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成都为何那么多街道名带有古代官职特色?

2022-03-25 12:09阅读:

巴蜀春秋之七二

成都为何那么多街道名带有古代官职特色?

和运超


成都,一座拥有三千年历史积淀的文化名城,不仅城市名称一直没有变过,中心城区如金牛、武侯、青羊、成华、锦江等,包括郫都、新都、广都双流等城区,全是伴随成都一起发展,有着悠久历史烙印的古地名。其实不光如此,连成都市区的多数街道名称也同样有浓厚的人文特色。在诸多的特色之中,有一个特色感觉和其他古代名城不同,成都不少街道充满古代官职气息,多以明清以来的官府的署衙或职务命名,这一点连古都北京的城区也很少类似的街道地名,恐怕成都的这种城市文化很有一些别具一格。

成都为何那么多街道名带有古代官职特色?
讲述清末民初成都转变的《新政之后》,书中有很多珍贵的老成都照片



一、重要的官府机构所在地

成都有一批街道如督院街、总府街、提督街、正府街、将军衙门等等,过去在明清时期是重要的官府机构所在地,自然就拿来作为街道的名称,甚至这些当年官府署衙所在地,后来基本利用过去的地面,改建作为今天的机关单位继续使用。
最典型的就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所在的督院街,最早明代的“巡抚都察院”就设在这里。明代的巡抚一般是临时奉命巡视安抚某地区的特遣差使,虽然权限颇大,但并不固定在地方,到清代才改成为地方专任的官员。清代巡抚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及民政等,某些重要省份后期还直接升总督。
最初顺治时,由第二位四川巡抚高民瞻(清军正式开始控制四川是顺治十五、十六年,高民瞻的资料不多,他可能汉军旗人。之前的第一位是李国英,本来是明末湖广大将左良玉的属下,与左良玉儿子左梦庚一起投降,跟随豪格入川打败张献忠。后来李国英受命追击李来亨、郝摇旗等李自成余部,把四川巡抚一职改任高民瞻,但高民瞻只做了三年,顺治十八年转给佟凤彩,也是汉军旗人)在今天的督院街沿用明代的都察院改建为巡抚官署。高民瞻是第一位进入成都办公的清朝四川巡抚,展开重修府城,整顿机构的工程,但实际没有来得及完成,他之后的佟凤彩才基本完成对成都的修葺和重建,包括对都江堰进行了一次疏浚。
到乾隆年间,朝廷撤掉了四川的巡抚,改为专设总督,所以这里的街道成为民间习惯称呼的总督衙门(别称“制台衙门”)所在地,街名“督院”就是由“总督”和“都察院”两大官府机构的省略并称。再后来民国时期,四川督军署、四川省长公署、四川省政府全都设在这里。1949年成都解放后,省军管委员会以及川西公署和四川省政府都设立在这条街上,也都沿用原来的官府大院作为办公场地。
整个四川历史自清代以来,督院街一直要算大名鼎鼎。像最后促使清朝垮台的导火线——四川保路事件,重要一幕就发生在总督衙门大院前。当时的总督赵尔丰竟然下令朝前来请愿的人们开枪,从而激起声势巨大的全省风潮,导致需要调动湖北的军队进入四川进行支援,这就给湖北的行动制造一个良机,最终促使武昌在机缘巧合之下成功改变了历史走向。
 在总督衙门对面,清初曾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寺庙,据说叫“祈水庙”。康熙年间,因为平定吴三桂,大量清军的绿营兵进入四川,这里被改建为卫戍官署的督标营营务处。清军在各省城驻扎是分散开的,东南西北各点均有,正如茅海建研究鸦片战争时所说,平时清军兼有警察、安保、工程队等各种使命,并非全都会投入作战。民国时期的四川地方军阀也在这里设立了军警团联合办事处,后来这里成为军队的营房。
在总督大院西辕门外的走马街。因为这条街一拐弯便是总督衙门的大门,过去前来晋见总督的官员来往经此都得下马步行,所以名叫走马街,显然街道称呼也是受到与官职身份关联的影响。
从督院街往北,经过今天著名的春熙路步行街区就是另外一条著名的总府街。如前所述,清代的总督衙门是设立在督院街,总府街过去一度被清代的巡抚衙门所占用,但清代巡抚设立时间非常短,这条街的命名与巡抚并没多少关系,这里的总府名称实际来自明代的都指挥使衙门。
都指挥使是明代四川行省最高的军事长官,“都”即“总”之意。都指挥使司一方面被简称为“都司”,同时又尊称为“总府”,尽管清代的巡抚是在这里设立了一段时间,但街道名称还是沿袭明代的称呼。正如成都民间老百姓经过清代差不多300年,哪怕到民国,很多人还是习惯称呼天府广场一带为“皇城”,实际过去是明代“蜀王府”所在,虽然到明末被大西军毁掉。清代也并没有维护重建,仅仅是改成了方便科举考试的贡院和官府粮仓,但百姓仍然一代代都沿袭明代的称呼习惯。
成都还有两个明代军事特色鲜明的街道是指挥街和前卫街。
指挥街是明初设立四川卫所指挥机构时出现的官署,有记载的是洪武四年(1371),卫指挥使司署衙设立在这条街,后来便因此得名。 的等级相当于县,由军官兼管民政事务。
前卫街也是依据明代的卫署机构而得名。明代卫署有前、后、左、中、右之分,在明代“总府”的都指挥使司掌管有前卫、左护卫、右护卫、中卫、宁川卫等卫所,实际也包括成都府、华阳县、成都县的府衙等等,当然都指挥使是军务为主,原则上并不干涉地方民生。
另外像正府街,一般人可能不大明白,尤其外地的朋友假如初来成都,对这个名字更加“懵圈”,或许还质疑是不是街道牌错误。有一些介绍成都街道的书籍文章进行过常识普及,说是清代的成都府知府衙门在这条街,所谓“正”是方位居正之意,用一句通俗的话说,街名的含义是“成都府衙正街”。过去成都有不少街道带“正”字,比如“青羊正街”“正科甲巷”“正通顺街”“华兴正街”“望平正街”等等。
今天俗话说城市,可历史上的地区行政概念并无“市”这一级,明清在四川行省之下就是“成都府”,知府衙门其实相当于“市一级政府”。不仅如此,与成都密切相关的华阳县衙也在此,因成都府在历史上长期包含华阳县衙,所以并没有单独辟出官署。成都的城区几乎从三国蜀汉以来就是成都、华阳两县共管一城,这一点一般人可能不容易明白。就如唐代的长安是尽人皆知的一座大城市,可实际上是由长安、万年两个县组成的。
唐宋阶段的成都也是一个发展高峰,在外城周围修筑罗城扩大城市格局以后,官府机构的设置重新经过一番调整。据一些资料记录看,可能从十国的前蜀后蜀,尤其宋代以后,成都府官署一直设立在这条街道,并不是一般介绍说因为清代的知府衙门才使其得名。
还有一个被忽视的情况,古代官府作为治理地方机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是执法,虽然不完全如影视演绎那么夸张,但地方知府的这种色彩毕竟也确实具备,所以正府街今天最大的历史保留特色是四川省检察院的所在地。相似的还有一条署前街,指成都县衙位于知府官署的北面,今天在原址上的是成都市青羊区法院。
清代特色比较典型的是提督街、将军衙门。
  清代在各重要省份都设有提督军务总兵官,统辖地方一省的汉军绿营兵,简称“提督”。四川提督的官署就在提督街,这一提督衙门大院虽然多数成都人未必有什么感觉,可实际上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它”一直都存留在于几代成都人的记忆中。民国时这里改建为一座公园,后来命名为中山公园。从1951年起,这座公园被改建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当时是整个西南地区第一所面向全市劳工群众的文化娱乐场所,有球场、有剧院、有各种儿童娱乐设施,80年代风靡起来的跳舞场也最先配备。直到2000年左右新文化宫场馆修好,提督街的旧址才被废弃。


成都为何那么多街道名带有古代官职特色?


清代四川除提督之外,还有一个专管八旗军的“将军”,在西城(清代的满城)有一条名为将军街的小街,得名就是因为将军衙门设在此处。笔者曾经有文章提过,成都将军衙门的真正来历是清初名震一时的大将军年羹尧坐镇四川,对入川的八旗子弟家眷专门安置在西门少城范围,所以这一片城西街区有鲜明的满清特色,全为小胡同,官府有一些资料还习惯以八旗营来称呼这些街道。这里的生活还有浓厚的军事色彩,设有城门。雍正年间年羹尧被惩处以后,将他原来居住过的宅院整理改建,后来就作为成都将军的官署。

二、特色行政职能部门

在官府衙门之外,成都还有不少其他职能管理部门的机构,这些机构留下的官职街名也不少。如明清布政使所在的藩署街和藩库街。
明清时期,行省所在最高的地方长官首推督抚,不过还有作为重要协助管理的两位高级官员,一是布政使,一是按察使,分别有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作为办公机构。布政使司主管一省的财赋和民政,俗称藩司或藩台;按察使司主管一省的司法刑狱,俗称臬司或臬台(臬本来就是法的别称,比如圭臬指代准则、规矩、法度)。藩臬两司在职务上是平行的,但藩司品级地位相对略高(藩台是从二品,臬台是正三品),在总督之下居首席。 
四川的布政使机构设在成都今名藩署街的地方,顾名思义就是指藩司官署的所在。与藩署街紧接着,是清代四川全省财赋银两集中储存保管的库房,俗称“藩库”,清末宣统三年十月的保路一事中,当时绿营巡防军纵火焚烧街面房屋,还将藩库金银洗劫一空,沿街住户大多遭到乱兵骚扰。民国以后在库房位置上创办了一所大成中学。解放以后,大成中学与华阳县中合并为成都三中。就在藩库的背面还有一条街叫布后街,也是因位于布政使司的后面而得名。
与藩库街相邻还有一条爵版街,也和布政使的职能有密切关系。过去布政使司职责范围很广,分收藏钱粮、布帛及图书的许多库房,其中有一个“照磨厅”掌管核对文卷之事,还兼制“爵版”。这个爵版类似文武官员的名片和简历的一种混合体,也相当于民间通用“名帖”“名刺”一种更为官方版本,但作用更倾向于官员简历档案。
这种名片上印有官员的姓名、学位、官衔、籍贯、简历等内容,用于晋见、拜访,起证明身份作用,同时能够为各官员在升职、调职时拿来提供标准版式。收藏这种简历档案的库房称“爵版库”,该库房所在地方后来就得名爵版街。
再如负责教育和科举方面的学道街。在清代官制中, “提学道”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务。这一官职需要翰林出身的人员担任,称为“学政”,享受特别的钦差官待遇,地位与地方督抚平行。比如清代名著《儒林外史》开篇部分有两个晚年中举的经典人物——周进和范进,他们临到老才好容易熬出头,中举以后飞黄腾达就分别担任广东学政和山东学政。在一省之内,有关科考、教育、文化学术方面的事,重大的必须与督抚会商衔接后方可办理,名义上还是督抚属下,不得因有钦差身份而擅专。
  提学道的全称是提督学道,官署名是提学使司,民间习惯称学道衙门,当年四川学道官署就位于今天的学道街。清代除了顺治年间西南战事频繁,康熙初两三年重建省城没有负责过科举教育(顺治年间四川的科举省试位于阆中著名的贡院),从康熙以后的成都府所属州、县的文童,县考中试后就来成都参加府考,考棚设在学道衙门西侧。民国后改办高等工业专门学堂,后来的四川省教育厅、四川通志馆都设在这个地方。由于清代文教机构设立于此,晚清到民国的近百年间,这条街上曾开设过多家印制和销售木刻古籍的书铺,这里的书籍远销全川、云贵、川西乃至西藏,非常出名。
还有与地方经济财赋方面有关系的盐道街和马镇街。
四川历来是盐茶重要产地,从唐宋起就是历代朝廷的财赋大省。唐代发生安史一事后,北方各地藩镇都不大听命朝廷,四川的盐茶成为供应长安的支柱命脉。之后宋代的版图原本就小于汉唐,对四川茶农利益的压榨很大,还爆发过著名的王小波、李顺起事。清代在四川专设有非常特殊的盐茶道职务进行管理生产和运销,其他省份一般只管盐业,就称盐法道,如果设有盐运使就不再设盐法道。
而马镇街也是历史渊源久远。众所周知,宋代的北方先后被辽夏金所占据,从北方能得到的马匹供应非常少,而南方成为宋朝马匹的重要来源渠道,所以四川出现的茶马交易非常繁荣,成都官府管理马政的机构最早就设立在这条街(实际宋代正式名称是茶马交易司,可能茶和马是分别不同的下属机构,马正司位于此)。宋元明三代叫马务街,又叫马正街,主要指马政官衙设在附近的蓥华寺西侧。今天叫马镇,有学者推测可能是清代以来的误写,又或者是另外一种形容。因清代时期对北方基本恢复掌控,马匹资源比较充足,之前的茶马司中,马务不再是清军的短板,这一机构自然就取消了。相连蓥华寺改为汉军营驻地,原马正司就成为军营马队所在。


成都为何那么多街道名带有古代官职特色?


还有一个与军事驻防有关,实际算是一般职能的是城守东大街。按说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过去都有一条主街,城守东大街确实是东大街最前端的一段。
东大街过去是成都一条很长的街道,专门分城守东大街、下东大街、上东大街三个部分(从市中心朝东门延伸,城守东大街是靠近市中心部分,就是今天著名的春熙路毗邻的东大街段)。城守命名是城守游击署设立在此,城守是职能,而游击是军队官阶。历史上各朝代都用军队驻防各城,兼顾警卫、治安的功能,城守就是以游击来负责城防守卫的意思。
还有一个比较奇特的帘官公所街。今天的人们多半容易误会,以为帘官是清廉的廉官谐音,实际也是和清代科考有些关系的帘官所在而得名。公所本身是一个晚清才流行的有点洋务色彩的词汇,指官府办事机构。
清代举行乡试时,会从所属知县中挑选一些人担任帘官。阅卷的称内帘官,管理考场事务的称外帘官。这是为了确保科举考试的过程保密,阅卷官所在的门口,就算白天办公进出时也必须挂上垂帘,表示与外界隔绝,以免发生徇私舞弊的问题,习惯上就把科举中与考试相关的官员统称“帘官”。他们到省府参与科考阅卷期间,或每次出场后都会住在这里,这条街就因此称为帘官公所街。
据一些资料介绍,成都的帘官公所在康熙年间恢复在成都省城举行科考后,延续到后期道光年间一直在拐枣树街,从咸丰初年才搬到现在的帘官公所街,正好这阶段进入晚清,公所这一称呼也流传开。今天来看两条街的距离并不远,中间横了一条街口,清末废除科举以后,帘官公所改成培训新式警察的学堂,民国以后成为岷江法政学校。
还有一个笔帖式街更显得有点“古怪”。笔帖式是来自满语的音译,本义是写字的人,汉语可以理解是书记人。这条街位于成都的东糠市街和东顺城南街的交汇处,是一条不长的小巷子。两边过去满民居,如今仅存的老宅院就是原笔帖式署的旧址,被列入成都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清代规定凡重要文书都要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像流传康熙帝死后,所谓雍正这个四阿哥篡改“传位十四阿哥”诏书的野史说法,就是民间老百姓对清朝公文制度不清楚才闹出的乌龙。当时官府下专设负责掌管满文与汉文翻译誊抄事务的官职就叫笔帖式,他们办公地方叫笔帖式署。据史料记载,清代成都的笔帖式官署应该有两处,另一处位于城中太平街东(今为太升南路的一段),可能因撤毁较早,所以衙署名称早已不存在了。

三、为何成都老街道会充满“官气”?

经过一番梳理就能发现成都中心城区街道的“官气”不是一般的重,介绍成都街道特色都能够指出这是一种文化现象,但为何成都会有这样的文化特色却很少有人分析。
一般来说,成都街道喜欢这样命名肯定会指向所谓“历史原因”,可是一种什么样的历史让成都的街道会呈现这样的安排和流传呢?肯定不是轻易说得清楚了。
深入梳理成都城市的发展史,明清成都的城市格局自然和宋元时期长期战争的背景脱离不了关系。成都在历史上比较靠谱的最大程度毁坏就是蒙元初期,成都两次被攻破。由于宋方军民抵抗顽强,反复争夺,成都几乎全城被毁,不仅如此,连带眉州、彭州、汉州、蜀州、雅州,川蜀州府七成左右地方无不残破。
比较而言张献忠大西军和清军的毁坏都没有那么显著,只是流传所谓人口锐减罢了。元代后来虽然也重建了成都的官署,但建筑痕迹已荡然无存,资料也非常稀少,以致今天连元代四川行省官署设在什么位置都一无所知。唯一可以推断就是,据宋代以来习惯,可能仍然集中在城北。
据四川省社科院陈世松(参与编著的名作就是《宋元战争史》)先生《明代成都城郭营造与城市布局》一文梳理,明代对成都的城市布局和官署修建有一次较大的调整,官府机构的设立逐渐开始向东扩展,清代以后相对大量集中于城东区域,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大背景。
从城市营建角度看,明代的南京和北京两大都城的规制,自然影响到全国各州府城治下各种衙署的修建格局。这带有非常严格的朝廷规制,尽管各地方需要考虑地理和地形上的差异进行一些合理调整,但成都作为数一数二的古代大城市,也有过几代为都的背景,所以明朝这一次对官署机构的设置,对城内街市的布局,各种机构和城市建筑定名,自然是具有相应继承传统,同时参照京师,所谓新旧结合的用意,这是第二大背景。


成都为何那么多街道名带有古代官职特色?
一张清末成都地图,可以清晰看到成都和华阳当时在城中的分界线


像朱元璋是一个心思非常细腻,可以说是有细节癖好的人,他制定许多条条框框。比如成都城中心的蜀王府,是给十六子朱椿准备,明朝在元代基础上对成都重新修缮,城市格局重新布置,首先对王府的修建就花了很多心血,利用东部为历代宫殿故址(主要指前蜀后蜀,宋朝的成都将蜀的宫廷大部分别苑都开辟出来作为与民同乐的游园场所了)。明代的王府毁于张献忠的大西军,清代后来将宫殿旧址改建为科举考试的贡院,20年代教育改制到抗战前,四川大学主校区就位于市中心原来清代贡院旧址(民国教育改制后的现代四川大学本就由公立四川大学、国立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三家现代式学校合并,和清末学堂式的大学雏形不可同日而语),1939年因战事严峻,高校大搬迁,川大搬去了峨眉县,约1944年搬回成都后,就改到了东门外九眼桥望江楼校区,而且理工科、文科和师范学院开始分别设置学院发展。
城北府县治所大多沿袭宋代旧址,像布政司设在城北府署附近,据说原为刘备称帝的故址。而都司、按察使司等新设官署全往城东方向新建,自然而然带动成都城市街区在明清两代向东发展的新征兆,这些机构所在后来基本成为清代大量流传下来成都主要街道名称的一个直接依据。
但不能完全认为,明代新建的成都就是把官署机构主要往城东方向拓展,其实是新增的一些明代机构才渐渐形成新的片区,用今天的话说像是汇聚为一个城市的行政中心,这一城市布局后来清代没有太大变化,这才是明清以来成都城市逐渐定型的历史积淀。比如今天被视为繁华商圈的春熙路、太古里片区,实际明清时期完全是各种官府机构所在,晚清光绪年间都还没有春熙路,这条路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
当时与民间百姓生活关系密切的所谓商业街区,的确主要分布在偏东和偏南,这些区域在明、清、民国时主要属华阳县管辖。像民国《华阳县志》对此多有考证,指唐宋以来的重点市集如蚕市、花市、麻市、锦市、扇市、药市、夜市、大东市、东市、南市、新南市等,大多集中在该县的辖区之内。历史上明清成都最热闹的商业街,就是过去很长的东大街。从城中官府机构所在地绵延到东城门的锦江边,原则上春熙路、太古里也是在历史上东大街商业繁荣基础上延续下来的,也算是毗邻的街道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