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2019-09-12 21:35阅读: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灵谷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东南坡下,中山陵以东约1.5千米处,始建于天监十三年(514年),是南朝梁武帝为纪念著名僧人宝志禅师而兴建的'开善精舍',初名开善寺。明朝时朱元璋亲自赐名'灵谷禅寺',并封其为'天下第一禅林',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金陵梵刹志》将其与大报恩寺、天界寺并列为大刹。现灵谷寺内有放生池、金刚殿、天王殿、无量殿(又称无梁殿)、五方殿、毗卢殿、观音阁等殿堂,寺后有宝公塔。灵谷寺玄奘纪念堂中供奉玄奘法师坐像,像前的玄奘法师顶骨纪念塔中有玄奘顶骨舍利。2006年,国务院将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中山陵附属谭延闿墓、邓演达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梁殿是明代灵谷寺仅存的一座建筑,因殿内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由于这座殿是砖石拱券结构,不用梁木,所以俗称'
无梁殿'。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无梁殿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年),大殿的东西长53.8米,殿前露台宽敞,面阔5间,进深3间。殿顶是重檐九脊琉璃瓦,屋脊上的3个琉璃瓦塔是喇嘛塔。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无梁殿内部虽为券洞结构,外部却仍以仿木结构的形式出现,檐下有出挑的斗拱,正面还设有门窗,是一座采用多样券法,错综连接后构成的建筑。现开辟为“辛亥革命蜡像纪念馆”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无梁殿整座建筑找不到梁柱,全部用砖砌造而成。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无梁殿采用了中国古代石拱桥的建造方法,由基层用砖先砌5个洞,合缝后叠成一个大型的拱形殿顶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无梁殿5个开门的每一间就是一券,每排为5券,正中一间券洞最大,宽11.4米,高14米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殿内蜡像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个人认为,歌词很有感染力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灵谷寺公园内景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建于民国年间的灵谷寺为江苏省省保单位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山门部分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大雄宝殿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玄奘院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指路牌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第五军、地十九路军淞沪会战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灵谷塔--原名阵亡将士纪念塔,是阵亡将士公墓的主要建筑之一,建于民国二十年~民国二十二年(1931~1933年)。塔的设计者是美国著名建筑师茂非和中国建筑师董大酉。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灵谷塔高约60米,九层八面,全部用钢筋水泥建筑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灵谷塔每层以绿色琉璃瓦披檐,塔外绕有走廊(云座),围以石栏杆的平台,塔之中部用螺旋式,扶梯有260多级围转而上,每层每面有门通至塔外绕之平座,绕台可鸟瞰钟山景物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灵谷塔正门横帽上的'灵谷塔'三个字是解放后陵园管理处第一任处长高艺林所书。塔底层外壁石刻 '精忠报国'为蒋中正题书。侧门分别是'成功'、'成仁',后门为'有志竟成'。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灵谷塔上面三层及塔刹部分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灵谷塔西数十米为宝公塔和三绝碑,下为铭牌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宝公塔是南朝梁武帝用来安葬宝志和尚舍利的塔,当时建塔耗资20万银两。后因朱元璋建明孝陵,将塔与寺一起迁往这里,改名叫灵谷塔。塔初建时为5层,可惜原塔早已毁尽。宝志和尚是南京栖霞东阳人,7岁出家,死于梁大监十三年,是梁武帝最敬仰的和尚之一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宝公塔原为七级,砖木结构,明初在今灵谷塔位置,建造烈士公墓时迁移至此,为覆钵体形式,1941年完工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下图为三绝碑局部,碑上刻有唐代大画家吴道子所绘宝志像、大诗人李白所做的像赞,由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灵谷寺寺内建筑区位图
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灵谷塔、宝公塔
资料:
灵谷寺最初为南朝梁武帝为尊崇宝志禅师兴建的'开善精舍',位于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南麓,始建于南朝天监十三年(514年),梁武帝为埋葬宝志和尚,在独龙岗建开善精舍和志公塔。
唐朝乾符年间改名为'宝公院'。
宋开宝年间, 易名为开善道场。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题寺额为'太平兴国禅寺'。
元朝及明朝初年时被称作'蒋山寺'。
明太祖朱元璋选定此处修建自己的陵墓明孝陵,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将原寺移到灵谷寺现址.用砖石砌成的无量殿(又称无梁殿),安置无量寿仏本尊,灵谷寺的寺匾额是朱元璋所赐,并敕封寺名'灵谷禅寺'。当时灵谷寺规模很大,占地500余亩。还有灵谷塔和三绝碑等胜境;玄奘纪念堂中供奉玄奘法师坐像,像前的玄奘法师顶骨纪念塔中有玄奘顶骨舍利。
清朝初年,遭受冰火打击,但次年很快地就复兴了,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南巡时,临幸钟山,御赐'灵谷禅林'匾额,并书'天香飘广殿,山气宿空廓'对联赐寺。 虽接待过康熙帝与乾隆帝在这里逗留。但是,建筑大多毁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清军与太平军的兵火,虽然同治年间寺院在曾国藩等人得以重建,规模已大不如明代灵谷寺的威容盛况。
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在灵谷寺原址建设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原灵谷寺则迁至
东侧同治六年所建的龙神庙。四方墙壁设置了110座石碑,刻有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名单。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