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周亚夫人生悲剧是性格使然吗

2020-12-04 08:35阅读:
周亚夫人生悲剧是性格使然吗
山西山阴县张庄乡新广武村汉武广场周亚夫雕像 (图源网络)




周亚夫人生悲剧是性格使然吗
——《容斋随笔》札记之六




在有文字记载的数千年中国历史中,有一个现象经常重复出现,那就是历代名将难得善终,而且往往被自己人所害。西汉文景时期名闻朝野的一代名将周亚夫,从备受宠信到被疏远、冷落、戏弄直至被害,其起伏跌宕的悲剧人生不禁让人扼腕叹息。对周亚夫的悲剧,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续笔(卷六)周亚夫》中,作了颇有见解的述评。
洪迈首先肯定了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的功绩:“汉景帝即位三年,七国同日反,吴王至称
东帝,天下震动。周亚夫一出即平之,功亦不细矣”。景帝三年(前154),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因不满汉景帝“削藩”之策,联合起兵反叛,景帝按照文帝生前遗嘱起用周亚夫讨伐叛军。周亚夫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术,深沟坚守,断吴楚联军粮道绝其后路,然后命令士兵全线出击,仅用三个月就平定了叛军。周亚夫因平定“七国之乱”有功,先后被封为太尉、丞相,深得景帝的器重。
然而,洪迈笔锋一转,说道: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功亦不细矣,而讫死于非罪。”汉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周亚夫的儿子暗自让工匠打造五百副甲盾,以准备周亚夫去世时发丧用。后来此事被人告发,称周亚夫谋反。结果,周亚夫以谋反罪入狱,“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
接着,洪迈对此作了剖析。他认为,汉景帝虽然不是仁厚的君主,但也不是喜欢杀害卿大夫的人,为什么只是对周亚夫而忍心这样做呢?洪迈说自己曾追究其原因,他认为:“亚夫之为人,……然必悻直行行者”,意为周亚夫必然是容易发怒而行为任性的人,才招致祸害。
为此,洪迈举了两个例子,为他的这个结论来佐证。第一个例子,就是周亚夫光耀历史的“细柳营治军”。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周亚夫为防匈奴入侵驻守细柳,文帝亲自慰劳三军将士,行至细柳军营时却御驾受阻。
洪迈对这个在历史上作为严厉治军的典型事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一,洪迈认为,周亚夫率兵屯驻细柳,只以防备匈奴,而且近在离长安几十里的地方,并不是在边境上与敌军相对垒时有片刻间不可预测之事发生。现在皇帝来慰劳军队到达军营,竟然不能进营门,直到派使者拿着符节用诏书告诉他,才打开壁垒的门。其二,洪迈认为,皇帝进入军营后,周亚夫下令皇帝不能在军中驶马,而且自己称穿盔甲不能下拜。为此,洪迈责问:皇帝的万旗军队、车驾仪仗,竟然要听命于将帅,这难道是做臣子之礼吗?!于是,洪迈下结论说道:周亚夫“则其傲睨帝尊,习与性成”!周亚夫轻视皇帝尊严,已经养成习惯了。
第二个例子,就是汉景帝对周亚夫“赐食不设箸”一事。汉景帝专门宣召虽已免官但尚居都中的周亚夫吃饭,周亚夫见席前只有酒杯并无筷子便责问侍从官,结果让汉景帝羞辱一番后离席而去。为此,洪迈认为周亚夫轻视皇帝已成习惯,所以对年轻君主赐食不设箸有“不平之意”,并在言谈和脸色中表现出来,以至于后来才丢了性命。
周亚夫人生悲剧乃性格使然的评述,并非洪迈一人的观点,司马迁在《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也有同样的看法:“惜其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说的是,可惜周亚夫自满自足而不虚心学习,能谨守节操但不知恭顺,最终导致穷途因窘。真令人悲伤啊!今天的史学者也有一致的观点,认为周亚夫的人生悲剧在于他“谋国不谋身”。周亚夫顾全大局、以国事为重的举动应该充分肯定,但他处事不懂得变通,缺少妥协与圆滑,心中有国无君,冒犯了皇权,导致景帝对他十分反感,这是他的失策之处。然而,笔者对洪迈等人的以上观点却有些不同看法。




周亚夫人生悲剧是性格使然吗
电视剧中周亚夫形象剧照




笔者认为,周亚夫的悲剧不仅仅是其性格使然,而是封建专制下复杂的政治斗争所导致。
其一,是周亚夫与皇室的恩怨纠结。景帝七年(前150),景帝欲废掉太子刘荣,改立其他皇子为太子。周亚夫认为废长立幼不合常理,奉劝景帝不要那样做。汉景帝此事是主动与周亚夫商议的,却怒不可遏言称家事不容外人插手,开始对周亚夫疏远。中元三年(前147),景帝之母窦太后欲让景帝封王信(王皇后兄长)为侯,景帝未同意。在窦太后步步紧逼下,景帝搬出敢于直言的周亚夫应付窦太后。周亚夫以汉高祖曾与诸大臣歃血定下的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为由反对此事,由此得罪了窦太后和王信、王皇后。同年,景帝欲封归顺汉朝的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为侯,遭到周亚夫反对,这使景帝更加对周亚夫疏远了。如此,皇帝和丞相之间的矛盾加剧,周亚夫在皇室中也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
其二,与汉景帝胸怀狭隘、刻薄寡恩不无关系。汉景帝身为一国之君,仅凭自身的好恶就可以无视事实任意整治辅弼忠臣。当年就曾冤杀了重臣晁错,至于对周亚夫以谋反定罪,那只是除掉周亚夫的借口罢了。另外,周亚夫的率直性格使景帝感到十分可怕,加上汉景帝的身体欠佳,他不希望周亚夫在自己死后对自己的儿子造成威胁,除掉周亚夫是为太子扫清政治道路上的障碍。再加之周亚夫作为功臣之后,重权在握,又十分不听话,对皇室具有威胁性。在这些综合因素作用下,周亚夫的人生悲剧已不可避免。
总而言之,周亚夫的人生悲剧,一方面在于他“谋国不谋身”,将国家利益看得重于皇家利益;同时自身性格的刚直倔强,宁折不弯,经常违背当权者的心意而不会委曲求全、阿谀奉承,从而招致了皇帝的嫌隙与厌恶。另一方面,封建君主制度决定了臣子对君主只能俯首听命、委曲求全、逆来顺受,而直言犯谏无论如何行不通。如此,周亚夫做不到降身辱志、阿谀逢迎,其孤傲的性格注定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无法保护自身,最终走向了毁灭的命运,成为了历史上一个令人唏嘘感叹的政治悲剧。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