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大学毕业生:整天都害怕自己是焦虑抑郁症

2013-03-10 07:06阅读:
杨老师:
您好!偶尔在网上看到您的博客,深深的被您的智慧和对人生的理解所折服,现在心理上有些问题希望获得您的帮助。
我的问题是从高中的时候开始出现的,由于我自小学习比较好,所以家里人一直把我当成他们的骄傲,这也导致我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挺高,也铸就我追求完美的性格,但是到了高中,我的学习成绩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理想,尤其是高考,我父亲母亲希望我能考上一个正规的本科大学,我给自己定的目标也是这样,但是人生却喜欢跟我开玩笑,连续两年都没有考上,直到第三年才考的比较理想,上了三年的高三,心理问题也就出现了,当时为了能取得好成绩,天天神经紧张,生怕耽误了一点学习时间,当时压力太大了,也不懂得疏导,压力没地方疏导,身体上就开始出现问题,当时天天感觉肚子不舒服,消化不良,对肚子特别关注,特别敏感。看过很多医生,做过各项检查,结果都是没什么问题,直到复习的最后一年,心理上的压力到了极限,当时焦虑抑郁的那种感觉终身难忘,有种自己快要疯掉的感觉,这估计也为我以后焦虑恐惧埋下了种子,后来跑到我们当地的精神病医院去就诊(我们那个地方没有心理医生),当时医生告诉我得了焦虑症(我始终不能认同,虽然当时焦虑很严重) 给我开了两盒罗拉,我父亲母亲当时也害怕了,帮我调节,我自己当时也认识到了问题,自己也开始调节,罗拉就吃了两盒再没吃过,后来慢慢好了起来,高考的时候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后来上了大学,可能高压刚放松,加上大学是在外地,也没有目标,而且是第一次离开家,出现了两个月的情绪抑郁,感觉也是很痛苦,我有个坏毛病,现在也没改,就是一有问题就喜欢上网上找答案,身体不舒服就上网喜欢对号入座,当时自己就认为自己是心理有问题,认为自己得了抑郁症,虽然后来没吃药也慢慢好了,但是心理上始终没有释怀,始终认为自己心理不正常,有抑郁或者焦虑症,这好像就是个包袱一直扔不掉。
转眼大学毕业了,参加了工作,刚开始工作压力也不小,刚开始住的是集体宿舍,当时宿舍住了一个工作了几年
的同事,他天天晚上打游戏到很晚,后来偶尔有一次睡觉被吵醒了再也没睡着,导致了我开始关注睡眠,对同事的叫声格外敏感,他不睡觉我就睡不着,后来对宿舍和睡眠都有了恐惧心理,整天开始担心和关注睡眠问题,到网上一查睡不着觉就是焦虑和抑郁症的典型表现,就越开始害怕和焦虑,结果又出现了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后来偷偷跑精神卫生医院看了医生,医生挺不错 跟我聊了聊,还做了个测试,告诉我没什么问题,只是有点焦虑,开了一盒罗拉,我又换了宿舍,现在好多了,但是对失眠还是很害怕。
最近,可能是因为要考虑换工作,压力又有点大,现在我的问题就是对自己的心理太关注了,一有点焦虑和抑郁情绪就开始害怕、焦虑,怕是又犯焦虑抑郁症,整天脑子白天不停的想是不是焦虑或者抑郁,晚上对睡眠也特别关注,老担心睡不好觉。一有睡不好就开始往焦虑抑郁上靠。也知道没必要,但就是害怕。
这就是我的心魔,希望杨老师能给予我帮助,我最近也打算找个心理医生看一下,但又有点怕心理医生靠不住,真的是好希望自己能摆脱这个心理包袱。我知道每天咨询您的人很多,但是我真心的希望您能给我回复。
这位朋友:
您好!关于你的问题的产生,我觉得是一些基本知识你没有搞清楚。
首先,我们的大脑有自我减压的功能,如果它的某一区域压力过大,那么它就会自动的通过区域转移来为自己减压或调节。比如你 “当时为了能取得好成绩,天天神经紧张,生怕耽误了一点学习时间”,也就是说大脑有关学习的区域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而且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之下,这个时候大脑为了给自己减压,而把功能区域转向了主宰腹部感受区域,在这种情形之下其实是提示你要进行文娱体育活动来调节了,而你却因为不知道自我进行主动的调节,再加上坐在桌前学习的时间过长肠胃的运动按摩缺乏,自然就出现了“腹部不舒服,消化不良”的情形,由于在压力的高度作用之下,我们对不舒服十分敏感,注意力自然也就注意到肚子之上来了。另外,也是师长对你不断激励或高度期望;自己对自己严格要求——“心无杂念”,百分之百的心思用在学习上;很少参加文娱体育等活动;个性内向、孤僻、人际关系差、自卑和焦虑;很少将内心的焦虑、郁闷、痛苦发泄或倾诉等等。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容易将内心的压力转移到自己的身体或服饰之上,所以当你在某一天觉得的肚子不舒服的时候,你马上采取否定或排除,让自己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之上来,结果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注意力更加转移到了肚子的不舒服之上来了。再加上你担心“腹部不舒服,消化不良”会影响自己的高考,殊不知担心是一种心理能量,会对心理形成一种压力。在前面所谈因素和怀疑压力的共同作用之下,心理压力就会更加沉重,进而使你坐立不安异常焦虑。这种坐立不安异常焦虑又会促使你更加关注肚子的不舒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其次,每个人都会有悲伤、愤怒、羡妒、恐惧和喜悦五种基本情绪,它是与人的基本需要相联系的,也是与生俱来不学而会的。如果把这五种基本情绪进行同类归并,其实基本情绪大体上也就只有喜悦和恐惧,也就是说喜悦与恐惧是所有情绪的基础,说得更具体一点,其他所有情绪都是由这两种情绪所衍生出来的。喜悦是个人目的达到,紧张解除后的情绪体验,恐惧则是个人目的不能达成或目的行为受到阻挠或威胁时所产生的紧张的情绪体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我们遇到从事不熟悉的工作、不能掌控的事情之前出现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情绪是非常正常的,反之,在我们遇到从事熟悉的工作、能掌控的事情之前出现轻松、愉悦和快乐也是非常正常的。听是我们也可以看出,没有恐惧的体验,就不可能知道什么是快乐以及怎样才能获得快乐。情绪(消极的和积极的)的作用是人类发展、成长、成熟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我们的朋友,是造物主送给我们雕塑自己,使我们获得发展、成长、成熟经验的礼物和神圣的工具,所以我们要积极的接纳在相应的情景之下出现的悲伤、愤怒、羡妒、恐惧和喜悦的情绪,而不是对它们的排斥、怀疑或消灭。
再次,关于睡眠人生活在世界之上经常会遇到沟沟坎坎、磕磕碰碰,以及障碍、挫折乃至打击,其实这在人生中是常态。在这个常态中出现失眠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而且也是非常正常的。同时我们要知道睡眠是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它有自己的一套规律来让我们每个人进入梦乡,所以当你烦恼而睡不着的时候,你根本就不用去担心睡不着的问题,只要你静静地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就行了,睡眠会自然而然地引领你睡着的。另外要知道睡眠时间的长短到底会对人有什么样的影响,因为我们很多时候担心自己睡不着的重要原因就是害怕没睡好会对明天的工作、学习和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其实就睡眠时间而言,长短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需要晚上睡上10小时,白天才有精神,但有些人只需要4个小时就够了,甚至更有甚者2小时就够了。不过经过科学的研究,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需要5小时睡眠时间就够了,所以即便是你晚上没有睡足5个小时,也没关系,因为第二天中午你还可以午休。至于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可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世界上还从没有哪个人是因为失眠而死掉的。所以当失眠出现时,我们不应该强迫自己尽快克服失眠,因为你越是努力克服,你的精神就越集中,你就越兴奋,而一兴奋你又怎么会睡得着呢?所以我们正确的态度就是要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失眠,接受失眠,甚至是享受失眠,不去想它、不去管它,不把失眠当回事,那么失眠将不会成为困绕你的问题。
最后,焦虑和恐惧的情绪体验的根源是来自人们面对未知的、不确定的事物时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心态。这种自我保护性的心态反映在心理行为之上,就是陷入孤立,处于社会边缘,身心疲惫,心灵的孤寂与无助等等。其实,有这些心态都是很正常的,每个人到新地方、接触新事物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心态的,这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小的好处。我们知道,人构造自身是在富有生命力的超越和否定之中永远面对着无限,并且以自己的生命赋予构造性的形成和意义。构造必然是以未知世界为对象,这不仅要把握自己的生命航船,而且还要对未知和无限的世界具有洞察和超越的能力。所以海德格尔指出,焦虑和恐惧的情绪体验的多少,早晚和强弱,取决于个人的优秀程度高低,换句话说,焦虑和恐惧的情绪体验越多、越早、越强烈,就表明个人的存在越真实,当然自我挖掘和自我超越的信念也就越强烈。只要把自我挖掘和自我超越的越强烈信念投入实践之中,才能把流星一样的短暂人生装扮得耀眼而辉煌。
以上几点如果你能深刻的理解和坚持运用,那么对你的问题的解决一定会有所帮助的。
另外再给你以下几点,供你参考:
第一,首先要自信,减少自卑感。盘点一下自己的优点,哪怕是很小的优点也不放过;做自己最拿手且最感兴趣的事,并力争取得成功;做举手之劳就可成功的事,特别是助人方面的;尊重、欣赏和赞美他人等等,通过自我激励、自我认可,以及他人的激励和认可来获得自信心;应该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恢复自信,也就是最终驱逐焦虑;凡事尽可能往好的方面想,多看积极的一面,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为有能力才会有自信,才能挑战自我走向成功。
第二,自我松弛。比如:你在精神稍好的情况下,去想象种种可能的危险情景,让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现。并重复出现,你慢慢便会想到任何危险情景或整个过程都不再体验到焦虑。此时便算终止。
第三,自我反省。有些焦虑是由于对某些情绪体验或欲望进行压抑,压抑到无意识中去了,但它并没有消失,仍潜伏于无意识中,因此便产生了你所说的情况。出现问题时你只知道痛苦焦虑,而不知其因。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你必须进行自我反省,把潜意识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诉说出来。必要时可以发泄,发泄后症状一般可消失。
第四,自我刺激。容易焦虑的人,脑中总是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异常。此时,可采用自我刺激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乱想时,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书读,或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忘却痛苦的事情。这样就可以防止胡思乱想,同时也可增强你的适应能力。
第五,要善于把紧张情绪放松。使用一些平静、放松的语句,进行自我暗示,常能起到缓和紧张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有自信心,并不时用内心的语言激励自己:“我很棒”、“我表现得很好”、“人们都很喜欢我”。
第六,主动去参加体育、文娱等集体活动,这些活动由于随着生理机能和血液循环的加剧,人的心理也会随之开放,这样就更有利于他把不良的心绪宣泄出去,当然也可以增加人际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当人际关系和谐之后,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支持您,使您在融洽、关爱之中淡化或消除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
第七,积极与他人交往。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当个体独处时心理活动会向自己的内部转化,它的范围、内容、认知都受的局限,这样就会造成孤独、焦虑、自卑、情绪化的“第三状态”,以及不被他人理解。所以,这就需要关心和注意他人,积极与他人健康交往。当自己被他人关心、关注的时候,心中就会有一种倍感温暖、倍感安全的自信和快乐油然而生;同时心理也得到净化,心态也会得到平衡,当然自卑心理也就会在健康的交往中逐渐消除。同时学会向和亲人、知心朋友倾诉,发泄心理不良和郁闷,经常和亲人、知心朋友在一起坐下来聊聊天,感受亲情、关怀、支持和友谊的温暖。或者充分利用你身边的好朋友,将自己的困惑、苦恼、郁闷向他们诉说(当然也可以用写日记的形式),他们肯定会替你分忧解愁,体谅、理解和帮助你走出困惑、苦恼、焦虑、郁闷的心境,进而化解或消除你的问题。人的不良心理就像垃圾箱的垃圾一样会越积越多的,而且这些垃圾还会像烟雾一样弥散而侵害心灵,一旦倾诉出去就会显得心旷神怡、开朗和乐。
第八,你要明白“生命就是不断受到伤害和不断自我修复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受到伤害和不断自我修复的过程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而走向成熟的过程。一个哲人曾说过:“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在经历了最残酷的打击之后,还能笑对人生,笑对生活!”在生命的历程中,交织着矛盾和痛苦,充满着求索和艰辛,遍布着荆棘和坎坷,人生是由艰难、困苦、磨难与挫折之珠串接起来的光环,每克服一次艰难、困苦、磨难与挫折就会在生命中增加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我们的生命也会增色不少。因此,人生的旅途中不知要经历多少磨难与挫折,只有经历过艰难险阻,才能更加体会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美丽。
第九,改变你的心态,把握好你目前的机会,相信并运用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控制生活、改变生活,并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相信自己可以控制自我、改造自我,并掌握自己的发展道路。用积极的行动去追求属于你自己的幸福、愉悦、快乐和爱,那么你就会获得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人生。
第十,以健康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紧张的现代生活。不过度追求完美,该慢得慢下来,该放弃的要放弃,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注重生活质量,积极投入工作并懂得享受生活。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你的朋友杨永龙祝你天天拥有幸福、愉悦、快乐和爱!
杨老师:
您好!真的是太感谢您了,没想到您这么快就给了我回复,您的分析很透彻。看了您的分析我自己也做了下自我剖析,其实现在的问题就是对以前的无法释怀,因为有了以前对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痛苦体验,回忆又放大了那种痛苦,加上在网上的自己的对号入座,把自己判成了焦虑和抑郁症病人,加上自己的追求完美个性 不能接受这个自我判断,从而在一出现正常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时就会紧张不安,以为又要犯毛病了,从而使正常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得使自己更加焦虑,由此变成了恶性循环,有时候我甚至在网上看到焦虑抑郁症症这几个字都害怕,现在失眠也是因为在网上看到失眠是焦虑抑郁的前期表现而变得焦虑的,总希望要快快睡导致了睡前的焦虑,其实不这样想我睡眠没什么问题的,找到了问题还是希望杨老师能够再给我点指导和鼓励。
最后还是感谢您,发自真心的感谢您,您天天给别人解决问题 你也一定很累,所以我真心的希望您能天天快乐,您和您的家人能一生幸福。
这位朋友:
您好!对于你的问题的进一步调节,我所给你的是“顺其自然,为当所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 要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那么我们就要弄明白什么是“自然”,既你要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比如白天与黑夜的轮回、天气有晴也有雨,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我们人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倘若人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的“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找苦吃。在我们人类身上也存在许多的自然规律,比如情绪,它就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它本身有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则不然。举例来说,比如你不了解遇到了沟沟坎坎、磕磕碰碰,以及障碍、挫折乃至打击的情形是会引起失眠的,认为一失眠就会成为心理疾病,这时你感到焦虑、紧张和恐惧,其实这是你在不了解失眠以及睡眠规律前提下的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你了解了失眠的正常性以及睡眠规律,如果你不去管你的情绪,它很快就会消失或者转化为你快乐生活的动力,而倘若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紧张或焦虑,那么你就违背的情绪的“自然规律”,焦虑、紧张就会越来越严重。
另外人的大脑有一个自然规律就是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念头上必然会出现的,比如你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在这里我们暂且把它称作杂念,而杂念也和情绪一样,它也有自己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过程。倘若你接受它存在,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杂念”,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去注意它,你去和它辩论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倘若你事前就明白杂念是必然会出现的道理,那么你有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这个杂念了,从而避免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的突出了。其实你“一有问题就喜欢上网上找答案,身体不舒服就上网喜欢对号入座,当时自己就认为自己是心理有问题,认为自己得了抑郁症”,即相当于戴着有色眼镜在看待自己。我们在日常声中都有这样的体验:有时候我们带着查看自己有什么疾病的心理去看医学书籍,那么就会发现自己什么病都有,你在这种情况之下去看那些心理问题,难道不像是和看医学书籍一样吗?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查网上的那些东东,不去查也就等于不注意、不关注、不理会。
上面讲的是“顺其自然”中“自然”这两个字的含义。那么怎么样才是正确的“顺其自然”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认识的“自然”的前提上,不去在意那些有“自然规律”的情绪或杂念。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顺其自然”。
当然为了能让“顺其自然”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也就是说,你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并尽最大的努力把自己所要做的事情做好。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情绪、杂念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