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你真的读懂了吗?

2017-08-12 23:27阅读:
【古典诗词,新鲜解读】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丁启阵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你真的读懂了吗?图片来自网络
贺知章这一首七言绝句,相信很多人都会背诵,字面意思也不难理解。但是,若想全面准确理解整首诗和各诗句的意思,深入细致感受贺知章当年的内心情感,下边五个方面的情况,不能不有所了解。

一、贺知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根据各种文献记载,我们知道,贺知章是一个很有趣的人。怎么个有趣法呢?《旧唐书》本传说他性格狂放,豁达,善于谈笑——用今天的话讲,是个段子手——当时那些达官贵人都很仰慕他,喜欢跟他交往。杜甫在一首题为《饮中八仙歌》的诗里,用漫画笔法描写了开元天宝年间长安八位著名爱酒人士的饮酒故事和形象,贺知章排在第一位。杜甫是这样描写的:“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醉酒坠马,掉到水井里,就在井底睡一觉。可见贺知章为人是多么的放浪不羁。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李白到长安跑官,贺知章跟他初次见面,读到他的《蜀道难》诗,惊叹李白是“谪仙人”,是天才。当时因为身上没带钱,便解下身上佩戴的出入皇宫用的身份凭证金龟向
酒家赊酒,跟李白痛饮。晚年性格更加狂放,自号“四明狂客”,在长安的大街小巷间(很可能是指平康北里的烟花柳巷)任意穿行,遨游。

二、贺知章的家乡在哪里?
既然题目是《回乡偶书》,当然要先问一句:贺知章所回的乡在哪里?贺知章在唐代是一个地位高、名声大的人,因此《旧唐书》、《新唐书》都有他的传记。《旧唐书》说他是“会稽人”,《新唐书》说他是“越州永兴人”。会稽在今天浙江绍兴市,永兴在今天浙江萧山(属杭州,为萧山区)。根据贺知章生前友人卢象一篇送别诗歌序言中“仍以山阴旧宅为观”的话,可以知道,贺知章应该是出生于永兴,但早年即移居绍兴。也就是说,贺知章所回的乡,是今天的绍兴。

三、“乡音未改”具体指什么?
贺知章说话带方言口音,在当时大概是人所共知的事情。杜甫有《遣兴五首》第四首写贺知章:“贺公雅吴语,在位常清狂。”就是说,贺知章平常说的是吴语。
杜甫到长安谋求仕进的时候,贺知章已经告老还乡,他们可能没有见过面。但是,杜甫的好友李白见过贺知章,有可能跟他谈起过贺知章;再者,贺知章在当时是名人,他的事迹必定广泛传播,杜甫也是耳熟能详。
如果少小指的是少年儿童时期,比如说十五六岁以前,那么,就不免有些费解。一个人十五六岁以前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在那里生活了数十年。最后老了回家乡时,是很难做到乡音不改的。更何况,贺知章生活的地方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首都长安。而且,他在长安不是生活在同乡人小圈子里的下层人士,而是在朝廷做官,官做得还挺大。另外,他还是著名诗人。社会地位和名声,决定了贺知章必须跟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交流,说话。由此推测,贺知章应该是会说当时的“官话”的——那时的官话以洛阳语音为标准音,只是说得不太好,有一定的家乡口音。因此,他爱使用方言,经常使用方言跟人交谈。
贺知章不可能只会讲家乡绍兴方言,而不会说当时的官话。否则,官也是做不上去的。诗歌中的“乡音未改”,应该理解为他能说一口地道的家乡方言。就像本文作者,离家家乡浙江台州也有三十多年了,平时多用普通话,但是,回到家乡,还是能说一口地道的家乡话——三十多年前的家乡话。

四、诗歌中的“少小”、“老大”分别是多大年龄?
《新唐书》说贺知章参加科举考试并考上进士的时间是证圣初年(公元695年),证圣是武则天的年号,只用了一年不到,当年腊月就改为“天策万岁”了。我们可以推测,证圣年是贺知章离开家乡的时间。按照卢象在送别诗歌的序言中所说的天宝三载(公元744年)贺知章告老还乡时已经86岁和《新唐书》本传记载贺知章死时86岁计算,贺知章在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那一年,已经39岁了。
贺知章考上进士后,什么时候开始做官,古书上没有记载。最早的记载的是,唐中宗神龙年间(公元705707年),贺知章跟来自越州的贺朝、万齐融,来自扬州的张若虚、邢巨,来自湖州的包融,因为都是吴越地区的人,“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就是说,这几个人在首都长安很有诗名。神龙年间,贺知章是4749岁。这个时候是否已经开始做官,也不清楚。
贺知章做官,大概是因为他姑父之子(表弟)陆象先的引荐。唐睿宗景云二年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的陆象先非常欣赏贺知章这个表兄的为人,说过下边一些话:“贺兄言论词调,真可谓风流之士。”“季真清谭风流,吾一日不见则鄙吝生矣。”《旧唐书》叙述贺知章做官经历,说是最初被授予国子四门博士,不久转为太常博士,都跟陆象先的引荐有关。这样说来,时间应该是陆象先在担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期间,即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冬至开元元年(公元713年)七月,贺知章53岁到55岁之间。
唐朝的情况,在今天的我们看来,相当奇怪。考中进士后,有可能等上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有官做;开始做官之后,也不是六十岁就退休,身体允许或者皇帝赏识,可以一直做到七八十岁,做到死。
贺知章就是这样,六七十岁以后,因为受到了玄宗李隆基的赏识,官运亨通,开元十三年(725)做到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成为副部级干部。后来,长时间里都做着同级别的工部侍郎、太子侍读、太子宾客、秘书监等官职。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十二月,贺知章一次病中梦游帝宫(天帝宫殿),醒来后上书玄宗皇帝请求准其出家做道士,将他的宅院舍为道观——千秋观,请求准其回归乡里,叶落归根。玄宗很想挽留他,不希望他回乡。但是,由于贺知章去意已决,玄宗只好同意了。于是下诏,将绍兴鉴湖(镜湖)的一部分赏赐给他,供他钓鱼采薪之用。天宝三载即公元744年,正月庚子日,玄宗派遣左右将军以下朝廷官员,在长安长乐坡设宴给贺知章饯行。玄宗亲自赋诗送别,太子、百官会做诗的都写了送行诗。场面非常之壮观,人人羡慕,以为荣耀无比。这一年,贺知章已经86岁了。贺知章一生为官,一直都是在长安,不曾长时间在外地待过。
也就是说,贺知章是86岁才回到家乡绍兴的。
按照其一生的行踪,贺知章的所谓“少小离家老大回”,大概就是3839岁前后离开家乡,86岁回到绍兴。86岁称老大,名副其实;3839岁称“少小”,是出于艺术创作的需要,进行了夸张。这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一个例子。

五、儿童为何称诗人为客?
既然诗人乡音未改,按照常理,家乡儿童看见他的时候,就应该以为他是本乡本土之人,不会称其为“客”。
“客”字的内容相当丰富,可能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家乡儿童从来没有见过诗人,不认识他;二是,贺知章因为长期在长安做官,面貌、举止、着装,都明显有别于家乡儿童所熟知的本地人;三是,贺知章毕竟离开家乡四十几年了,他是乡音未改,但是家乡的语言已经发生变化了。所以,在家乡儿童听来,贺知章的乡音,已经不像他们的乡音而更像外乡人了。
我听发源于绍兴嵊州的越剧,发现如今有些年轻的越剧演员,“道稻盗”之类的浊声母字,声母都已经变成清送气类似“套”的音了,很不习惯。

六、贺知章回乡时什么心情?
诵读《回乡偶书》,很容易有这么一个印象:贺知章是一个和蔼、慈祥、旷达的老人,对儿童很有耐心,很愿意跟儿童说话,逗趣。总之,他心情不错。
结合贺知章的为人性格,这样理解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有一个事实不能忽略:贺知章回到阔别四十多年的家乡、做《回乡偶书》诗的时候,已经86岁高龄,距离去世最多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即《旧唐书》所说的“至乡无几寿终”。风烛残年,疾病缠身,不免会有伤感的一面,而不是一味地傻乐。
贺知章的伤感,在另一首同题目的诗里有所表现。《回乡偶书》原本有两首,广为流传的是“少小离家老大回”这一首。另外一首因为没有童趣,流传不广。诗是这样写的: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可见,在生命接近终点的时候,一生狂放不羁的贺知章,也难免有惆怅、沮丧的情绪。
2017-8-12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