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糖人”今天满十岁

2020-05-12 11:49阅读:
10年前的昨天,单位医院例行体检,
手一伸,护士惊道:哦哟,你血糖咋这么高?
有好高?好高才算高?不知道。赶紧问。
护士说,你餐前都13点几了,还不高?
那……咋整?
护士再道:我们测的不上算,你得到三甲医院再测。
于是去了三甲。


10年前的今天,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一个上午测了三次或四次血糖。
次次之间有间隔,间隔期间就坐那儿忐忑。
随着喝下的液体糖分升高,每次测得指标都比上次高。
快到中午的时候,一个医生过来正式通知,
不要抱幻想了,赶紧到楼下办医保。
就乖乖按医生所说办了。


从此开始了“糖人”生涯。
香蕉是先前的水果最爱,从此一口不沾。
黑芝麻汤圆,也喜欢得不要不要的,从此再也没有吃过一口。
至于白米饭么,多数时间是拿它当糖对待的。
最初郁闷的日子,甚至对眼前的所有食物,
都深怀敌意,但又不得不勉强往嘴里送。
也就两三个月时间,附着在身上近30年的40来斤肥肉,
竟悄没声息地走掉了大半。


没禁住时不时留念起那“糖”前时光。
因为曾经饿过饭,所以特别好吃。
因为曾经缺过油,所以特别喜油大。
再就是长年生长在潮湿地,

麻辣咸之类重口味,既是普遍嗜好亦是个人偏好。
还有就是迷信“吃得是福”,“想吃是需要”,
30岁不到,就把腰围吃成近2尺9,
随着脸盘的膨胀,眼鼻嘴都相形变小或朝中间靠拢。
而脑袋也成了俗称的“猪头”或雅骂的“脑满肠肥”。
简言之,得糖尿病是早晚或必然。
何况,故去的咱妈给了这遗传。


一晃,整整10年过去。
回忆10年前的今天,那份紧张与惶惑似还在眼前。
毕竟是正式的“判决”。毕竟那结论不属所愿。
当然随之而来的,更多是不习惯。
“糖人”的吃,“糖人”的喝,“糖人”的活,
那可是此前从未有过的体验。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渐成自然。
其中就包括了不吃糖,少吃米饭,少吃油荤,多运动。
“管住嘴,迈开腿”,果真是无价妙方。


10年后,年龄长了10岁,体重轻了20斤,
血糖指标大致合规,因为体检时的结论总是如此。
没有每天查血糖。因为晕血,也因为怕痛。
但如果在医院查餐后,只是咽下个一两的馒头,
就足以在两小时后把指标升到13点几。
事实一再郑重提示,凡粉,此生都得尽量少吃。
于是纤维粗或形状毛糙的可食之物,
就逐渐成为餐桌上的常客。
感觉跟兔子甚至熊猫的饮食,有着惊人的相似。


10年“糖人”也积累下些许感想,
最大感想是,人但凡长到五六十岁,
若说体内没一个两个指标异常,本身就是思维异常。
若想身体跟一二十岁样百病不侵,根本就属痴心妄想。
这阶段的正常人有一两个或三几个指标不正常,
恰恰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超级正常。
比方本人的血糖,以及血压,血小板等等,
在身高萎缩两三公分的同时,升高了几个点位,
完全是身体本身的听天由命或顺理成章。


带着异常寻求正常,
当是此段人生的正常。
遥想50年前的那个冬天,在西昌高枧的卫生院,
本人企图以15岁低龄进入解放军那座大学校,
仅仅就因为体重距当时的最低指标还差10斤,
生命中就再也没有了当兵的历史。
因为等多年后体重终于达标时,年龄已经超标。
不禁想到,指标人生,其实也是人生本身。
50年前如此,50年后亦如此。
10年前如此,10年后亦如此。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