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高油(气)价的逻辑

2018-05-31 19:49阅读:
清议/文
自世界进入内燃机时代后,石油价格便一直是大国博弈的工具。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油价之所以告别每桶2美元/桶的漫长历程,表面上看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努力的结果,其实背后有着美国人的如意算盘,也就是美元与黄金脱钩后,锚住美国主权信用的美元急需借助飞速扩张的原油贸易继续巩固其世界货币的地位。
再往后,自美国人发现前苏联远东油田减产并预测到后者将强化其南向(中东)扩张政策后,美国转向控制油价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油价曾一度回到10美元/桶,与前苏联解体以及之后美国继续打压俄罗斯的战略企图密切相关。之后的油价以及天然气价格同样充满着大国博弈的色彩。
美国人对待油气价格的态度自页岩油(气)技术的突破尤其是在美国因此成为新的石油出口国之后再次发生了转变。鉴于页岩油(气)的开采成本较高,高油(气)价显然符合美国的利益。如今,美国决心替代俄罗斯成为欧洲天然气市场的主要进出口国,并且怀着更高的期望值意图打开中国的市场。
高油(气)价的逻辑
作为世界第一大原油进口国以及潜在的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预计今年就是),中国的态度无疑是另一个关键。
表面上看,中国似乎不欢迎高油(气)价。其实未必。首先,高油(气)价有助于减少贸易摩擦,进而为延续和平崛起营造必要的外部环境。
背的抱的一般沉,中国人早就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历史上的经典案例是北宋的“檀渊之盟”(虽然争议极大,但还是无法否定其积极的历史意义)。
其次,中国储量丰富的可燃冰的开采成本显然不会低,低油(气)价无疑会降低甚至封杀其商业开采价值。
第三,中国也有自己的能源技术突破,这就是煤制合成天然气,由此打开了新型煤化工的工艺链,对商业价值极大的化工行业可以说是一场革命。其指向不仅是替代进口油系化工产品,还能替代国内的油系化工产品,进而缓解对进口油气的依赖;不仅可以强化国际收支平衡,还能够在降低污染物排放的前提下继续发挥国内占比极高的煤炭资源储量优势。
这意味着,未来的国际油气价格主导权将更多地掌握在中美两国手中。这
道不是说沙特与俄罗斯的角色不再重要,但重要性无疑会相对降低。
(关注微博“清议砸核桃”获得更多讨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