着那条线进去了。既便如此,我也不敢确定是不是找着高尔夫的'北'了!所以,我写技术分析时,我从不敢确定自己正确。因为我常想,福瑞克,迈克.维尔,保罗.卡西等等这众多高手在击球特点(起码在挥杆预前动作习惯)上没有太多相同,但他们的水准都不错。这说明高尔夫的一些理论或许也是因人而异的,你不能说谁对谁错!但我敢认定:本.侯根的基本理论就相对而言是最好的!他体材不算很好,但却战绩辉煌。尤其在潜心写秘笈的阶段,他在车祸以后拖着半残之躯在3年间只参加了6个大赛,其中五个得魁,唯一失之交臂的就是在赛中剧痛昏厥过去的那一次。他的挥杆秘笈是经过数十年呕心沥血,揉合百家之长,独自摸索出来的。很多理论家只会说而不会打球,他们根本不知道侯根所说的一些特别词句的真意是什么(主要不明白一些绝窍和感觉是什么)?所以,这些理论家或许很懂挥杆的原理,但也只算是一知半解。如果仅凭理论而没有中规中矩的实打经验去指导教授他人,自然也就因不懂其中绝窍而不知所以然了!

一些人拿起球杆去做挥杆击球时,感觉杆子很重而不听使唤(尤其是女性)。事实上,一个人能拿得动球杆,懂得正确握杆,能转动身体,再真正懂得摇摆的绝窍。那么,挥动高尔夫球杆击球就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我现在来说轻压和摇摆。

要说得清楚摇摆和压力,首先要从握杆说起。

转载并感悟侯根<<五课掌握高尔夫>>之二。 握杆两只手融合为一体长打五绝招连载之握杆法

侯根强调握杆:要注意①握把紧贴着手掌下缘的那块肉垫下,②握把斜着横过手掌靠着食指根部的第一节上,光凭食指勾住杆子的力量,把握把尾端抵住手掌下缘的厚肌肉,你就可以轻轻松松把一根球杆提起来。此时,你会感觉到握把尾端抵住手掌下缘的厚肌肉上有一股来自球杆重量所形成的压力。你的左腕此时处于略为微向左翘的状态,你自然就可以看到左手背的三个指节。但他最后特别提醒:左手力道仅仅用在左手的最后三个手指上请特别记住这块'厚肌肉'肉垫!

  转载并感悟侯根<<五课掌握高尔夫>>之二。 侯根长打五绝招之握杆法(2)图解正确右手握杆法

正确的右手握杆法是手指张开,以掌心面对目标,将杆子贴在四指指根与手掌相接的根部。右手握杆的时候,杆子是捏在手指里,用力的是中间的两个手指,指头用力勾住杆子。

在上面这两句话里有两个字用得非常特别和恰当,就是'捏'和'勾'二字。大家知道,捏和握是两回事,正所谓我们平时说'指捏'和'掌握'。捏是用手指,捏力只牵扯到小手臂,手腕和手指头的用力,不会令肘部以上的其它肌群产生任何僵紧。而握力则是用手掌,牵引到大手臂肌肉的力量,这容易导致手肘僵直,全身僵硬。而'勾'字后面如果加上'提住'二字才更易于理解。这几个字很重要!在上面两张图中,左图说的是'勾住',右图是大拇指和食指的'捏'。

侯根长打五绝招之握杆法(2)图解正确右手握杆法

双手一起握杆。右手小指头跨过左手的食指,卡在食指与中指中间的缝里。右手向中央合上,压力向左推(我认为应加以说明一点:尽管强调右手食指不去握杆,但是要保持紧紧地贴压住握把这一点在下杆击球时作用凸显)。右手掌心凹下去的部分正好密密地包住左手的大拇指。左手被右手掌包住时,右手大拇指的位置应该在杆子稍微向左下方的地方。正确的两手握杆姿势,左手大拇指安安稳稳的被右手心包住。

加西亚以前常常在上杆前反复做很多次翻松开右手大拇指再包握过去的动作,不明就里的球友以为这是他习惯的无用的多余小动作,看完侯根的握杆法后,相信就不会再觉得怪异了!

右手向左包握靠压,除了能更好地让右掌心密密地包住左手的大拇指之外,是为了让右手食指未节能保持贴靠杆身,得以时刻感受从上杆一刻开始一直到击中球后送出杆头的杆身对这个部位的压力。这股压力在上杆至顶时特别明显,杆头的重量及后摆上杆的运动惯性所形成的这股扯压的力量能使你的腰身很轻易被拧转得更紧。这不是我想特别揭示的那个压力。因为,这是我们被动承受的自然外力。我想说明的是能轻松让我们做好'摇摆'(上下杆)的那个压力。这个压力是我们施加于球杆并形成挥杆击球的主导力量,这是两股巧力,一般人都能够靠这个力量做到完美挥杆并打好高尔夫。

这下面是我最得意的感悟:在侯根的<<握杆法>>里,他用很多简单的生活动作比喻来阐述各个要领,但仍疏漏了一个最有用的字眼'压力'。既然很多挥杆理论提到杠杆原理,为什么不提翘起重物的下压力呢?各位把杆头当作重物,杆身当作杠杆,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勾提住杆身当作支点,有意识让右肘顶靠向右腹。然后,保持右肘略弯勾提住杆身的原状不变,让左手臂贴住胸侧,轻松伸直左肘(直觉上用左手掌那块厚肌肉往下轻压),你觉得怎样?杆头很轻了吧!这时候去摇摆杆球杆(别忘了右手两指是勾提住球杆的,应保持这个能让你右肘略弯的作用力),你就能轻易去向右后摆动和向左前甩出杆头了。这还不够妙!只要你保持左手往下轻压(好象想翘起杆头,左肘就能轻松而自然伸直),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勾(搭牢并上)提住杆身。此时,你轻搭捏住杆把的(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两指只要轻轻往右后侧一拨拉。奇妙!你的上杆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左手不需刻意也伸得非常的直),一气呵成而不费吹灰之力。注意:双手握杆的力量必须一致,不能让杆头失控。

我写这些博文是边写边(在电脑旁)试去感悟并不断印正过的,你试过就知道的确如此!

试言另两股压力及反作用力(左手拇指,右手手(尤其是食)指未节)对挥杆的帮助。

其实,当你的握杆和挥杆动作正确,你上杆至顶时会感到左手拇指和右手食指根部所受到的来自球后摆形成的压力。因为上杆至顶的停顿很短暂,大家不一定都能注意到这个压力,你刻意去感受一下就会觉察得到的。有生物力学基础的人或许对这个压力引发的反作用力能解释得更清楚!
在我的认知中,对来自上杆轨迹上的压力施于反作用力是条件反射并且是循着来路反回去的。人类的潜意识中对外来的一切影响具有下意识的反应,而且,越是不加思索的反应会回应得更准确!我们知道,挥杆击球的关键过程是从准备击球的位置离开,然后又回到这个位置把球击出去。你越能让杆面回得正,你的方向性就越好。我由此觉得球杆对左手拇指,右指(尤其是食指)未节施加的压力而产生的反作用力对下杆击球有自然引导的帮助。我们不论是踢球,打羽毛球,乒乓球或是打排球,当面对突然而来的快球时,我们总能做出下意识的动作把球挡回去。这种快速反应下打返回去的球去了哪里?没错,几乎都很正的照着来路回到来的方向!
侯根为什么强调右手握杆时要压向左侧?我想除了能让双手握杆更密实一体之外,就是让这几指的部位能保持贴紧杆把,更真切地感受这上杆至顶时带来的压力。然后,快速下杆回去找球的一切动作(反应)才会更准确!我想,在几秒钟的时间里,这个说法比用惯性回返的说法更贴切!
也正因为这个理,侯根握杆法及其它握杆说法都不能忽略这一股压力和反作用力!也就是说,要打好球,你不能忽略握杆的重要性。很多球友经常打出一些臭杆或忽好忽坏的不稳定,估计和握杆不注意有关。据我所知,有些人打了十年球却不知道如何去正确握杆,握杆的不一致,在18个洞的几十杆挥击中打出一两杆臭杆就正常不过了!
我很奇怪从来没有人说过我这个看起来很在理的歪论(或者是我孤陋寡闻没发现),所以,我怀疑自已是瞎论。不过,我想自己能这样想也算是奇材了!哈哈,我能拿条件反应挡球回去的事实来作论据,也在理。你总不能当我神经不正常吧?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