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午间偏后一点的书

2014-03-12 10:52阅读:
这是李海鹏发布的第16个文本。




一种书叫做夜间的书,另一种就叫做日间的书。夜间的书远多过日间的书,这大概是因为人们白天感觉不到而夜里感到的东西就是文学的根基。夜间的书本质上都是作者为寻找友伴而写就的长信,而日间的书,虽说也有严厉的自我期许,故事要新,主题要深入,结构要出众,最好富有巧思又浑然天成,可终究没什么特别的,它们只是书。


可是有一天,这件事真的发生了:我不再想写夜间的书,只想写午间偏后一点的书。


在一个大致上的晴天,在某个西宁、渭南之类的城市,某个人起床了。他处理了几封邮件,吃了客房送来的鸡蛋和橙子。他喝了咖啡,感到一天开始了。这是在公务出差途中,午间偏后一点。房间不大,可大一点也无妨,大不大并不重要。这算是个不错的饭店,如果考虑到他的所在地的话。在设想中,植物是必备品,但不必挑剔,龟背竹即可。这个人是我的理想读者,我倾向于设想他是男性,仅此一点偏好。不必设定他的具体身份。我不认为收入高的读者比收入低的好,也不坚持尝过失败滋味的读者更懂人生。此人并非饱学之士,他是普通读者,职业是医生、销售员、小咖啡馆老板一类。他与人约见的时间还没到,何况约会本身不太重要,不必郑重其事。这是个自由而缺乏照料的日子。将有十分钟,没有电话找他。


他在椅子上坐下来时有种感觉,这感觉对人来说寻常可见,就是他是宇宙中的渺小的一点。可惟有这一意识是重要的。他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祖先是郭氏还是拓跋氏没有关系,来自北京还是桂林也没区别。他打开这本书,开始读。阳光略微刺眼,他用一侧的书页遮挡正在读的那一页。他沉浸其中。没有音乐,没有香气,植物也没有开花。也没有夜晚给人的温柔的非现实感。窗外甚至传来一些喧响,也许是卡车的卸货声,也许是清真寺召集信众的吟唱,可都没打扰到他。这是一件偶然的事:他脑中没有思虑,也没有困扰,我们平时考虑的事情他暂时都没有考虑。他的意识里只有一本完全适合
宇宙中的渺小的一点的书。这本书不是孤独的长信,也不是表明魅力的工具,它只是书,因此襟怀坦荡、新鲜有力,刚强却又随和,不至于迫人,可以说像这个时刻一般。


这就是完美的午间偏后一点的书。他读了十分钟。
订阅请在微信搜索订阅号“李海鹏”,微信号“fozuli”,或扫二维码。
午间偏后一点的书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