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把石头穿在身上

2017-09-11 15:50阅读:
大约两千年前,周穆王征西戎,把西戎打得屁滚尿流,乖乖投降,老老实实献出两件宝物。什么宝物呢?一件是昆吾剑,一件是火浣布,前者极为锋利,可以切金断玉,后者非常神奇,脏了能用火洗。
关于火浣布,《列子·汤问》是这么写的:“浣之必投于火,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别的布脏了用水洗,火浣布脏了用火洗——往火里一扔,布烧红了,污垢烧白了,取出放凉,轻轻一抖,污垢簌簌落下,布色洁净如新,仍然像雪一样白。
如此神奇的布料,古人当然感兴趣,古籍当然要提及,《列子·汤问》以降,历代文献中都开始冒出火浣布的身影。例如《三国志》:“(魏明帝景初三年)二月,西域重译献火浣布。”再如《博物志》:“火浣布,污则烧之如洁。”再如《拾遗记》:“(燕昭王)坐通云之台,以龙膏为灯,……灯以火浣布为缠。”
曹操的儿子曹丕当皇帝时,自夸博学多识,不相信火浣布是真的,他写了一部《典论》,论述火浣布以及其他很多神奇物品的荒诞不经。过了没多久,西域某国送来了火浣布,他亲自试验,果真是遇火不燃、能用火洗,忍不住一声长叹,把《典论》给撕了。由此看来,世上真有这种神奇的布匹,可惜并不出产于当时中国。
火浣布到底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呢?《山海经》上说,这款布来自世界最西端的昆仑神山,是神仙西王母的发明创造。《搜神记》上说,昆仑山上常年大火,花草树木和飞禽走兽都在熊熊烈火里快快乐乐地生活,等这里的动植物死掉,就可以用它们的根茎和毛皮制作火浣布了。《神异经》上说,世界最南端有一座火山,火山上有一种老鼠,像人一样庞大,一百多斤重,长着二尺长的毛,火浣布就是用这种老鼠的毛纺织而成的。《十洲记》上说,遥远的南海中有一座面积超大的火山岛,二千里长,二千里宽,岛上生活着一种怪兽,长相像豹子,身材像猫咪,土著用大网捕捉,刀劈火烧都不死,风一刮就复活,剪下它的毛,可以织火浣布。
读者诸君都受过唯物主义教育,肯定不会采信上述说法。那么好,我们再来听听比较靠谱的言论。
据《铁围山丛谈》记载,宋朝与阿拉伯开展贸易,在宋哲宗时换到一些火浣布,朝野上下爱如至宝。后来宋徽宗即位,让
巧手工匠仔细研究这种布料,发现并非用传说中的神兽毛发织成,原料只是一种矿物而已。从此以后,“御府使人自纺绩,为巾褥裙袍之属,多至不足贵。”大宋朝廷自主生产,安排工匠采料制造,做出大批的毛巾、被褥、裙子、袍子,火浣布再也不名贵了。
《铁围山丛谈》的作者是蔡絛,蔡絛是北宋大奸臣蔡京的儿子,人品很一般,但文章很切实,他的记载向我们证明,火浣布的原料是矿石,并且至少从宋朝开始就已经有了国产火浣布。
什么样的矿石可以加工火浣布呢?其实一切纤维状的矿物都可以。我们知道,矿石会在自然条件下慢慢风化分解,某些矿石会分解成丝丝缕缕的粉状物,用手就能搓开,摸上去软软的,有韧性,仿佛海边沙滩上堆积的藻泥。古人将这种矿物开采出来,漂去泥沙,放到石臼里面捣匀,再漂去多余的粉尘,剩下的就是长短不一的石棉纤维。然后在石棉纤维里掺入少量棉麻,捻成长条,纺出石棉线,再把这些石棉线织成布,就是传说中的火浣布,现在我们叫它“石棉布”。
石棉布耐高温,透气性好,能吸水,可以搓绳,可以做灯芯,也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和防火材料,所以在二十世纪应用很广。但它也有很大的缺点——制造过程非常不环保,会产生大量有害粉尘,给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有好多纺织厂生产石棉布,车间不够用,把半成品交给农民在家加工,结果搞出来成千上万名无法治愈的尘肺病患者。当然,不只是我们国家,那时候全世界的石棉制造厂家都没有认识到这种危害。
把石头穿在身上
南宋有一个名叫周密的人,出身世家,父亲和祖父都是大官,曾祖还是苏东坡的学生,他亲眼见过那时候的石棉布:“色微黄白,丝缕蒙茸,若蝶粉蜂黄然。”(周密《齐东野语》)颜色黄里透白,用手一摸,指头上粘满石粉,就像蝴蝶和蜜蜂翅膀上粘满花粉似的。现在我们知道,这些石粉其实就是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如果天天穿在身上,很可能患上尘肺病。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