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山水觀

2016-10-16 15:39阅读:
山水觀
龚鹏程

時間:2016.9.23
地點:杭州富陽,富春山館
一: 大观、遠觀、游观、谛观

“观”字当然是关于“看”的。我们看见山水,就是人与山水相遭遇了。可是“观”不是“看”、不是“见”、也不是“临”,是“观”。
觀是看,但又與看或見不同,是一種特殊的見。
中國字裡表示看見的字很多,各有意指。最簡單的是。目指眼睛,但也可以做動詞用,顯示眼睛的動作,如《楚辭·九歌·少司命》:“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目成”就是。“目成”指两个人对看,看对眼了。這是距离相近地看。
與目最接近的是,人站著,張目而視便是見,是人看東西的自然狀態。字形是“目”底下一个“人”。表示一个人站着,瞪大了眼睛看。不同于平时随意地看,它代表着一种精神性的力量,是用心专注地看,看到了某种东西,这叫做“见”。
觸目所見之物之景,當然有遠有近。近的,如
,人站在樹旁,仔細端詳;如,立在水皿前,由上往下瞧著水中之物或自己的臉。“临渊羡鱼”中的“临”就是這樣非常靠近的看。一如金文中“临”的写法所显示的那样——我们就着底下的水盆,距离非常近的观看。像临摹时,我们都要非常近地照着原作临。
“鉴”就是“临”字底下的那个水盆或者水缸,我们对着一盆水来看就叫做“鉴”。所以是臨近細看。如鑒賞之鑒都是臨物細看,仔細端詳。鑒本身也是水盂水釜之類器皿的名字。
近見之外,自也可見遠。但人的視線一般都不太及遠,所以“見樹不見林”,見通常只能見小物近景、周邊之事。若要見得遠些,便要用手搭個涼棚去“看”,或踮起腳,站到土墩子上去“望”。看與望都比“見”瞧得遠些,《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瞻,就是登高望遠之意。
看得更遠的是“觀”。若站在高處看都看不清時,就要飛到天上去觀。觀象鸛鶴之飛,由高處看,故特能見其大。
看得更遠的是“觀”。若站在高處看都看不清時,就要飛到天上去觀。觀象鸛鶴之飛,如鸟一样飞在天上看,只有这样高高远远地飞在天上,才能最大范围的观看。由高處看,故特能見其大。
所以,觀之第一個含義是由高處看,所以看得遠。後世建高臺以便觀瞻遠眺,這高臺就稱為觀。《釋名》曰:观,觀也,於上觀望也。《说文》曰:“台、觀,四方而高者也”。道家相信神仙,期盼人能如神仙般飛空下瞰塵寰,故其宮室亦稱為道觀。其所以如此立名,便知其矚意高遠了。
其次,“观”字本身還具有大视野的含义,叫做“大观”。就像《兰亭集序》中所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能够看到宇宙天地之“大观”,是所有的观看活动里面最大的视野。由於能在高處看,故觀之另一含義即是大,可以見得大、見得廣、見天地之大觀。後世“大觀”也往往連成一詞,宋徽宗有個年號就叫大觀,也是藝術史上重要的年號。
还有一种“游观”由于“观”像鸟一样飞着,运动着看,观看便带有游动性。陶渊明诗中“游观山海图” 是要上上下下游动着观看。
人站在極高處,自然也能有所見者大的效果,如杜甫《望嶽》之“望”那般,所見當然也是極廣遠開闊的。但即或如此,仍無法與觀相比,因為觀並不是站在一個定點上“看”或“望”。乃是如鳥如仙般飛行游觀,視角是游動上下的。
觀常被形容為仰觀,似乎仍只是站在地上遠望;實則仰觀之後,常接著要講仰視,如《易经·系辞下传》中写道:“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所以,“观”带有俯仰的动势,和我们平常说的 “看”、“见”不同。蘇武答李陵詩、《蘭亭序》都這樣,仰觀和俯察合起來才是觀之完整動作,上下游動而視,故《呂氏春秋》曰:“觀,游也。”游,乃是觀之又一含意。
这些“游观”、“于上观之”的观念都与山水画都有直接的关联。
沈括《夢溪筆談.書畫》即云:“李成畫山上亭館及樓塔之類,皆仰畫飛檐,其說以謂自下望上,如人平地望塔檐間,見其榱桷。此論非也。大都山水之法,蓋以大觀小,如人觀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見一重山,豈可重重悉見,兼不應見其溪谷間事。又如屋舍,亦不應見其中庭及后巷中事。若人在東立,則山西便合是遠境;人在西立,則山東卻合是遠境。似此如何成畫?李君蓋不知以大觀小之法,其間折高、折遠,自有妙理,豈在掀屋角也?”
說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塔之类,都是站在地上仰画屋角;但画画并不应该这样,而是要以大观小。像看盆景一样,以站在高处俯瞰全景的方式来观看物象。这种以大观小,就是之前所说“大观”。“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人只有在高处观看,才能看到一重重的山,而这样画出的山水画,才能任人进入其中游观。
另外,山水画里面所说的“远景”,不论是高远、平远还是深远,也都和“观”有关系。沈括說:“江南中主時,有北苑使董源善畫,尤工秋嵐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峭之筆。其后建業僧巨然,祖述源法,皆臻妙理。大体源及巨然畫筆,皆宜遠觀。其用筆甚草草,近視之,几不類物象;遠觀則景物粲然,幽情遠思,如睹异境。如源畫《落照圖》,近視無功;遠觀村落杳然深遠,悉是晚景;遠峰之頂,宛有反照之色。此妙處也。”
因是游觀,故所見之遠也與要站在一個地方看的遠不同。站在一個定點看,只能平遠,不能深遠、高遠。一個平面的視線看過去,看到最遠處就被山或屋舍擋住了。用沈括的話來說,就是:“豈能見山之後又有重重疊山耶?”想見到山裡的山、谷、溪、澗或村裡人家,只有觀。游觀內外上下,而得其平遠、深遠、高遠焉。
中國山水畫的奧秘,便直接與這幾點有關。凡寫山,山都須是可游的,也不採焦點透視。論者稱為散點透視的,其實正是游觀。陶淵明詩云:“游觀山海圖”,讀圖讀畫亦總是得游觀的。至於大觀,沈括講過,凡畫,不能站在地下仰畫飛檐,而應由上往下,以大觀小,如視盆景然,這就是大觀。遠觀呢?周濂溪《愛蓮說》讚美蓮花“可遠觀不可褻玩”,觀物實則均須有上點遠趣、畫山水,則尤其要注重三遠之法,平遠、深遠、高遠之外,黃公望還說到“闊遠”。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闊遠,非觀不可,不是相、不是臨、不是見,也不只是望。
中国山水画的核心,它的观物方式或者观景方式,是人跟山水的照面,与怎么观看山水跟观看山水的角度有关。不是人在“看”山水,也不是人在“望”山水,而是人在“观”山水。山水的含义跟这个“观”字有着紧密联系。
由此觀之,觀之義可謂大矣哉。但這還沒完,觀還有一義,叫做諦觀。《说文》曰: 观,谛视也。
諦觀是審視,仔細看。但與臨或鑒不一樣,諦觀是深入地看。前面所说的“远观”“大观”“游观”都仅是看,但“谛观”是深入地仔细地去玩味地看,这种看也叫做“观”。这是“观”字更特别的一个含義。
如何深入地觀呢?《易經》觀卦替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
《易经·系辞下传》:“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山水觀  觀卦  坤下巽上
此卦全卦說觀。首先說觀王道。王道如何觀?由觀宗廟觀之,宗廟如何觀?由盥祭觀之。
觀, 盥而不薦,有孚顒若
【王弼注】王道之可觀者,莫盛乎宗廟。宗廟之可觀者,莫盛於盥也。至薦,簡略不足復觀,故觀盥而不觀薦也。孔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盡夫觀盛,則下觀而化矣。故觀至盥,則有孚顒若也。
《彖》曰:大觀在上,
【注】下賤而上貴也。
其次是觀天下:
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也。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注】統說觀之為道,不以刑制使物,而以觀感化物者也。神則无形者也。不見天之使四時,而四時不忒;不見聖人使百姓,而百姓自服也。
三是觀風,風俗、風化、風教:
《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以上均為大觀。底下說另兩種不好的、不贊成的觀:童觀與窺觀
初六,童觀,小人无咎,君子吝。
【注】處於觀時,而最遠朝美。體於陰柔,不能自進,无所鑒見,故曰童觀。趣順而已,无所能為,小人之道也。故曰小人无咎。君子處大觀之時,而為童觀,不亦鄙乎!
《象》曰:初六童觀,小人道也。
六二,闚觀,利女貞。
【注】處在於內,寡所鑒見,體於柔弱,從順而已。猶有應焉,不為全蒙,所見者狹,故曰闚觀。居內得位,柔順寡見,故曰利女貞,婦人之道也。處大觀之時,居中得位,不能大觀廣鑒,闚觀而已,誠可醜也。
《象》曰:闚觀女貞,亦可醜也。
“窥观”表示人在门缝里看。童觀與窺觀,均是所見者小,故女人小子占之還無所謂,若大人先生亦如此視野短狹,就不太妙了。
以上總說觀王道。以下說還要觀我生,觀自己。回头看我们自己的生命本身的进退发展才是“观我生”
六三,觀我生,進退。
【注】居下體之極,處二卦之際,近不比尊,遠不童觀,觀風者也。居此時也,可以觀我生,進退也。
《象》曰:觀我生進退,未失道也。
【注】處進退之時,以觀進退之幾,未失道也。
再者是觀國、觀光。觀光指觀一個國家的文明情況:
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
【注】居觀之時,最近至尊,觀國之光者也。居近得位,明習國儀者也,故曰利用賓于王也。
《象》曰:觀國之光,尚賓也。
九五,觀我生,君子无咎。
【注】居於尊位,為觀之主,宣弘大化,光於四表,觀之極者也。上之化下,猶風之靡草,故觀民之俗,以察己道。百姓有罪,在余一人,君子風著,己乃无咎。上為化主,將欲自觀,乃觀民也。
最後更要觀民、觀眾生:
《象》曰:觀我生,觀民也。
上九,觀其生,君子无咎
【注】觀我生,自觀其道者也;觀其生,為民所觀者也。不在於位,最處上極,高尚其志,為天下所觀者也。處天下所觀之地,可不慎乎?故君子德見,乃得无咎。生,猶動出也。
《象》曰:觀其生,志未平也。
【注】特處異地,為眾所觀,不為平易。和光流通,志未平也。
這一,充分显示了什么叫“谛观”。提倡观国、观王道、观天下、观光、观宗庙、观风化、观文明、觀我生、觀眾生,反对的是童观、窥观。顯示我们看一个事物,要深入地对它的方方面面有非常多的体会,慢慢地一层一层地去体会。所以這卦還有方法論意涵,猶如漢人說的“深察名號”。此所謂諦觀也。

二 观象
言、象、文字、符號
《說文解字.序》:“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 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 。庶業其繁,飾偽萌生。黃帝史官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乂,萬品以察,蓋取諸夬。‘夬,揚於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於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祿及下,居德則(明)忌’也。
觀象的活動,使我们从一个物体之中找到了一些意义,再从意义中产生符号化。《说文解字·序》即依此一活動,而将八卦、文字连贯起来讲,认为那都是观象所得。古人观象之後还要取象,文字或八卦,就是人所创造的人文之象。


三、 观法
甲、 觀道德
观象的传统之外,另有一个传统——观法。我们看物象、看山川天地,從中寻找到某些规律、法度和理则。这种法度和理则在发展中
如何觀象取法,有两条思路,一由道德方面著想,如“天有好生之德”,讲得是天德的运行;而在山川之中同樣也能看出德来。董仲舒《山川頌》:

山则巃嵸崔,嶊嵬嶵巍,久不崩阤,似夫仁人志士。孔子曰:山川神祇立,宝藏殖,器用资,曲直合,大者可以为宫室台榭,小者可以为舟舆浮滠。大者无不中,小者无不入。持斧则斫,折镰则艾。生人立,禽兽伏。死人入,多其功而不言,是以君子取譬也。且积土成山,无损也,成其高,无害也,成其大,无亏也。小其上,泰其下,久长安,后世无有去就,俨然独处,惟山之意。《诗》云:节彼南山,惟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此之谓也。
  水则源泉混混沄沄,昼夜不竭,既似力者;盈科后行,既似持平者;循微赴下,不遗小间,既似察者;循溪谷不迷,或奏万里而必至,既似知者;障防山而能清净,既似知命者;不清而入,洁清而出,既似善化者;赴千仞之壑,入而不疑,既似勇者。物皆困于火,而水独胜之,既似武者。咸得之而生,失之而死,既似有德者。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此之谓也。

本文是最早将山川作为歌颂赞美的对象的。更早如《诗经》之颂是颂宗庙,楚辞《橘颂》是颂一个物体,但这个物体很小,只是顆橘子。从《山川颂》开始,人们才把整个山川(即后来我们说的山水)拿来作为歌颂赞美的对象。而《山川颂》对山川的歌颂则是从中发现山川之德。“山则巃嵸崔,嶊嵬嶵巍,久不崩阤,似夫仁人志士”是山之德,“《诗》云:‘节彼南山,惟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此之谓也”。水则“既似力者”、“既似持平者”、“既似察者”、“既似知者”、“既似知命者”、“既似善化者、”“既似勇者”、“既似有德者”是水之德,“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此之谓也”。这都是从物体中寻找到道德理则,这思路,其實與《易经》相去不遠。
乍看之下,這種“比德”思維似乎與後世山水畫無甚關係,而實不然。宗炳《画山水序》:“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就是明證。後世文人之所以喜歡用山水寄情,亦正是藉此以見懷抱,以仁者智者自居自況。故山水清音中自顯德音,美與善從來就是合一的。論山水,不可忽略這一思想脈絡。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