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昌乐的教育经历了一个特殊的阶段,不固定的校舍,不固定的教材,不固定的教学模式,不固定的对外称呼,充分体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流浪办学、游击办学的特点。于是,山东省立昌乐中学作为一个“避敌耳目”的代号“集贤斋”便应时而生了。
公元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月9日,日寇占领昌乐县城,各类学校停办。10月,国民政府昌乐县长张天佐在仓上乡大吉阿村设立第一所联合小学,招收五、六年级各一个班,并附设初中补习班一个,此为昌乐中学的萌芽。
据昌乐中学学生卢瑞凯回忆,联合小学开学典礼上,县长张天佐亲自讲话,大意是:日寇侵占了我们近半个中国,气焰非常嚣张。中华民族所以受欺侮,是因为我们国家贫穷落后,而落后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不行……我们在这非常时期要抓紧办学校,使同学们不因战争而耽误学习。这次办学,各村都大力支持,希望同学们听从老师的教导,努力学习,提高本领,准备将来为国效力。
由此看来,昌乐中学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里创办于营丘镇,那时候张天佐驻扎在仓上,学校则设在隶属仓上乡的大吉阿。可见民国时期昌乐中学的创办,营丘镇可谓居功之首。
诞生在战地里成长在烽火中的学校,颠沛流离是建校史上的最大特色。1938年12月因局势动荡,学校被迫迁往将军乡下皂户村。
1939年3月,正式开设初中班,招收第一批学生,共两个班。校名定为昌乐县立初级中学,标志着昌乐中学正式成立。4月,杜晓初任校长。
1940年,学校迁至时马乡刘家沟,招收初中、师范讲习班各一个。12月,刘裕坤任校长。
1941年3月,学校正式命名为山东省立昌乐初级中学。8月,刘裕坤调昌乐县政府任建设科科长,县长张天佐亲自兼任校长。
1942年,省立第八联合中学(安丘南逯)因战乱解散,昌乐中学奉山东省教育厅之命,“准予收容代办”,遂增初中班两个,简师班一个。霍树枬任校长。
同年7月,建校以来第一个初中班毕业。报请省厅批准,招收高中班一个。
同年8月,奉教育厅之命,学校更名为山东省立昌乐中学。
同年10月,日伪占据鄌郚,刘家沟校舍第三次被焚。迫使学校第三度迁址。学校再返马宋(今营丘镇)后,校舍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迁散在马宋寺后村一带几个村子里。
校本部设在西丛村,对外假称“集贤斋”。(注:原西丛村因建马宋水库而搬迁,原村址已为水库,今之丛阎即原西丛村迁民)
校长仍是霍树枬(梓坡)先生。
学校下设三处:
教务处:主任王亦民。山东诸城人,燕京大学毕业,原系安邱第八联合中学教务主任,后调至青岛任青岛铁中校长。教务主任由王笑房接任。
训育处:主任滕化文,兼师范部主任。
事务处:主任徐晋三。
学校按年级和学习类别设三个部。
高中部:有高中班一个,编为高一级,在马宋寺后村,级部主任巩宪文(字章武)。(注:寺后村因离水库太近,受湿涝侵扰,于1975年迁至今址。山东省立昌乐中学高中部原校址在今寺后村以西约半里。)
初中部:有初中班两个,在郝家辛牟、庞家河沟一带,级部主任亓耀文。
从学校初中部遗址看,院落位于庞家河沟东南角最高处,大门坐东朝西,教室为两大间西屋,南临陡坡,东西北俱为低地,学校东邻深沟,沟对面即是东张庄。
师范部:有简师班一个,师范讲习班一个,在滕家辛牟一带,级部主任滕化文。
全校计有五个教学班,245人。
山东省立昌乐中学的三处校址都在白浪河沿岸,分布在马宋(今营丘镇)寺后村一带几个村子里,与校本部所在地西丛村(已为马宋水库)相距不远,便于领导。办公室、教室、宿舍全部借用民房。
学生白天集中在教室里上课,晚上分别到各村所借的民房里住宿。吃饭在学生自己所办的食堂里,生活虽艰苦,但学习空气很浓厚,学校的秩序也很正常。
同年12月,又一个初中班毕业,经升学考试,又增添了一个高中班,编为高二级。 1943年12月,又招收高中班一个,编为高三级,以后每年招生一届,每届一个班。1943年12月,增设后师一个班,编为师一级,学校规模日渐扩大。
丛家庄(东丛)原省立昌乐中学学生86岁的孙乐天回忆:那时候的高中部学生有桌凳,初中部和师范部学生自己从家里拿马扎和图版,马扎当坐具,图版垫在膝盖上,当桌子用。老师一进教室,班长喊“立起”,因坐马扎不便,不起,一挺腰代替,叫做“挺而不起”。
孙乐天还回忆说:“我这一届学生上学时已经基本正常了,但我前面几届学生上课很不正常,处于一种随时警戒状态,学校遵循一般情况下正常上课,特殊情况下‘敌来我散,敌退我聚’。学生不住校,路远的学生借住亲戚家。那时候军训很频繁,教官有两个,一个姓朱,一个姓徐,我们对徐教官印象很深,他第一课介绍自己说,本教官姓徐,名培竹,培养的培,竹子的竹,黄埔军校毕业的。”
从孙乐天老人的这段讲述里可知,“集贤斋”是一个避敌耳目的“代称”或“假称”,这个代称是在战火纷飞的背景中产生的,反映了特殊年代流动办学、游击办学的特色。
孙乐天还讲述了一个细节,庞家河沟初中部是1947年秋天合并到吴家池子(抗战胜利后的省立昌乐中学校址)的。也就是说,抗日战争胜利后,代号“集贤斋”的昌乐中学部分学生还在营丘镇驻了两年。需要补充两点,一是郝家辛牟已经搬迁,历史资料是根据郝家辛牟原村址说的。二是有个二百米操场,具体位置在庞家河沟村西、郝家辛牟村南,所以才有“初中部在郝家辛牟至庞家河沟一带”的说法,这是指抗日战争后的省立昌乐县中学初中部。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昌乐县县长张天佐驻仓上。仓上位于马宋街(营丘镇机关驻地)西南,地势险要,东、南两面濒临白浪河,北靠猪河,仅西面无河流,但建有高高的圩子墙,圩子墙外亦有长壕。仓上东面的白浪河在此处大拐弯,河宽流急,河床不下200米,令人惊叹。仓上与马宋街、寺后仅有六七里,与西丛不过十里,另有一个电台小组驻三图村,随时向国民政府山东省政府有关机构禀报敌情,并随时与近在咫尺的国民政府昌乐县长张天佐沟通情报。1942年冬,时局变幻,国民党在潍县周围的军政要员被日寇追逼不舍,以至于散的散,俘的俘,撤的撤,张天佐被山东省政府任命为潍县专员公署专员……而位于营丘镇的“集贤斋”曾作为山东省立昌乐中学的代称或假称,这段历史也永载教育史册。
2014年7月29日初稿
2014年8月16日修改
2014年8月21日第三稿


附:原稿
张天佐与昌乐教育:营丘有个“集贤斋”

刘福新

公元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月9日,日寇占领昌乐县城,各类学校停办。10月,国民政府昌乐县长张天佐在仓上乡大吉阿村设立第一所联合小学,招收五、六年级各一个班,并附设初中补习班一个,委任刘玉裕为学校负责人。此为昌乐中学的萌芽。
据昌乐中学学生卢瑞凯回忆,联合小学开学典礼上,县长张天佐亲自讲话,大意是:日寇侵占了我们近半个中国,气焰非常嚣张。中华民族所以受欺侮,是因为我们国家贫穷落后,而落后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不行……我们在这非常时期要抓紧办学校,使同学们不因战争而耽误学习。这次办学,各村都大力支持,希望同学们听从老师的教导,努力学习,提高本领,准备将来为国效力。
由此看来,昌乐中学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里创办于营丘镇,那时候张天佐驻扎在仓上,学校则设在隶属仓上乡的大吉阿。可见民国时期昌乐中学的创办,营丘镇可谓居功之首。
诞生在战地里成长在烽火中的学校,颠沛流离是建校史上的最大特色。1938年12月因局势动荡,学校被迫迁往将军乡下皂户村。
1939年3月,正式开设初中班,招收第一批学生,共两个班。校名定为昌乐县立初级中学,标志着昌乐中学正式成立。4月,杜晓初任校长。
1940年,学校迁至时马乡刘家沟,招收初中、师范讲习班各一个。12月,刘裕坤任校长。
1941年3月,学校正式命名为山东省立昌乐初级中学。8月,刘裕坤调昌乐县政府任建设科科长,县长张天佐亲自兼任校长。
1942年,省立第八联合中学(安丘南逯)因战乱解散,昌乐中学奉山东省教育厅之命,“准予收容代办”,遂增初中班两个,简师班一个。霍树枬任校长。
同年7月,建校以来第一个初中班毕业。报请省厅批准,招收高中班一个。
同年8月,奉教育厅之命,学校更名为山东省立昌乐中学。
同年10月,日伪占据鄌郚,刘家沟校舍第三次被焚。迫使学校第三度迁址。这次迁址,就与此文题目《营丘镇有个“集贤斋”》直接相关了。
学校再返马宋(今营丘镇)后,校舍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迁散在马宋寺后村一带几个村子里。
校本部设在西丛村,对外假称“集贤斋”。据笔者亲自采访,原西丛村因建马宋水库而搬迁,原村址已为水库,今之丛阎即是原西丛村了。
校长仍是霍树枬(梓坡)先生。
学校下设三处:
教务处:主任王亦民。山东诸城人,燕京大学毕业,原系安邱第八联合中学教务主任,后调至青岛任青岛铁中校长。教务主任由王笑房接任。
训育处:主任滕化文,兼师范部主任。
事务处:主任徐晋三。
学校按年级和学习类别设三个部。
高中部:有高中班一个,编为高一级,在马宋寺后村,级部主任巩宪文(字章武)。据笔者采访,寺后村因离水库太近,受湿涝侵扰,于1975年迁至今址。山东省立昌乐中学高中部原校址在今寺后村以西约半里。
初中部:有初中班两个,在郝家辛牟、庞家河沟一带,级部主任亓耀文。据笔者采访,教室位于庞家河沟东南角高处,大门坐东朝西,教室为两大间西屋,今遗址犹存。从遗址看,南临陡坡,东西北俱为低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东邻深沟,沟对面即是东张庄。另据笔者采访,初中部操场位于郝家辛牟与庞家河沟之间,值得补充的是,郝家辛牟已经搬迁,历史资料是根据郝家辛牟原村址说的,操场具体位置在庞家河沟村西、郝家辛牟村南,所以才有“初中部在郝家辛牟至庞家河沟一带”的说法。不亲临此地,是不会了解当时学校的详细位置的。
师范部:有简师班一个,师范讲习班一个,在滕家辛牟一带,级部主任滕化文。
全校计有五个教学班,245人。
从笔者实地采访来看,山东省立昌乐中学的三处校址都在白浪河沿岸,分布在马宋(今营丘镇)寺后村一带几个村子里,与校本部所在地西丛村(已为马宋水库)相距不远,便于领导。办公室、教室、宿舍全部借用民房。
学生白天集中在教室里上课,晚上分别到各村所借的民房里住宿。吃饭在学生自己所办的食堂里,生活虽艰苦,但学习空气很浓厚,学校的秩序也很正常。
同年12月,又一个初中班毕业,经升学考试,又增添了一个高中班,编为高二级。1943年12月,又招收高中班一个,编为高三级,以后每年招生一届,每届一个班。1943年12月,增设后师一个班,编为师一级,学校规模日渐扩大。
另据笔者采访,国民政府昌乐县县长张天佐驻仓上。仓上位于马宋街(营丘镇机关驻地)西南,地势险要,东、南两面濒临白浪河,北靠猪河,仅西面无河流,但修建圩子墙,圩子墙外亦有长壕。特别说明的是,仓上东面的白浪河在仓上有两个大拐弯,村南到村东一个,村东北有一个。两个大拐弯之间也就是仓上村东的白浪河床特别宽,水流也特别急,河床不下200米,令笔者好一番惊叹。仓上与马宋街、寺后仅有六七里,与西丛不过十里,都在国民政府昌乐县县长张天佐的牢牢控制之中。
据笔者采访,还有一个情况,营丘镇的三图村在抗日战争初期办学的时候,曾设有国民政府山东省某部的电台,这是确凿无疑的。至于是否是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的总电台,经笔者多次实地采访,答案是否定的。不过,据当时情况分析,张天佐控制下的昌乐一直是国民党的模范县,山东省政府的总电台即使不设在三图村,但国民党军统或其它保密组织设在三图村的一个电台小组是绝对可能的。
还有一个重要情况,1942年冬,日寇在昌乐南部山区扫荡,国民党海军陆战队、八区专员公署被打散,五十一军有师长、参谋长被日寇俘虏,安丘境内的二纵队司令员厉文礼也被俘押往潍县。八区专员杨焕彩撤至后方,张天佐被山东省政府任命为潍县专员公署专员。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仓上既是昌乐县政府和军队驻地,也是潍县专员公署机构驻地。山东省立昌乐中学的办学力量更雄厚了。
好了,现在我们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昌乐县县长张天佐办教育的线索重新整理一下:
1938年10月,国民政府昌乐县长张天佐在仓上乡大吉阿村设立第一所联合小学,招收五、六年级各一个班,并附设初中补习班一个。此为昌乐中学的萌芽。
1939年3月,正式开设初中班,招收第一批学生,共两个班。校名定为昌乐县立初级中学,标志着昌乐中学正式成立。
1941年3月,学校正式命名为山东省立昌乐初级中学。8月,刘裕坤调昌乐县政府任建设科科长,县长张天佐亲自兼任校长。
1942年8月,奉教育厅之命,学校更名为山东省立昌乐中学。
1942年年10月,日伪占据鄌郚,刘家沟校舍第三次被焚。迫使学校第三度迁址。学校再返马宋(今营丘镇)后,校舍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迁散在马宋寺后村一带几个村子里。校本部设在西丛村,为了迷惑日本侵略军,对外假称“集贤斋”。高中部设在马宋寺后村;初中部设在郝家辛牟、庞家河沟一带;师范部设在滕家辛牟一带。
国民政府昌乐县县长张天佐本人和重要行政机构驻仓上,另有一个电台小组驻三图村,随时向国民政府山东省政府有关机构禀报敌情,并随时与近在咫尺的国民政府昌乐县长张天佐沟通情报。1942年冬,时局变幻,国民党在潍县周围的军政要员被日寇追逼不舍,以至于散的散,俘的俘,撤的撤,张天佐被山东省政府任命为潍县专员公署专员……而位于营丘镇的“集贤斋”曾作为山东省立昌乐中学的代称或假称,这段历史也永载教育史册。

2014年7月29日初稿



(一)校本部设在西丛村,对外假称“集贤斋”

太平店子和丛阎村摄影小记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