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随笔与摄影)红河走笔之三“木梁台”·古迹篇

2009-04-11 11:27阅读:
(随笔与摄影)红河走笔之三“木梁台”·古迹篇

(随笔与摄影)红河走笔之三“木梁台”·古迹篇

刘福新

2009年4月6日上午,由于汶河大桥是昌乐与安丘的分界线,一不小心跨过了昌乐县界,跑到安丘县境去了;在安丘境内听到刘秘书与一位安丘老者谈话,老者指着南边的山说:“那是刘家山”。一句话激起了我的兴致,我毫不犹豫地说:“走,咱们到刘家山看看去!谁让它与‘刘’字沾边呢!”
在刘家山玩得开心,已经中午时分,红河镇秦主任已经连连催着回红河镇午餐了。刘家山游览事当另题叙述,此处不赘。
午餐,我坐了
主宾位。亓文诺书记、秦伟龙副镇长,还有几位熟悉的朋友,包括原在昌乐二中的同事郭明海,教育局张国祺主任的公子,他在这里干人大副主任,还有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几位到红河镇办事的朋友,他们轮番劝酒,喝了不少。午后,刘秘书安排我们休息了一会儿。
下午,我游兴不减。到红河镇的台东官庄参观周朝古迹木梁台。真得感谢一枝六弦(李庆锋)这位文友,他将这次参观的详细情节记在了我的日记本上,让我写此文有所依据了。
车子驰骋于林荫道上,两旁山花烂漫,风景如画。两点四十六分,路过四海官庄,看到一棵树上有两个鸟窝,我急忙喊停车,拍摄。两点五十五分到达木梁台。
木梁台位于台东官庄西侧,再往西就是我们路过的四海官庄了。我们去时大门紧锁,刘秘书赶紧打手机叫来了台东村的干部。我倒不忙着进庙,先在周围转了起来,拍摄了不少照片。用五行说法,这里风水极好,怪不得齐国第一个齐王姜子牙要将自己的阴邸修在这里呢!站在此处远眺,河流交织,绿野开阔,尤其令人惊讶的是,以这一凸起的高埠为中心,蜿蜒伸向南北,放眼望去宛如一条长龙蛰伏着。人走在上面,情不自禁地有一种神秘感和跳跃感。啊!这就是木梁台呀!
平地一座台梁!是筑起来的还是自然形成的?我没有来得及问。
听介绍,木梁台香火极盛。周围十几里乃至几十里,都来这里赶三月三、九月九的香火会。
大门左右分列着两个大狮子。二十八个台阶。民谣曰:“木梁台,木梁台,四七二十八层崖。”我们昌乐土语“崖”的读法很特殊,拼音不好拼,既不读“ya”,也不读“ai”,而是读“ yai”。这样就十分顺口了。
我们拾级而上,进庙门,院内立一高大香火台,东西两棵大树,不知名,很少见的树种,我以前从没见过。碑文不少,最令我感兴趣的是《霜麦碑记》,根据一枝六弦文友在我日记本上的记录:邑西鄕公立 劉升階书 壬子科贡元陽榖县教谕孙桓霭撰 大清光绪十九年岁次癸巳五月榖旦
进大殿,供奉着十位神仙。令我不解的是,少皇、少娘娘占据了中心位置,却让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屈居偏位。我当即提出了异议,可是陪同的镇、村干部也说不出所以然来。我想,可能现代社会重青壮、轻老弱的缘故吧?除此以外还会有别的解释吗?忘记谁说了句“东为上”,我立即反驳说:“那最东边的两个婢女是最高贵的了?”看来,重新修缮庙宇一定要慎重,虽然神仙不会与你说话,但他们也许对于乱排次序哭笑不得呢!
查资料,清朝乾隆年间,吏部主事阎循观《西涧草堂诗集》“登木梁台”诗云:“层台冠西岭,云际独攀登;沧海遥如带,沂山近可凭;地崩庚戌水,铭记太公陵;欲辩临淄误,返周亦缺徵。”并诗后加注云: “雍正八年(庚戌年)大水台崩,得古碣云:‘齐太公之陵’碣旋裂。”姜太公之陵墓,位于昌乐城南37.5公里处,今红河镇台东官庄村村西,墓基高出岭顶地面约20米,基址面积100米×100米。墓顶之上原建有“木梁阁”,后人讹称木梁台。民国初,木梁阁被胡姓土匪烧毁。近时重建灵堂三大间,青砖青瓦(原为“青砖红瓦”,博友清竹提出,故而修改),当日映辉,光跃10余里。史料及遗迹所见,仅姜太公一人,在昌乐营丘治国修政达50年。相沿姜氏五世六侯,都治营丘,称齐国,按《竹书纪年》计算,历时有213年,按《史记》计算,历时233年。
根据以上资料,需要说明的有二。一是“木梁台”原名“木梁阁”,是后人讹称为“台”了,究竟哪一时期的“后人”也考察不出了。二是,这里确实是姜太公的陵墓,昌乐营丘是齐国建都之处。至于后来的薄姑、临淄那是以后的事了。
因为历来存有齐国建都之争,此处还需略加说明:相沿姜氏五世六侯,都治营丘,称齐国,按《竹书纪年》计算,历时有213年,按《史记》计算,历时233年。胡公徙薄姑都,为齐政约53年。可见齐都根本不是始封临淄,临淄前面除了我们昌乐的营丘,还有个薄姑呢,哪里就轮上它了?
关于昌乐营丘与临淄营丘问题,历代争议不休,其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早期的齐国书籍《晏子春秋》载,晏子对齐景公曰:“(齐国都城)始爽鸠氏居之;季崩氏居之;逢伯陵居之;太公居之。”又曰:“今齐之城中有丘,即营丘也。”这两句记载,并非指营丘就在临淄城中。事实是,晏婴这个齐国三朝老相国,是在向姜太公第23代孙齐景公讲述齐国以前的历史沿革,向景公说明:先君太公所筑所居的齐都城中,有个称营丘的丘埠,因以得名为营丘城。这是晏子所释营丘的本意。事实上,昌乐齐国旧都皇城东南隅咫尺存在营丘之丘,今称“石埠”。正确与否,这要借一部比《晏子春秋》更早更著名的书《尔雅》来说明。《尔雅·释丘》载:“水出其前,渻丘;水出其后,沮丘;水出其右,正丘:水出其左,营丘;此以水在丘之前、后、左、右名之也。”民国四年版《辞海》解释:“渻丘(河),谓在丘之前也(今称金钗河);沮丘(河),背水以为险也,沮同泄字(今称官庄河);正丘(河),水出其右,古人以南为正,故以西为右,则流不远,当止也。”《尔雅》亦称“沚丘河(原窦公渠上游河),营丘(河),水出其左,曰营丘河(今称白浪河)。”古代昌乐营丘城,地处四河中央,故有“城处脉中”之记载,其地形地貌完全与古书《尔雅》记载相符合。而临淄城,古今都不具备这一地理特征,只见淄河傍其城左。从古营丘地貌看,亦证明古营丘不在临淄。
最后,关于齐国第一代王姜子牙的陵墓为何在红河镇的台东官庄,很清楚,这里离营丘很近。即使再远一些也不要紧,凡是同属齐国辖地,皆为情理之中。

2009年4月11日上午匆草


附图片十四幅:


(随笔与摄影)红河走笔之三“木梁台”·古迹篇
图1:两点四十六分,路过四海官庄,看到一棵树上有两个鸟窝,我急忙喊停车。

(随笔与摄影)红河走笔之三“木梁台”·古迹篇
图2:两点五十五分到达木梁台。

(随笔与摄影)红河走笔之三“木梁台”·古迹篇
图3:木梁台位于台东官庄西侧。我们去时大门紧锁,刘秘书赶紧打手机叫来了
台东村的干部。我倒不忙着进庙,先在周围转了起来。

(随笔与摄影)红河走笔之三“木梁台”·古迹篇
图4:大门左右分列着两个大狮子。二十八个台阶。民谣曰:“木梁台,木梁台,
四七二十八层崖。”,“崖”既不读“ya”,也不读“ai”,而是读“ yai”。

(随笔与摄影)红河走笔之三“木梁台”·古迹篇
图5:姜太公墓顶之上原建有“木梁阁”,后人讹称木梁台。

(随笔与摄影)红河走笔之三“木梁台”·古迹篇
图5:院内立一高大香火台,东西两棵大树,不知名,很少见的树种。

(随笔与摄影)红河走笔之三“木梁台”·古迹篇
图6:重修碑记。

(随笔与摄影)红河走笔之三“木梁台”·古迹篇
图7:正面,供着少帝、少娘娘。可见今人重青壮、轻老弱之习日益厉害!



(随笔与摄影)红河走笔之三“木梁台”·古迹篇
图8:西面供的神灵。


(随笔与摄影)红河走笔之三“木梁台”·古迹篇
图9:东面供着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真是乱排座次!

(随笔与摄影)红河走笔之三“木梁台”·古迹篇
图10:最东面供的是哪一路神仙?

(随笔与摄影)红河走笔之三“木梁台”·古迹篇
图11:可能是西面的塑像了。

(随笔与摄影)红河走笔之三“木梁台”·古迹篇
图12:《重修庙记》。

(随笔与摄影)红河走笔之三“木梁台”·古迹篇
图13:《霜麦碑记》。



(随笔与摄影)红河走笔之三“木梁台”·古迹篇
图14:檐顶饰物。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