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城镇化,大城市化,房地产和乡村振兴战略(2)

2017-12-15 14:06阅读:
城镇化,大城市化,房地产和乡村振兴战略(2)
昨天的文章讲得很清楚,中国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这个是中国五千年未有的大变局,它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因此也一定会走出自己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道路来。
先说大城市化。特大都市在中国一样会兴起,但并非一定如专家们所说的,只有这一条城市化道路。因为这是世界性的规律,所以在中国,特大城市一定会出现,它一定会有表现的;但是因为中国特殊的情况,城市化在中国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东东。
世界性的规律有时候在中国一定会有显现。比如北京、上海,未来不排除会发展到2500万以上人口甚至3000万以上人口,但是,因为人口基数太大,导致中国如果只走大城市化的道路,最终一定会出问题。
先说水资源。北京人均水资源不足100立方米,国际公认的极度缺水警戒线为500立方米。这是在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都开通了的情况下出现的。两条线尽管已经开通,但是反对声仍然不绝于耳,而且我没有算它的经济账,但凭经验,我就知道这个调水它未必就会比较经济。北京周边还有天津,一样需要水。而且,北京还在京津唐地震带上。仅仅这两个因素,导致北京如果要成为特大城市,就将受到资源的限制。
所以,我们看到中央的选择,雄安新区,千年大计。这个表明中央对北京的发展,并没有投特大城市的票(尽管未来它可能仍然会顽强地发展成为特大城市)。这是中央的一次没有发声的表态。第二次表态,本次北京清退农民工返乡,中央文件是实施振兴乡村战略而不是农民工进城。一样没有发声,但文件写得很清楚。
可见仅仅北京,走特大城市之路都不是中国的首选。北京上海都尚且如此,何况其他?
中国省会城市中,有多少城市还缺水?只要是缺水的城市,都不可能发展成为特大城市。这个就是资源禀赋对城市的制约。我们可以尊重世界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但是我们同样要遵循自然资源禀赋对一个城市最终的制约。
那么,在这里,我们可以提出一个观点,北京天津水资源的解决问题,现在的南水北调不是最终的
解决办法。这个问题最后的解决办法不是这个,而是海水淡化。整个华北,特别是靠近海的地方,最后的解决办法一定是海水淡化。而且制约海水淡化的根本,就是成本。当然它还有个行政制约问题。这两个问题一旦解决,它就不是个问题。
这里顺便说远点儿。华北的问题根源还是地理。因为华北跟海并不远,但为什么缺水?这是地理导致的风向问题。华北处于西风带,我们看中国文学作品中,古代文学中满是西风。“昨夜西风凋碧树”,“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古道西风瘦马”,“谁忆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西风飋飋起松林,卷尽长空万里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七月西风动地吹”等等等等。可是中国的海在东边儿,不在西边儿。所以华北尽管跟海并不远,可还是缺水。何如倒转西风翼,吹得黄河天上来。这是我胡诌的两句,因为只有东风,才能解决华北缺水的问题。但这个靠自然没有根本的解决办法,海水淡化,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所以在目前条件下,华北出现30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不现实。未来当海水淡化问题解决后,那自当别论。
所以从地域经济、资源禀赋的角度,我们在中国北方找不到几个可以容纳30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的地方,包括在黄河边的兰州、渭河不远处的西安等等,都是如此。除了南方。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府总在谈区域发展和均衡发展。这个除了政治因素外,除了需要让全体中国人都享有这个五千年不遇的发展红利的政治原因外,与此相关的因素,一个是历史形成的地域因素,一个便是人口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因素。这两个因素都从根本上制约着城市的规模。
除了历史的因素和资源禀赋的因素外,现在对中国人口流动最大的影响因素不是别的,而是房价。房价把很多人口都拦在大城市之外。这个我们后面再谈。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