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中国文化遗产日|《文物修复第一家》即将出版

2020-06-15 12:02阅读:
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中国文化遗产日|《文物修复第一家》即将出版
众多的文化遗产特别是文物之所以能够保留至今,离不开背后默默付出辛劳的守护者们。讲述和记录我国青铜器修复之家——贾氏家族的新书《文物修复第一家》,近期将由学苑出版社出版。今天,小编特摘录李学勤先生的序言于此,向大家介绍这个几代人投身中国青铜器修复事业的特殊家族。
《文物修复第一家》序 言
文物修复技术是我国传统工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工艺源远流长,古代多在官府,后世逐渐散在民间,但两者都常以世代传授相维系。例如传世最古老的论述工艺的专门书籍,作于先秦而在汉初被收入《周礼》的《考工记》,有“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搏埴之工二”,或称某人,或称某氏。汉末郑玄注说:“其曰某人者,以其事名官也;其曰某氏者,官有世功若族有世业,以氏名官者也。”所谓官有世功或族有世业,就是代代相传的工艺世家。
中国文化遗产日|《文物修复第一家》即将出版

70 年代中国历史博物馆保管部全体人员合影
前排左起:王玉兰、郝洪林、王喜瑞、杨政填
中排左起:宋 曼、王慈民、高 英、贾玉波
后排左起:赵家英、牛德良、杨志新、葛述禹
世代相传的专业人员,古时称为“畴人”。《史记• 历书》讲,周朝幽厉以后,王室衰微,“故畴人子弟分散,或在诸夏,或在夷狄”。《集解》云:“如谆曰:家业世世相传为畴。律:年二十三傅之,畴官各从其父学。”《历书》论述历书,所以后来大家把明历之人称作“畴人”,最多将乐官兼括在内。其实“畴人”的本义应更广泛,像《史记•龟策列传》谈卜人,也说“父子畴官,世世相传”。《考工记》所载那种工艺世家,也当在广义的畴人之列。
文物的修复和复制,起源甚早。贾文忠先生《文物修复与复制》书中,引《吕氏春秋》《韩非子》鲁国赝鼎故事,认为春秋已有复制文物的实例,是正确的。此项工艺,至宋代而兴盛,但其真正发达,要到晚清及民国初年。贾书所述这一时期仿古业的传流,“青铜民间四派”等,可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配合考古工作的迅速开展,文物修复、复制的工艺技术得到充分发挥作用的机会,精益求精,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准。
中国文化遗产日|《文物修复第一家》即将出版
贾玉波先生一家,属于上面说的“青铜民间四派”中北京派“古铜张”嫡系,数代世传,见闻之博、经验之富,少有伦比。近几十年出现的许多最珍贵的文物,都是经过他们的精心妙手,才能复现原有的光辉。对文物考古工作的贡献,需要大家给以充分的肯定。贾家各位修复和复制的文物,包括各个门类,而以青铜器为其间大宗。下面我想就以青铜器为例,对此项工艺技术的重要性陈述几句。
中国文化遗产日|《文物修复第一家》即将出版
很多人习惯在博物馆、美术馆的展室中欣赏青铜器,往往以为青铜器从来便是那样形制完整、花纹明晰、铭文清楚的。青铜器埋藏地下,时逾二三千年,出土时完好光洁的,实际是极少数。一般情况是锈蚀遍体,破碎缺损,甚至变成难以辨认的大堆碎片,和后来玻璃橱内的形象不能同日而语。没有修复,青铜器的研究鉴赏可说是做不到的。
中国文化遗产日|《文物修复第一家》即将出版
贾玉波在修复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铜甂
修复本身其实就包含着研究。试想对青铜器各方面的性质(物理、化学性质和历史、美术性质)没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怎能将残破恢复成为完美?修复应该说是青铜器整理研究的基础,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中国文化遗产日|《文物修复第一家》即将出版
2012 年国家文物局石质文物保护修复行业标准培训班合影
对于鉴定工作,文物修复和复制的知识尤为重要。鉴定一件青铜器,首先须看清是否仿制,经过何种修整,有无作伪的情况。不能辨明这一点,鉴定便无从说起。
因此,我一贯认为,一个全面的青铜器研究者必须学习修复的知识。研究青铜器的工作,最好有修复专家参加配合。
中国的现代考古学,是在久远深厚的金石古物之学的传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考古学的研究,有必要从传统积累中取得凭借和借鉴。传统的金石古物之学,不仅有收藏、著录、考释等内涵,修复、复制的工艺技术也是不可忽略的方面。前代金石大家的作品,即每每兼涉及此。忘记这方面的传统,会给今后的文物考古工作带来损失。
中国文化遗产日|《文物修复第一家》即将出版
左起:贾文忠、李学勤、贾文超
外国的情形也是这样。我曾几次在法国、意大利等地文物修复研究机构参观,并讨论有关问题,知道他们的修复技术相当注意传统工艺的保存和发扬。比如壁画、雕塑的保护与修复,在那些国家是至关重要的事,有很多专家学者在实验室和现场辛勤工作,才使美术史上的名迹不致失坠毁坏。为了弘扬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更多的工作正在等待着我们。中国的文物有着本身的特点,我们传统的文物修复工艺也是独特的。这种传统工艺,借用日本习用的话来说,乃是无形的文化财(文物)。当前仍在传流此项工艺的畴人世家,肩负着特殊的责任。
中国文化遗产日|《文物修复第一家》即将出版
贾文忠(左一)修复北京孔庙九位清代皇帝大匾工作照
《文物修复第一家》一书,介绍了贾氏三代人的工作业绩,又披露了大量实际工作的技艺经验,无疑是与文物考古各方面有关的读者所欢迎的。
我国的文物修复、复制工艺当然需要现代化,而且正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过去几十年间,这方面的技术有很多发明创造,有些颇为重要,需要总结和推广。贾氏文物修复之家的事迹也是丰富多彩的,值得向大家推荐。
新书预告
《文物修复第一家》
中国文化遗产日|《文物修复第一家》即将出版
贾氏家族三代共有十人在我国不同博物馆从事文物修复工作,修复文物万余件。本书是对每人的工作事迹做了全面总结。大量珍贵的文物照片,进行了修复前与修复后的比较,让读者直观的感受文物修复的魅力。本书第一部分介绍古铜张派文物修复的起源及贾氏文物修复之家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介绍贾氏三代人,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经历;第三部分出版图书的题跋、序摘选及出版论文著作情况;第四部分收录了多年来媒体对贾氏之家相关人员的新闻媒体报道及文物捐赠;第五部分是贾文忠先生全形拓基本情况。附录贾氏四代人影响。
版权合作/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xueyuanpress@163.com
中国文化遗产日|《文物修复第一家》即将出版 学苑官方天猫旗舰店
中国文化遗产日|《文物修复第一家》即将出版
学苑出版社公众号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