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2020-03-14 21:16阅读: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目前古迹爱好者一般认为,国内现存的唐代木构建筑有四座半。除大名鼎鼎的佛光寺、南禅寺外,剩余的两座唐构分别是位于山西平顺县的天台庵(一说属于五代建筑,不做细究)和山西芮城县的广仁王庙,都在山西省。还有半处就是我们河北正定的钟楼了。下图为1965年广仁王庙省保碑,有好事之人用黑笔改成了国保碑。这里需要说一下,因为有五龙泉水从庙基前涌出的缘故,故当地群众俗称其为“五龙庙”。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芮城县龙泉村广仁王庙建成于唐大和五年(公元831年)(正殿唐碑有记录)。这个建造年代比南禅寺晚近五十年,比佛光寺早了26年。最重要的是,她是目前唯一现存的唐代道教庙宇,下图为国保碑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古时此地流泉纵横,村名由此为“龙泉村”。泉水流出,汇聚成潭,周边村名也因此而来,诸如城南沟、马村沟、武家沟、沟南、沟北、三坑等。史载“源阔五丈,深一丈”,自殿前流出,家家户户门前长流水,绿树成荫,竹林丛丛.润泽了一方百姓。我们去的那天,时值清明节,雨后,泥泞难行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广仁王庙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改扩建工程,下图左侧台基上为正殿对面建于清代的戏台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东邻兴建的窑洞式祭龛,访古做的有声有色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广仁王庙矗立在丈余高的高台之上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始建于大唐大和年间的正殿,体量较小,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呈方形,台基高约1米以上,殿前无月台。板门,两次间木直棂窗。殿身檐柱十六根,全部筑入墙内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大殿左前45度角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主殿对面的清代戏台,木雕比较精美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主殿内梁架,记载修缮年代:1988年11月19日,大清乾隆十年岁次三月初六,光绪三十二年六月~~~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主殿殿堂内无柱,下图为梁架结构,以下描述来自百度: 檐柱上施阑额,无普拍枋,转角处阑额不出头。檐下柱头斗拱为五铺双抄偷心造,无补间斗拱。拱瓣棱角分明,内部搁架辅作斗拱硕大,叉手长大。整个建筑结构简练,充分体现出唐建特色。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广仁王重塑金身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远观对面的戏台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主殿檐下结构,斗拱硕大,造型古朴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木直棱窗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殿脊,上翘弧度比较平缓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右前45度角拍摄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殿脊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据载:正殿前檐东侧嵌着两通唐碑,一块为唐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乡贡张铸撰文,河东裴少微书,河东裴勋书额,概述唐代兴修水利设施引龙泉水灌溉农田,“水分四流,浇灌百里,活芮之民,斯水之功”,并引征西门豹引漳河水治邺史事。另一块为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县令郑泽撰文,姚全书,记述修建龙神祠宇经过,“划除旧屋,创立新祠,素捏真形,丹青四壁”。(我们去的时候没能看到)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宋朝时徽宗曾昭告天下敕封龙王晋封王爵,为“广仁王”。庙内供奉龙王,取“广施仁德”之意,广仁王庙之名由此而来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又因当地有泉涌出,水势巨大,称之为“龙泉”,西有“贾公泉”和“地皇泉”,东有“万仙泉”和“神泉”,合称为“五龙泉”。当地老百姓又称之为“五龙庙”。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主殿背面部分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广仁王庙所处的高台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广仁王庙,来自大唐(国五)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