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这是野果,再问就看这篇文章

2017-11-17 22:14阅读:
一到秋天就会收到很多网友的能好怎提问,照片看起来都差不多:手捏着一串鲜红的果实,或者干脆捧上一堆小果子。
图片来源:123rf.com.cn正版图片库
虽然背后灵经常苦口婆心地劝大家:“不要靠舌头牙齿认知世界”,可真遇上了美颜又美味的果子,因为不认识而错过岂不可惜?今天就让《博物》资深编辑天冬老师,亲自带大家去山里找8款经典野果,不管你在南方北方,总能找到几样,下次再见咱就是老熟人了。

1.覆盆子:泡泡,一团汁水!

这是野果,再问就看这篇文章
在太行山中走得太久,随身携带的水已经喝完了,喉咙越发干得紧。与我同行的向导开始低头寻找,终于在路边树丛里发现几颗红得扎眼的小野果,兴奋大叫:“婆婆!婆婆!”
我将它摘下来仔细一看,每“一颗”果实由许多饱含汁水的小果子聚集而成,咬一口,满嘴汁水,酸甜宜人!去到大别山区,类似的野果叫做泡:高粱泡、三月泡、老山泡、栽秧泡……北京森林公园里种的,则是华北地区最常见的“牛叠肚”,飞来园林里的鸟儿也很爱吃。
不管是“婆”是“泡”还是“肚”,它们都是“悬钩子”的笼统称呼,属于蔷薇科悬钩子属,不同的“泡”,就是种类不同的悬钩子。西方有些号称“树莓”的水果制品,其实也是以悬钩子果实为原料制作的。
太行山的多腺悬钩子(左)与青藏高原的凉山悬钩子(右)

2.东北茶藨子:酸甜的,谁是醋栗?

这是野果,再问就看这篇文章
​“这是什么啊,看起来很好吃!”同行的队友从树枝上揪下一串鲜嫩的红色小果子,问道。
“东北茶藨子。”我回答。
“彪子?怎么听起来不像啥好话……”
“算了,你还是叫它‘狗葡萄’吧。”
虽然这个别名还是不像好话,但东北茶藨子的酸甜味道还是很值得赞美。其实它还有个高大上的别名,叫做“东北醋栗”。没错,就是近些年来颇有名声的“醋栗”,早些年还被写作“醋李”,但实际上这俗名和栗子、李子都没关系,而是虎耳草科茶藨子属植物的统称。
很多种类的茶藨子味道都还不错,不过最另类的茶藨子要数刺果茶藨子——它就藏在我国北方的山林中,成熟的果实像个刺球,吃起来有一点儿自虐的快感。
东北茶藨子叶落后依然有果
刺果茶藨子

​​3. 山楂:真的有点渣!

这是野果,再问就看这篇文章
自从我知道美味的冰糖葫芦是用山楂串的,就对这种果子充满了无限好感。直到我见到植物园里的山楂树……喂喂,这果子也太迷你了吧?!
“大个儿的是山里红啊!”市场上卖菜大娘的一句话,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可是新的问题冒了出来:山里红也是一种山楂吗?冰糖葫芦到底是什么做的?查了专业资料我才明白,山楂的果子本来就小,不常吃到,山里红是它的变种,果子较大,炖肉或串冰糖葫芦用的通常都是它,俗称为山楂而已。
入冬之后,我偶然在山里捡到了两枚山楂果,它们平躺在落叶之间,面容红润,体态丰腴,如果忽视掉满身的“麻子”,宛如唐朝标志的美人。我鬼使神差地把它俩捡起来,吭哧一口咬下,唔,酸甜味儿浓厚,只是口感……真的有点渣!
山楂果(左)实较小,叶裂明显,山里红(右)的果实较大

4.软枣猕猴桃:软了就烂了好吗!

这是野果,再问就看这篇文章
​“这个没毛的果子怎么可能是猕猴桃!”队友指着藤上挂的一颗软枣猕猴桃大叫道,我仿佛听见三观碎裂的声音。
然而这是真的,我国有超过50种野生猕猴桃,其中既有“棕色毛鸡蛋”状的种类,也有表面光溜溜的种类——比如我们面前的这颗绿色果子,看着不像印象里经典的猕猴桃,而像个瓜,难怪叫“藤瓜”。
队友摘下软枣猕猴桃,捏,略硬,剥皮轻咬,皱眉,问道:“确定能吃?”。没变软的话,确实不好吃,然而变软的猕猴桃都掉地上了。
“软的都烂了好吗!”队友一边咆哮,一边蹲在地上捡看上去还不太烂的,舔了舔,终于安静下来。他终于接受它们了。
软枣猕猴桃成熟时略蔫
​野生的中华猕猴桃,市场上的猕猴桃都由这一物种选育和改良得来

​5.西南草莓:晕头晕脑摘起来

这是野果,再问就看这篇文章
​山坡,靠近树林边缘的草地上,野草莓熟了。它比普通草莓略小,果子有一点蜂窝状的凹陷,比市面上卖的草莓凹陷更深,吃起来没太多汁水,不是很甜,却有别样的香味儿。我心里不禁感慨,即使价格昂贵的有机草莓,也很难吃得出这种香味儿。
同行的两个朋友都在闷头摘草莓——蹲下,把身边一圈熟透的草莓摘掉,起身,挪动到下一片草莓聚集区,再蹲下摘……“是野草莓,没错吧?”其中一人忽然抬头问我。没错,具体种类应当是“西南草莓”,青藏高原最常见的野生草莓。
我看见另一个朋友站起,想去另一片草莓聚集地时,又忽然坐下,面似沉水。歇了一阵儿,他开口了:“没事,就是有点……缺氧,摘草莓摘出高原反应了。”我会心一笑,唱起《麦兜响当当》里那首歌:我蹲下起来就头晕啊,就头晕!
青藏高原的黄毛草莓(左)与长白山的东方草莓(右)

​6.桃金娘:黑舌头,哭泣吧!


这是野果,再问就看这篇文章
在华南寻野果时,朋友向我推荐了他的心头好“岗棯”。依粤语发音,“棯”字或“菍”字应当读作“聂”,所谓的“棯子”,是一类小坛子状野果子的统称,而最常见的种类,低矮伏地的“地菍”和植株灌木状的“岗棯”。
不过我们并没有进入茂密的山林去找岗棯,只是在公路边的树丛里钻来钻去,只见他大手一挥,指向一株约有一人高的灌木,那枝头,还挂着几朵紫红色的残存的花,更多的则是小坛子状的紫色果实。果子我是没见过,但那花我认识,这不是南方常见的花卉“桃金娘”嘛!原来所谓“岗棯”就是桃金娘的果实。
我摘了一枚果子塞进嘴里,嗯,有一些细小种子,嚼起来疙疙瘩瘩,倒不令人反感,关键是味道——真甜!待我品过滋味,再看一旁的朋友,早已吃了许多,果子的紫黑色汁液,把舌头和牙都染上了颜色。
朋友听到“桃金娘”,想到什么似的问我:“好像《哈利·波特》里有个人哭泣的鬼魂,也叫桃金娘?”
“对对。不过,这花好看,果子也好吃,你说她哭个什么劲呢?”
我那朋友沉思了一下,然后大彻大悟:“我知道为什么了——这种棯子吃多了啊,第二天,便秘!”
华南地区常见的地菍(左)与作为花卉栽种的桃金娘(右)

​7.南酸枣:吸溜吸溜鼻涕果

这是野果,再问就看这篇文章
听说我要找“五眼六通菩提子”的那个“五眼果”,带我寻果的师兄慢吞吞递来一枚,说:“你尝尝,鼻涕果”。
我打量起这颗椭球形的黄皮果子,捏起来略软,里面大约有核,稍用力,皮破了,果肉粘糊糊的,是浑浊的半透明灰白色。我小心地吃了一点点黏糊的果肉,酸!
其实把果肉吃干舔净,我要的“五眼果”就出现了。这果子正式名叫做“南酸枣”,五眼也好,鼻涕也罢,说的都是它。里面的果核,就是常见的“菩提子”之一,而外面的果肉,则是南方小孩们常见的解闷食品。
南酸枣果实高挂在树梢(左),成熟后显得微烂(右)

8. 火棘:嘎吱嘎吱救军粮

这是野果,再问就看这篇文章
火棘火棘,听上去十万火急,其实人家长得一点儿不着急,分明是些鲜红可爱的小果子。火棘常在花卉市场出现,花贩叫它“吉祥果”,摆在家里红红火火。
其实它还有个别名“救军粮”,一听就知道能吃。然而我却觉得,这果子的味道和长相并不相配,口感却十分干涩,嘎吱嘎吱咬一嘴碎渣子,呸呸呸呸又吐了一地。后来听说,火棘果子磨成粉,可以作为粮食的替代品,我才终于理解所谓“救军粮”的含义,原来是我的吃法不对。
花市上的火棘果常挂于枝头
​沙棘的名称与形态和火棘略相似,但果实颜色偏黄,多汁而较酸
其实很多野果,我都不是在最适宜的时候吃到的——山楂、酸枣之类,失水之后就会变成一堆渣子;不软的猕猴桃全是涩味,简直扎嘴;过熟的草莓干瘪无味。说到底,吃野果,作为一种体验就足够啦,要过瘾,还是市场上的水果实惠。
(摘自《博物》201511原作者:天冬;摄影:彭鹏,牛洋等;绘图:张瑜;改编潘文君张辰亮)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