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天问》的探索精神何以永恒

2020-05-12 08:28阅读:
《天问》的探索精神何以永恒
今人绘制的《屈原天问图》 (图源网络)




《天问》的探索精神何以永恒




据报道,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中国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感慨系之,怎不令人缅怀伟大诗人屈原?!怎不令人诵读屈原的《天问》?!
屈原的《天问》,是一篇内容博大精
深、形式特异的旷古奇文。它采用问难方式,一连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上天下地、古往今来、天道人事,包罗万象。以“天问”为目,意思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发展史的问难。
作品对唯心主义的“天命观”,对有关自然现象的传统观念(主要是“盖天说”)、对古代神话传说与历史记载的传统观念(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等),提出了一系列的怀疑与批判。屈原勇于探索真理、坚持真理的精神,在我国古代作家中是前无古人的。
长期以来,人们审视《天问》的第一视野是文学的,假如转换为科学视野,我们还将会发现其别有洞天——这就是文本承载的科学探索精神。
《天问》是人类理性的一次大觉醒。
它首先对有关宇宙始初的种种神话传说提出质疑:“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这四个问题的提出,表明屈原认为人类不能对宇宙始初情况有确实可靠的知识,实际上是对一切有关宇宙始初的神话传说的总否定。《天问》接着对有关共工、女岐、女娲、烛龙、后羿等古代神话传说进行怀疑。又对十二时辰的划分、宇宙的结构,以及昼夜的形成、日月运行等天文现象产生原因进行了探索。
尤其“角宿未旦,曜灵安藏?”“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这两句,是对太阳运行规律的观察和探索思考。这种观察和思考,接近了地呈球形,太阳绕地球运转的“地心说”。这比我国古代主张的天圆地方的“盖天说”,无疑是在对天象认识上向科学知识大大前进了一步。
《天问》是开放思维的一次大展示。
屈原之思维,具有时空上无限的延展性。故能不囿于成说,不拘于俗见,独立思考,大胆独到,显示出其科学思维的前瞻性。
《天文》问道:“圆者九重,孰营度之?”(天有九重,是谁这样设计的?)“八柱何当?东南何亏?”(八根擎天柱竖在何方?大地的东南方为何倾塌?)“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边有多少角落和弯曲?有谁能数清它们的数目?)“自明及晦,所行几里?”(太阳从天明走到天黑,东西一趟要走多少里?)
如上所述,屈原不仅已具有了无限的时空意识,且已具备了数字化思维的科学要素。屈原科学意义上的“先知先觉”,与其开放性的思维是分不开的。




《天问》的探索精神何以永恒
取材于天岳幕阜山问天台屈原问天故事的音乐电视作品《天问》剧照




《天问》是勇于求索的一次大突破。
屈原对宇宙、天地的生成孜孜不倦地探索:“角宿未旦,曜灵安藏?”(当东方还没有亮的时候,光辉的太阳在哪里躲藏?)“康回冯怒,地何以东南倾?”(共工发怒用头撞不周山,大地怎么就向东南倾斜了?)“东流不溢,孰知其故?”(百川灌海,但海总不会溢出来,谁能知晓其中的缘故呢?)
同样,《天问》对生命的起源、历史的演绎也大胆怀疑。人们对圣母女娲敬若神明,他却诘问说:“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女娲繁衍了生命,但女娲人面蛇身的、独特形体是谁打造成的?)“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生育女神女歧没有丈夫,九个儿子取自何方?)按传统观念,这是在亵渎神灵,但屈原敢于用人的理性眼光来解读神。
中国是一个具有丰富神话资源的国家,神话已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部分。神话虽然反映了先民对自然及人类自身历史的认识,但毕竟是先民诗性智慧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逐渐学会了推理能力,产生了理性思维萌芽,于是对神话传统以及对宇宙的幼稚认识产生怀疑。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空前活跃、学术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标志着人类精神(理性)的一次大觉醒。《天问》便是人类精神(理性)第一次大觉醒时代的产物。
在屈原光辉的篇章里,最为人称道的第一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科学的精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永无止息的求索精神。屈原的一生就是勇于求索的一生,在政治上是这样,在学术上更是这样。《天问》集中体现了屈原这种求索精神。这是屈原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就如恒星一样遨游宇宙,世世代代,永恒不息!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