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六椽栿 - 木结构古建筑扫盲

2013-11-04 16:48阅读:
六椽栿 <wbr>- <wbr>木结构古建筑扫盲
这是“木结构古建筑扫盲”系列的第二篇,这一篇讲讲“六椽栿”。


六椽栿(liù chuán fú)


上一篇讲的是四椽栿,六椽栿与四椽栿的解释是相近的,我们顺带复习一遍:

六椽栿 <wbr>- <wbr>木结构古建筑扫盲

栿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上图这条栿托了六架椽子,称为六椽栿。

这张照片还是一副标准的抬梁式建筑的布局结构,六椽栿上面托四椽栿,四椽栿上面托平梁(两椽),平梁之上以蜀柱托脊槫,逐层收缩,形成中国古建筑前后对称的屋顶坡面。

平梁是梁架结构最上层一层梁,通过蜀柱、叉手等承托脊槫,脊槫是屋架最高一层的槫,在正脊下面,“平梁”、“脊槫”等名词以后另开一篇详叙。

六椽栿 <wbr>- <wbr>木结构古建筑扫盲
上面那张梁架照片来自山西泽州西四义普觉寺的毘卢殿,明代建筑风格,经过清代改造。

六椽栿 <wbr>- <wbr>木结构古建筑扫盲
这也是一座使用六椽栿的建筑,标准的抬梁式梁架结构,在进深一椽的地方加了根内柱。这张照片是山西陵川南神头二仙庙旁的三圣祠,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如今面临毁掉。

六椽栿 <wbr>- <wbr>木结构古建筑扫盲
三圣祠远景,古人创造的人文奇景现在的人为什么不知道珍惜呢?

六椽栿 <wbr>- <wbr>木结构古建筑扫盲
这是陵川南神头二仙庙全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见金代正殿和旁边的三圣祠以及众多的配殿全部坍塌损毁严重,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也能这么“保护”?

大木殇:山西陵川南神头二仙庙 >>>

六椽栿 <wbr>- <wbr>木结构古建筑扫盲
这张照片是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的梁架结构,这座建于五代时期的大木作建筑使用了两条上下叠置的六椽栿作为主梁,其上再用四椽栿、平梁逐层递减。这座房子无论用材还是结构都比前面提到的的明清房子坚固得多。

我一直觉得从唐至清上千年间民间建筑不但没什么进步,反而用材越来越小,构件越来越少,从严谨的结构变成简单搭起来就行,中国的古代建筑史也可以解读为一部偷工减料的发展史。

不仅是建筑,民间的彩塑、壁画等也是一代不如一代,在过往的上千年中我们是发展了还是退步了?
六椽栿 <wbr>- <wbr>木结构古建筑扫盲
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全貌

六椽栿 <wbr>- <wbr>木结构古建筑扫盲
这也是一座使用整条六椽栿的建筑,但六椽栿上没有使用四椽栿,而是使用了平梁对前后劄牵,平梁与劄牵高低不同,从而实现梁架逐层递减,以尺寸较小的两段劄牵实现了造价较高的四椽栿的功能,古代工匠的智慧很多。

“劄牵”是长一椽的梁,以后另开篇详叙
六椽栿 <wbr>- <wbr>木结构古建筑扫盲
上面的梁架照片来自山西平顺淳化寺正殿,金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面四组例子都是六椽栿单独使用的,称为“六椽屋六椽栿通檐用两柱”。六椽栿和四椽栿一样,也是可以组合使用的。

六椽栿 <wbr>- <wbr>木结构古建筑扫盲
这是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的剖面图,其主梁采用六椽栿对前乳栿的结构。图片引自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

六椽栿 <wbr>- <wbr>木结构古建筑扫盲
晋祠圣母殿

六椽栿 <wbr>- <wbr>木结构古建筑扫盲
这张照片是山西长子县西上坊成汤庙正殿,这座大殿进深为八椽,梁架采用六椽栿对前乳栿用三柱,由于遮挡,照片没能拍到前面的乳栿,乳栿的后尾过内柱做成压跳压在六椽栿下。
六椽栿 <wbr>- <wbr>木结构古建筑扫盲
长子西上坊成汤庙正殿建于金皇统元年(1141年),面阔五间,进深八椽,是我在晋东南地区见过最大的早期建筑,且柱头题记、创建碑刻、建筑形式相符,非常难得,这样的建筑没能进入今年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很令人费解。

长子西上坊成汤庙的更多照片 >>>

随手拍救古建:长子西上坊成汤庙 >>>
六椽栿 <wbr>- <wbr>木结构古建筑扫盲
西上坊成汤庙此前损毁严重,前后檐都有大面积坍塌,殿宇垂危,在网络舆论和媒体的呼吁下,2012年夏季搭起了彩钢板的防雨棚,木结构不再淋雨。然而一年多过去了,这座大殿至今没有开工修缮,防雨棚短期看是好事,但长期看棚子也阻挡了阳光直射,容易造成殿内潮湿,对木结构来说同样是大敌,权宜之计不能长期使用,希望能尽早修缮。

八次探访长子西上坊成汤庙 >>>

六椽栿 <wbr>- <wbr>木结构古建筑扫盲
这张照片是倒塌前的山西沁水玉清宫山门,这座房子的进深也是六椽,看上去像是六椽栿中间加了内柱,仔细观察会发现缴背之下柱头中心位置的梁是有接缝的,实际上使用的是两条三椽栿在内柱上水平对接,水平对接的梁往往不容易分辨,得仔细观察。

“缴背”是依附于梁上的构件,以增加梁的强度,玉清宫山门的这条缴背还延伸成为蜀柱下的“和沓”,又是一处有奇思妙想的结构。

“缴背”和“和沓”以后再开篇另叙。

六椽栿 <wbr>- <wbr>木结构古建筑扫盲
这是玉清宫山门的西山面,两条三椽栿对接的接缝处就比较明显了。

六椽栿 <wbr>- <wbr>木结构古建筑扫盲
玉清宫山门于2012年夏季彻底倒塌,这是我2012年11月再次来到这里,在与上图同一位置的西上墙处拍的照片,仅剩断壁残垣。

二次探访沁水玉清宫山门 >>>
六椽栿 <wbr>- <wbr>木结构古建筑扫盲
玉清宫山门倒塌后,东山墙上一尊元代风格天王像壁画幸运地保存了下来,这幅画有三米高,画工精湛,及其珍贵,然而山门倒塌后对壁画无任何抢救措施,就这么露天淋雨。
六椽栿 - 木结构古建筑扫盲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