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一个在国外从业十年的食品研发人员,为什么不选择进口食品?

2017-09-06 10:18阅读:
前天在北京广播台做嘉宾,谈欧洲毒鸡蛋的事情。主持人说欧洲不是一直被当做食品安全的模板吗,怎么出了这么大事情。其实,不管是哪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绝对安全”。比如媒体上作为“严谨偶像”的德国,除了从荷兰进口的鸡蛋中检出氟虫腈,他们本土产的鸡蛋也有中招的。
2017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第72号通告,有80个批次的乳制品被抽检,发现其中有3个批次的不合格,一个批次是德国的纯牛奶,另外两个批次是美国产的奶酪。不合格原因都是微生物超标。
一个在国外从业十年的食品研发人员,为什么不选择进口食品?
不过进口产品爱好者也不会在意这个检测结果。对于进口食品,检出不合格的时候他们会说:“只是偶然事件,人家有完善的监管和信誉”;对于国产食品,即使检测都合格,他们会说“这批合格,不代表那些没被抽检的也合格”或者说“当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也是检测合格的”……
信任是一种很容易破坏,但很难重建的东西。中国奶制品行业和国家监管部门都付出了很多精力,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消费者依然缺乏信任。这是在为当年的罪恶还债——虽然,当然的作恶者已经成为历史,但行业的信任重树还任重道远。
在微博上转发食药监总局的那份通报的时候,我加了一句评论:“作为在国外呆了很多年的食品从业者,我在国内就几乎不买进口食品,原因是:贵,但并没有与价格相配的理由。”让许多进口食品爱好者不满,纷纷现身说法、或者抖各种机灵质问是不是在为“国产食品洗地”。(这里强调一下:有些食品因为种植养殖技术的领先,进口的反而便宜。这种属于技术和国际贸易带来的福利,我还是可能会买的。)
这种阴谋论的推测很无聊,只不过无理搅三分的自作聪明而已。
作为从国外到国内的资深食品研发人员,为什么我会觉得进口食品并没有与价格匹配的理由呢?
从监管上说,一种食品要出口或者进口,需要满足双方的监管要求。尤其是进口国,往往对进口食品会有更严格的监管流程,比如对于厂家的资质要求、每批产品入关放行前的检验检疫等等。理论上说,通过合法规范渠道进口的食品
,的确不应该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但是,长途运输、关税、再加上满足监管要求,它的成本是必然要高一些的。除非那种食品在出口国的生产成本明显要低,否则价格高是必然的事情。但是这种高价格,并不是用于提高产品品质,而是用于支付运输费用、管理费用、关税、以及比本土产品更多的经销环节所需要的费用。
这在进口水果上尤其明显。在国内,我从不买进口水果。(当然,一大原因是穷……)不管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水果存在安全问题的可能性都很小。所谓的农残,往往是认为制造的恐慌。大多数水果都是可以去皮再吃的,即便是有一点农残,也不足为虑。而进口水果为了满足储存运输的需要,从品种到采摘时间,都不会把“好吃”和“营养”作为优化目标。进口水果的优势,往往也就只是“原来的和尚会念经”,更好看、更有“档次”而已。
即使在保质期内,食品也还是处于一种实质上“动态变化”过程中。检验检疫,也只能针对关键指标在某个时间点上状态。尤其是微生物,“检验合格”并不意味着在整个保质期内就“一定合格”。进口食品经过的物流和存储条件要比国产食品的更为复杂,出问题的可能环节也就更多。
也就是说,在保障微生物安全上,进口产品要克服的困难比国产食品更大。许多人顶礼膜拜的“德国严谨”照样出现了微生物超标,是一个例证。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进口食品就需要在工艺上付出更大的代价。比如巴氏奶,国产牛奶一般做7天的保质期,而这样的保质期进口产品根本无法实现,所以进口“鲜奶”就只能进行更彻底的杀菌。即使名为“鲜奶”,杀菌程度可能还是跟国产“鲜奶”并不相同。此外,物流环节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多。比如这次抽检中,出现微生物超标的是德国纯牛奶。纯牛奶经过超高温杀菌和无菌灌装,理论上说放多久都不应该出现细菌问题。这个细菌超标的事件,有点匪夷所思。这也说明,“声誉”和“形象”并不能保障食品安全,产品品质如何还是要看事实来证明的。
当然,我们平常看到更多的是国产食品检测不合格、被媒体曝出违规生产之类。这让人们对于“国产食品”很缺乏信心。其实仔细看一下,被曝出问题的食品,往往都是中小型企业的产品。而媒体曝出的“黑作坊”“黑窝点”,也几乎没有什么机会进入正轨超市,也不会成为市场上的主流品牌。那些产品价位和销售渠道与进口产品类似的食品,出问题的情况还是很少的。
【本文系腾讯较真平台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食品健康原创科普,通过手机账号“松鼠云无心”推送】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