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副省长获科技大奖愿学者型官员有更多发挥才干的空间

2020-09-10 14:45阅读:
设立于2016年的“未来科学大奖”已经颁发5次了,但是,今年的一位获奖者卢柯是辽宁省现任副省长,巨额的奖金与副省长的显赫职务,让“未来科学大奖”格外受到舆论关注。

有一些读者感到困惑,因为他们觉得一个行政事务缠身的副省长很难专注于科学研究,怎么还能做出巨奖级成果。其实, “未来科学大奖”奖励的是20年来的科学成果,查卢柯的工作经历就可发现,他这次获奖的“结构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主要是他从1997年到2003年带领团队完成的,也正是在2003年,38岁的卢柯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他从政之路,是从2006年担任九三学社辽宁省副主委开始,2012年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2018年才调任辽宁省副省长。因此,可以肯定的说,卢柯这次荣膺大奖,是靠一流的科研成果而不是因为具有副省级官衔。

还有一些网友表示惋惜,认为像卢柯这样优秀的科学家走上从政之路,是中国科学界的重大损失,的确,现代社会,“学而优则仕”不应该成为知识分子获得社会承认的唯一路径,这些年来,国家也致力于各种制度安排,努力拓展知识分子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空间,让知识分子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通过自身的专业成就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像国家级科技进步奖、民间性的“未来科学大奖”,都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从整体社会氛围来看,“学而优则仕”的吸引力在下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上对卢柯从政表示惋惜的舆论,就是社会观念变革的明证。但是,我们也还必须看到,从国家到地方,还是有一些领导岗
位需要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担任,这是决策科学性的必要保证。一批学者型官员带给各级领导机关的,不只是决策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基于科学精神的新型工作风格和新型工作思维。因此,选拔一批学术成就出众而且也具有管理经验和管理才干的优秀知识分子走上领导岗位,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

如果查询一下资料其实不难发现,这些年来,著名科学家走上高级领导岗位的并不是个例,两院院士中,像卢柯这样,在各地省级党委政府中担任副省级职务的,已有四五位。当然,从整个国家高级领导干部队伍结构看,这样的学者型官员数量还是相对比较少。眼下除了选拔更多优秀学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之外,更重要的,则是如何充分发挥这些学者型官员作用,让他们能够像当年攻克一个个科研难题一样,让他们带领一支优秀的团队,有针对性解决一些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难题。否则,一个具有院士头衔的科学家走上高级领导岗位,仅仅就是一个噱头。我们从这次卢柯获奖的报道中看出,卢柯担任辽宁省副省长后,科技就是他分管的工作领域之一,卢柯长期带领团队从事科研攻关,应该对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一些弊端能够感同身受。说实话,我国目前的科技管理体制,是在解决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从管理的角度讲,许多政策自有其合理性。但是,行政化的管理容易形成管理本位思维,无形中忽略了科技管理的目的。因此,当下的科技管理体制,小到科研经费的使用、大到科研成果的转化,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都有很多怨言,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科技创新的步伐。我们相信,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在卢柯这样优秀科学家领导下,比较容易在尊重科技规律与提高管理效能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如果一位走上领导岗位的优秀科学家能够在很多改革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对国家的贡献,决不在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之下。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