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读史散记:马融

2010-09-10 08:42阅读:
《后汉书·马融传》
马融是个通儒,是东汉后期顶顶有名的大儒,对于古文经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郑玄、卢植都是他的学生。对于这位既红又专的高水平选手,范晔却给了他一个不甚高的评价,“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
原因很简单,这位通儒人品上有问题,古人常说,养不教,父之过。红楼梦中的贾珍有一宗罪就是他身为族长却对年轻族人不严加管束,对自己的儿子尤其放纵,致使“箕裘颓堕”、“家事消亡”。而马融也一样,年少之时,还想装模作样的来一份清高,可终究过不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于是,在陇凉兵荒灾难的面前他还是曲颜权贵,投身梁门。梁冀与梁太后应该算是东汉后期最霸道、最没有原则、最无耻的外戚团队了,他们贪婪暴戾。而如果以身试贼只是出于生活的无奈,在成为贼的一部分时,还能清醒的保持自己的原则,马融还是好样的。但似乎他并没有做好,生活的奢华让他有点迷离,对自己还差强人意,对于子侄们的管束就太松驰了。他的子侄一个个耀武扬威的穷得瑟,到处招摇惹事,终于身后凄凉。
不过对于马融的这句评语中,最触动我的还是“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匡就是限制,框架,也就是知识能够规范自己欲望的太少了。这句话送给中国的文人,无论古代的,还是当代的,应该都不失是一种诤谏。学识每一个能进入官场的文人,或者混出个一二三四的人应该都差不了多少,都有几年的笔墨在胸,但人的自身品格却导致在之后的道路上所追求的欲望彼此相异。学识与人品不太成比例,想想蔡京、秦桧,这也都是大宋王朝响当当的进士出身,蔡京还有一首令人叫绝的好字儿,可怎么样呢?他们在历史中的身影相信每个人都知道。韩愈与元稹同样都是文人,但元稹从始至终都没有赢得太高的声誉,跟韩愈更不能比肩,不仅仅是他的文学成就不及韩愈,而是他委身是贼,求媚于宦者。而在今天,校长抄袭,院长贪污,到处都是长江学者、院士等的学术造假,还有疯狂的各种名目送礼收礼,于是教育部都不得不呼吁教师节不要收礼。多么奇怪但又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文人场,千百年都在印证范晔的这一句话,
知识能匡欲者鲜矣。
有时候想,知识分子为什么管不住自己的欲望,他们有所谓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在中国合于主流价值观的知识分子更多。同时他们知晓很多,历史许多的人物的前车他们都有所耳闻,不是说历史是只镜子吗?看来照见的只是别人,而不是自己。故事就只是一个故事,当面对别人,可以滔滔不绝的引用劝导别人,但自己就算了吧。好像知道得越多,欲望的苗子越多,想要的东西就越多。于是贪婪就越来越多,更多的名誉,更多的成果,只要是能要的,都梦想得到,这岂不是太恐怖了,像一个吸毒上瘾的毒鬼。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