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成长在每一刻——读吕斌的《卖毯子》
成长在每一刻——读吕斌的《卖毯子》
刊《读友》(清雅版)202310
成长在每一刻
——读吕斌的《子》
/何家欢(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

视角是作家观察和讲述故事的特定角度,也是读者感知故事的触角,同一个故事通过不同的视角讲述出来,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从而带给读者不同的观感体验。
当我们通过男孩林小柱的视角看向这个故事的时候,原本朴素平实的故事便有了鲜活灵动之感。小说最令人忍俊不禁的部分,莫过于回忆里“我”和朱秀云之间的恩恩怨怨,“我”因为打扫教室时不小心弄湿了朱秀云的裙子,朱秀云一气之下回了家,后来在同学和老师的劝解下,朱秀云回来了,“我”也很快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甚至突发奇想,想要表演个“落汤鸡”来表达自己道歉的诚意。这些内容通过“我”的回忆讲述出来,一方面交代了“我”和朱秀云的前尘往事,为之后两个人一唱一和、里应外合地卖毯子进行铺垫,另一方面也让两个孩子不同的性格跃然纸上,朱秀云的任性霸道,“我”的鲁莽直爽,都在这次泼水事件中得以凸显。
当故事的空间场景由校园转向集市,两个孩子的身份发生转变,他们性格中的另一面也随之显现出来。如果说在校园里发生的摩擦主要体现了两个小学生童真稚气的一面,那么在集市上,两人买卖过程中默契十足的配合,则表现出他们机智成熟、善良豁达的另一面。朱秀云平日里有点得理不饶人,关键时刻却不计前嫌,极力帮“我”促成买卖,“我”在这个过程中也一改往日的莽撞,用心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笔生意。这样的变化看似突然,其实恰恰体现了儿童在成长之中的丰富性和可塑性。儿童是无法被定义的,因为他们在生命中从未停止过变化和超越自我,成长一直在悄然无声地进行着,在当下的每一刻。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林小柱的视角中感受到了一个东北男孩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当得知母亲因为腰疾复发不能外出卖货,“我”的心中没有丝毫的胆怯和畏难情绪,一心想替母亲干活,帮她分担压力。到了集市以后,我将心思都放在卖毯子上,不断学习摸索着买卖中的奥秘:“我”不仅留心观察着顾客对我所说的每一句话的反应,还暗自揣摩哥哥应对顾客的方式,当其他摊主指出我们的问题时,“我”更是大胆效仿,即兴来了段顺口溜。在一次次观察、反思、模仿、实践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在校园里和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才是这次集市之行之于“我”的最重要的意义。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