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奔跑的骆驼”解(1月22日)

2008-01-22 17:01阅读:
我的博客名字为什么叫“奔跑的骆驼”呢?有不少人这么问过我,还有人问:骆驼还能奔跑?这是一个好久的问题了,最近想起来,于是搜集了一些资料。

我们来看看骆驼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1、速度又慢又快:沙漠里的骆驼是与蜗牛同级的慢性子,但速度慢却大大降低了体能消耗,在沙漠里能走得更远,摆脱困境的能力反而大增。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实际上野骆驼的最快速度与马基本相同,能达到每小时55公里!而且它能以每小时35公里以上的速度连续狂奔十几个小时——是绝对名副其实的千里驼!更难得的是千里马凤毛麟角,而野骆驼却几乎个个都能日行千里!这种跑法恐怕连
汗马大吉普都会因跑没了油而掉队!
2、它的眼睫毛很浓密,能遮挡沙漠里的沙尘暴而不影响前进。骆驼会哭。骆驼都会掉眼泪,泪水从它的长睫毛下顺着脸颊流下来。虽然它在沙暴里一定很不快活,但它不是因为难过而哭,而是它在用这一绝妙本领来冲洗出眼里的沙子。它还有长长的鼻翼保护着鼻腔,所以在沙暴中也能呼吸。它的鼻孔能闭合,且鼻毛浓密,两者配合使它能在沙尘暴里维持呼吸。
3、它的嗅觉十分灵敏,有人认为它就是靠嗅觉在沙漠中寻找到水源的,也可能是凭借特有的遗传记忆。
4、它的大脚掌下有厚厚的、软软的垫子,使它背驮千斤也能在松软的沙地上行走而不陷进去。它的四肢细长,与其他有蹄类动物不同,第三、四趾特别发达,趾端有蹄甲,中间一节趾骨较大,两趾之间有很大的开叉,是由2根中掌骨所连成的1根管骨在下端分叉成为字形,并与趾骨连在一起,外面有海绵状胼胝垫,增大接触地面部分的面积,因而能在松软的流沙中行走而不下陷,还可以防止足趾在夏季灼热、冬季冰冷的沙地上受伤。它的胸部、前膝肘端和后膝的皮肤增厚,形成7块耐磨、隔热、保暖的角质垫,以便在沙地上跪卧休息。
5、它的驼峰能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能量,能在沙漠里十天不吃东西。
6、它的胃能吸收其它动物无法下咽的苦咸水,它的肝脏解毒能力极强,能解除其毒害,两个内脏器官通力合作,使它的生存能力进一步加强。它的胃里有许多小口袋,能储存许多水。在沙漠里行走的十几天里,缓慢地吸收水分,避免所有喝进的水都一次被吸收而不能持久忍耐干渴。它四室的胃有极强的贮存、消化食物的能力,休息时可以把胃中的食物吐出来反刍咀嚼。
7、它的肾赃也很特殊,为了保持体液,它很少排尿却不会得致命的尿毒症!
8、它白昼活动,行走时步履坚定,昂首阔步,但性情胆怯而机警,平时较为温和,但发怒时会喷吐唾液和胃里的东西(仅此而已)。骆驼也有防身术——遇到狼时,它能把胃里的食物全喷出来,狼被喷得脸上、全身都是这又热又粘又难闻的食物糜,那难受劲儿就甭提了!立刻落荒而逃。
9、野骆驼的生存环境大概是世界上最为恶劣的:阿尔金山北麓、罗布泊噶顺戈壁、塔克拉干玛沙漠及中蒙边境的外阿尔泰戈壁滩,是它们仅有的四大栖息地。这些地区是亚洲中部最干旱的地区,除外阿尔泰戈壁年降水量可达80-150毫米外,其余均在50毫米以下,是年蒸发量的几十分之一。这里的最低气温是零下49摄氏度,最高气温为零上55摄氏度,地表温度最高在70摄氏度以上;这里根本没有什么淡水,有的只是零星散布的又苦又闲的盐泉;这里的大部分地区寸草不生,只有在盐泉附近长着稀稀拉拉的盐生草、沙拐枣、骆驼刺等植物。野骆驼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吃着几乎没有叶子的植物,喝着只有自己能享受的盐水,幕天席地,以日月为友,与风沙作伴……
10、它的颈部较长,弯曲似鹅颈。背部的毛有保护皮肤免受炙热阳光照射的作用。它全身的淡棕黄色体毛细密柔软,但均较短,毛色也比较浅,没有其他色型,与其周围的生活环境十分接近。每年5—6月换毛时,旧毛并不立即退掉,而是在绒被与皮肤之间形成通风降温的间隙,从而度过炎热的夏天,直到秋季新绒长成以后,旧毛才陆续脱掉。
11、野骆驼的体形高大而稍瘦,体长2.2—3.5米,尾长50—60厘米,肩高1.8—2米,体重450—690公斤。头部较小,后部具有分泌黑色臭液的臭腺。吻部较短,上唇裂成两瓣,状如兔唇。从鼻子里流出的水还能顺着鼻沟流到嘴里。眼睛长有双重的眼睑,两侧眼睑均可以单独启闭,在鸣沙射人石喷雨的弥漫风沙中仍然能够保持清晰的视力。据说它还能够预感到风暴的来临。
12、它的血浆中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可以维持血浆中的水分;它的鼻腔粘膜面积很大,能防止水分散失;它的体温日夜差别竟达6,所以能够通过调节体温来控制水的消耗。此外,还有它的皮肤很少出汗;排尿较少;粪便干燥,含水极少;呼吸次数少,从不开口呼吸等等。
它还具有适当变化的体温,在傍晚时升高到40,在黎明时则降低到34,从而适应荒漠地带一天中较大的温差。

骆驼有这么多特点,我想,也不必我多说了吧?
我是一头骆驼,要不停地奔跑,还是一头野骆驼!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