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延安颂(二)

2023-06-13 21:06阅读:
延安这个地名,可以说贯穿着中国革命的命脉,我从几个不同时代对于延安的认识,叙述不同年代的了解和认识。
60年代,做为60年代出生的人,我第一次了解知道这个响亮的名字,从儿童时期上幼儿园时期,学习老三篇中的《为人民服务》得知延安,文章中纪念的张思德就是当年延安的烧炭士兵,由于烧窑塌方,英勇牺牲,毛泽东特意为他写了这篇文章,作为儿童没有太深的认识.
70年代初期,我家搬到盘锦,在那里读过两本书,一本是《我为毛主席看病》,作者是在井冈山就为毛主席治病看病的傅连暲,书中描写了几次和毛泽东的接触,写毛主席十分平易近人,是个好领袖。
第二本书是《刘志丹》,主要描写刘志丹开拓陕北根据地的故事,里面内容记忆似乎都已经模糊了。
延安在60-70年代占据大部分宣传版面,主要的宣传就是革命圣地,主要的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但具体的事迹故事似乎并不多,符合那个时期大口号的宣传。
70年代,好像是1974年寒假期间,在爷爷家偶尔看到老版本美国记者斯诺写的《西行漫记》,红色封面是一个虚化小号兵吹号的形象,后来上中学时,学习茅盾先生写的散文《风景谈》,写到一个吹号兵的形象,我就联想起第一次看到《西行漫记》封面的图像感觉,感觉茅盾先生看到的图片景象就是这张相片。
当时阅读这本书时,我已经是少年,当时一开始读时觉得很有意思,在那个年代将毛主席神化时期,这里面写的人物按照现在的话说,十分接地气,例如:毛和作者谈话时,经常在衣服里摸出寄生虫的情节,当时让我很难忘,但是那本书当时没读完,就读了前面开头一部分,爷爷就不让我读了,把书藏了起来,我还觉得很奇怪。
那时毛泽东戴着蓝色八角帽身穿蓝军装英气逼人的形象,是很多地方悬挂和张贴的图像,那张相片毛泽东真的很帅气。
到了1975年,
宣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如火如荼时期,一篇长篇诗作《理想之歌》成为各种媒体宣传的热点,我看到这部长诗,是在北京大学学报杂志上看到的,那时大学学报也没有什么科学研究,到时这些歌颂或批判文章的聚集地,当时不太懂诗的含义。
而接下来的宣传,是宣传这首长诗的作者之一,一位女士北京大学(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后,主动要求到陕北做一辈子农民,当时的宣传可以是开足马力,大树特树这位毛主席的好青年,新闻电影还记录了这位二大姐豪情壮志扎根农村的演讲和在田间地头的影像。
在少年时期,头脑里有个疑问,国家那么鼓励知识青年下乡插队,但是反过来周围很多家长都千方百计让自己孩子进体校或学文艺,或者走后门不下乡,这是为什么?
新时期那位要扎根农村的二大妈的理想,成了笑话,她也不再作秀,努力回到省城西安,做了一个小编辑,一辈子未成家,她毕业时国家各部委特别需要有文化的大学生(不管是工农兵大学生),过了那个城,就剩下那个村了。
当时宣传延安艰苦奋斗精神,我的记忆不错的话,似乎没有怎么宣传在南泥湾开荒垦荒的故事。
还有音乐方面,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东方红》这首歌,当时就知道这是歌颂毛主席的,音乐的来源一点没有概念,那时这样的歌太多了,《大海航行靠舵手》也是耳熟能详的的歌,1971年林彪事件之后,到1972年就不让唱了,也不知道为什么。
1976年10月之后,第一次在收音机里听大型歌舞剧《东方红》,1977年听到了郭兰英唱的《南泥湾》,第一次听到她的歌声还是1976年初电影《决裂》里,她唱的插曲,不知道原来她就很有名气,出名的歌就是这首《南泥湾》还有《白毛女》(文革前朱逢博唱这首歌比她还出名),而郭兰英在1976-1977年最出名的歌曲是《绣金匾》,前两段是延安时代歌颂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最后一段歌颂周总理的,是新时期加上去的,后来一次演唱会上,郭兰英眼含热泪唱完最后一段,周恩来在人民出心目中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拨乱反正时期,一部话剧《豹子湾的战斗》更加加深了对于南泥湾的印象,话剧中的战斗,是359旅在南泥湾开垦荒地,自力更生,种地纺线织布的故事。
这部话剧实际上也是有着其他含义,就是在那个时期被打倒或被靠边的老干部,都要平反昭雪或重用,359旅的旅长,都知道是谁,可能这段经历,在解放后他成为开垦新疆的总指挥,新疆建设兵团的开垦,他做出不少贡献,文革时期靠边站,新时期曾经一段时间如日中天,担任过不少重要职务。
70年代末期一部反映国共内战的电影《保卫延安》,抱着很大期望去看,大失所望,电影无论从故事还是艺术上,还赶不上文革期间的电影,一部贯穿大口号的电影,还是延续文革高大上的风格,可惜了那本原著。
60-70年代对于延安这个地方十分憧憬,真的是觉得那是革命圣地,非常想去那里朝圣。

2023年6月3日星期六于沈阳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