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说说冯小刚与他那些差点被枪毙的电影

2017-12-16 20:03阅读:
文丨铁任
《芳华》上映了,故事中有满满的情怀,绚烂而又伤感,而影片在银幕之外的征途也是如履薄冰,波折不断,经历了定档、换档、再定档,中间夹杂着等待和惶恐,几乎是复制了去年《我不是潘金莲》的整个过程。
过程是艰难的,也是正常的。在这个时代,凡是涉及到历史和反思的作品,都会获得格外的“关照”,毕竟这种深度触及现实的作品,容易左右年轻人的世界观,慎重一点没有问题 。
《我不是潘金莲》和《芳华》最终能够上映,也是好事多磨,终究没被毙掉,以完整的面貌出现在银幕上,事实也证明了观众非常喜欢这两部影片,并做出了积极正面的解读。
有些观众之所以对两部影片的波折过程感到不解,多半来源于对冯氏贺岁喜剧片的印像太根深蒂固了。
一位拍出《甲方乙方》《没完没了》《大腕》《手机》《非诚勿扰》等一系列国民喜剧的导演,似乎与禁忌和限制毫不相关,怎么突然就成了被严防死守的重要对象了呢?
其实这并不奇怪,哪怕是在冯小刚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时期,他的喜剧也一直没有脱离现实,包括让观众笑得肚子痛的那些贺岁喜剧,其实也是基于浓浓的草根情怀,只不过是用欢快的笑料,淡化了犀利的讽刺和批判,这也是冯小刚和王朔最擅长的游戏,通过玩世不恭的自嘲,稀释掉对社会的批判,以至于看起来上那么的轻而易举,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然而实际上,冯小刚和他的电影这一路过来并不容易。早在2000年,他和王朔玩了一把换岗游戏的《冤家父子》就被禁了。
擅长文学的王朔跨界执导,冯小刚领衔主演,电影质量很不错,在内容上也不涉及到什么红线,讲的是一个自以为是的父亲和叛逆期的儿子达成和解的故事,只不过就是可惜了,年轻气盛的冯小刚私自把电影送到国外参展,违反了规定,成为了禁片。
冯小刚作为一个被岗位耽误了的影帝,一共就主演过两部电影,第一部被毙了,第二部就成了影帝,有点可惜,但是没有办法,谁让你不按规定办事呢。
有了被毙掉的经历,对冯小刚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在以后的贺岁喜剧创作生涯里,冯小刚非常重视按章办事,所以一直是顺风顺水,不过有追求的导演一样,拍着拍着胆子就大了,《手机》《天下无贼》《集结号》《唐山大地震》,题材一部比一部敏感,终于成为重点整改对象。
例如《天下无贼》,据说当时上面给出的修改意见是“贼不能做主角”,而冯小刚却认为按规定一改,主题就变了,电影就不成立了,经过漫长的一次又
一次被驳回,后来还是王朔出了一个妙招,让刘若英扮演的女贼怀孕,一下子豁然开朗,人心向善,顺利过关。
《集结号》同样也是题材非常敏感,从这样一个角度去反应战争,从前别人都不敢想,冯小刚不仅想了,而且拍得很好。
大概是后来的《一九四二》挑战民国官场太过容易,冯小刚又和刘震云合作了《我不是潘金莲》,把现代官场众生相描写得栩栩如生,从小官员到大官员,各个都放下官冕堂皇那一套,现出了原形,成为了冯小刚导演作品中上映历程最艰难的一部。
有了《我不是潘金莲》在前,其实所有人对《芳华》的推期有了心理准备,毕竟是涉及到英雄和战争,慎重一点也是没关系的。
数了数冯小刚这些年的电影,发现他也真是不容易,在第五代都转行拍大片赚大钱,第六代纷纷上岸的时候,他却越来越犀利,越来越有追求了,从纯粹的娱乐片票房大导演,变成现在具有鲜明风格的创作者,这一路真的来之不易。
而这所有命运,都是由性格决定的,冯小刚原本就不是喜欢附和的人,众所周知,他是娱乐圈最有名的“小钢炮”,脾气来了不管不顾,见谁轰谁,上轰领导高层,下轰鸡鸣狗盗,中间轰各行各业。
《明星周刊》的狗仔,“跑来跑去”的综艺节目,批评自己作品的影评人,还有“垃圾观众”也一并成为开火的目标,正是因为经常开炮,冯小刚在不拍电影的时候也经常成为网友们的热门谈资。
有些人的性格随着时间的打磨,失去了梭角,而冯小刚却恰恰相反,年纪越大,性格也越来越不合群。
对于他本人来说,这样的性格会多生很多气,遇到更多的阻力,但是对于中国电影和观众来说,这绝对是一件好事,希望冯导打起精神,别怕压力,多拍出一点有骨气又毙不掉的好电影出来。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