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时代变了,孔子思想过时了?

2017-11-23 11:01阅读:
学生请教傅老师:孔子思想是不是已经过时?


以下为学生提问:


孔子生活的年代决定了他思想的局限性,我觉得儒家思想更适合小国寡民的宗法社会,而不是适用于今天。小社会可以靠人性的善,大社会就要靠规则。


举个例子。澳大利亚曾经是英国犯人的流放地,但这群犯人建立了一个发达国家;美国的城市迈阿密曾是古巴人的流放区,美国把自己国家的妓女、毒贩、犯罪分子等通通送到的迈阿密,但这些人把迈阿密建设成了佛罗里达州第二大城市。
这些被认为是“人渣”的人和儒家所提倡的“善”“仁爱”相差甚远,但依然通过规则构建起了国家和城市。


可见,现代社会更需要规则来进行多数人的管理,而不是依靠传统宗法社会的人性向善的力量。


孔子思想是否过时了?傅老师您怎么看?


时代变了,孔子思想过时了?

11月16日,傅老师在重庆主讲《国学与人生》


我喜欢这样的好问题。但我们要知道的是,如果你看不到孔子超越时空的人本精神,那必然会被局限在某一个时空背景下看问题。
我曾经说过,希望来一次先秦孔孟思想的“文艺复兴”,为我们今天的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可是,孔子毕竟生活在2500多年前,他的思想真的不会过时吗?上周我在重庆演讲现场,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就很有针对性,所以我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回答。


首先要说的是这个问题非常好,因为他看到了时代的差距。但是我们要明白,这个问题完全忽略了儒家的特色。


什么是儒家的特色?简单来说,“人”和“民”是不一样的。这是两个特别重要的概念:




“民”是什么?
民是时代的产物


儒家思想当然依托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因为没有人可以离开自己的历史背景去说话。所以孔子说,你要尊重社会的规范。为什么?因为你生活在那个时代,只能做那个时代的人。


“民”指的是一般百姓。在那个时代下,孔子对百姓提出了怎样的管理措施呢?孔子有一句话很有争议,被很多人曲解成“愚民”政策了,他说:“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对于百姓,我会让他们走上正路,但是没有办法让他们了解为什么要走上正路。为什么?


如果让百姓了解为什么要走上正路,就需要教育,教育就要从头开始,慢慢地去教,那时间上跨度就比较大,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因为当时确实是一个比较小的社会,所以孔子可以通过自己个人的力量,而不需要经过缓慢的教育,就能迅速的带领百姓走上正路。


孔子的成效在当时也是很显著的,孔子当大司寇三个月就在鲁国实现了“路不拾遗,男女分途”,这一切也都得益于宗法社会的大背景,如果放在现代社会,孔子治国措施的成效可能没这么大、也没这么快。
孔子对于“人”的论述
是超越那个时代的


“人”指的是我们认识的,能够和我们互动的人。


孔子有一句话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家的马厩失火,而孔子回家问人是否受伤?虽然这些人是佣人、工人,但都是孔子认识的人,所以他称之为“人”而不是“民”。这就是孔子的人文主义和人道精神。


《论语》中关于“人”的哲学,可以详见这篇文章,这里不作赘述。
新孔子十讲:孔子的处世哲学
圣哲们的“人性”论
是献给全人类的礼物


那“人”和“民”的区别究竟能有多大呢?


德国有一位学者叫雅斯贝尔斯,他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文化的轴心时代”。他把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四个人挑出来,按照年代排序分别是,释迦牟尼、孔子、苏格拉底、耶稣。


时代变了,孔子思想过时了?
为什么是这四个人?因为他们都凭一己之力与所生存的强大时代对抗过。


释迦牟尼背后是一个由印度宗教、种姓制度控制的社会,他却说:“众生皆有佛性”,这句话在当时的印度社会无疑是石破天惊;


孔子是鲁国人,但他不以国家为边界,周游列国,他讲的全都是以人为单位的主张,比如“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古希腊人属于城邦,他们怎么说?——“我是雅典人,我这一辈子都离不开雅典。”但是苏格拉底讲的是什么?他讲的是人。他的一个学生就说:“我不是雅典人,我是希腊人,我不是希腊人,我是地球人。”


耶稣是犹太人,但是他突破了犹太人认为“只有犹太人才是上帝的子民”的限制,他说,“所有信仰上帝的人,都能成为上帝的子民。”


这四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勇敢的走出自己的团体,投身于全人类一个共同的世界。


他们四个人的思想在当时是超前的、特别的,在当时的社会都没有得到认可。他们不像当时的百姓,也就是“民”一样,认为我出生在一个小地方,我认识的都是小地方的人,见到的都是小地方的风土人情,我的人生就应该是这样的。不是的,这四个人能够走得更高,看到“人”是什么。


这就是“民”和“人”的区别。




儒家思想中人性的光辉永不过时


所以,你要说孔子思想过时了吗? 有一部分确实如此。因为没有人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假如你今天你读《论语》,你看到一句话:“子曰:男女平等”,你会吓一跳,以为自己买到盗版书了吧,孔子那时候能讲男女平等吗?那是吓死人的话。就好像耶稣如果在《圣经》里面说:“地球是绕太阳转的”,当时的人们也一定会认为他疯了。


所以,四大圣哲思想中时代的局限性是必然存在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谈到“人”的那一方面所展现出来的普遍真理,这才是重要的。


至于澳大利亚和迈阿密的例子,并不能证明规则比善更重要,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当时一般百姓所看来的罪犯、妓女等等所谓的“人渣”的本性中,依然还有向善的力量。把他们聚集到一起之后,因为有对理性、对人性的普遍需求,所以跟别人还会互动,他们照样还会发展出一种规则,慢慢建立起一个正常的社会。


这恰恰证明了孔子的思想是建立社会规则的基础。


“人”和“民”不一样。孔子口中的“民”可能已经过时,但重视“人”的孔子思想,却永远不会过时。
——傅佩荣
时代变了,孔子思想过时了?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佩荣国学馆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