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脱西游的秀(八):唐僧最神秘的一件法宝啥?或专治孙悟空!

2017-05-16 07:34阅读:
文:白马晋一
【一】
取经四人组的所持兵器里,金箍棒、九齿钉耙等,无疑为大家所熟知。相较于它们的高曝光,师父唐长老的九环锡杖,似乎就要低调许多。
但如《西游记》有述,“如来道: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但恐善信难行,我与你五件宝贝。即命阿傩、迦叶,取出锦蝠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对菩萨言曰,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
可见,依如来所言,手持锡杖者,可免遭毒害,料必有相当的法力。但从故事后续的发展看,事实并非如此。看来,这群拦路的妖精们,实在太不识相了,居然不给如来这个灵山CEO面子。锡杖终究只是摆设。

【二】
那么,锡杖究竟又为何物?
一般说来,锡杖即为僧人携带的道具。游僧乞食时,只能用此杖击地出声,请人出来,故又可称为声杖。
《南海寄归内法传》有载:“西方所持锡杖,头上唯有一股铁卷,可容三、二寸。安其錞管,长四、五指。其竿用木,粗细随时。高与肩齐,下安铁纂,可二寸许。其镮或圆或偏,屈合中间可容大指,或六或八,穿安股上,铜、铁任情。”
大概说来,结构可分三部分。
上部唤作杖头,由锡、铁等金属制成,一般呈塔婆形,附有大环,大环下亦系数个小环。比如唐僧所持的,就有九环。摇动可发出锡锡声,化缘时在屋外摇杖,屋内若坐有缘人,将端出饭羹相予。中部为木制结构。下部或为铁纂包被,当然,也可以为牙、角造。锡杖高度大概够成人肩高,大约一米五的长度。
而锡杖的功用,大致又有三。一可作为行途支撑,有点类似我们现在旅行的登山杖。二可保护自己,譬如沿途遇到剪径的歹人,可做简单的防身。三可驱逐野兽害虫,尤其防狗咬。化缘时也常见一言不合放狗的情景,此时,遇有恶狗出吠,可用此杖打狗。这功能有点像丐帮打狗棒!
因此,说锡杖是一种温和的防身武器,其实也不为过。

【三】
《高僧传》曾有一个记载:“僧稠前往诣见怀州西王屋山修法的途中,听闻两虎交斗,咆哮声响震动山岳,僧稠即以锡杖途中调解,于是两只老虎便各散而去。”
这段文字大概讲的是高僧僧稠同志,路
过一山,见二虎缠斗。僧稠高举锡杖,隔二虎中间,正色道,别闹,你妈喊你回家吃饭,都散了吧。二虎遂退。可见,锡杖或有驱虎的功能。当然,这里面有夸张的神话色彩。

而如来所言,“持我的锡杖,不遭(猛兽)毒害”,或有几分这个意思。

但颇为滑稽的是,《西游记》原著里,唐僧一路西行,途径双叉岭时,“只见前面有两只猛虎咆哮,后边有几条长蛇盘绕。左有毒虫,右有怪兽”。唐僧两股战战,竟束手无策,梨花带雨,毫无高僧风范。尔后若非遇到猎虎刘伯钦,恐怕西行之旅就此OVER,再后途径五行山,救出孙行者,再遇一虎。悟空手起棒落,再下一城。但这沿途一路下来,九环锡杖似乎是不起作用的。

【四】
但也并非完全没有作用!
原来,历史上锡杖的功能,在汉化佛教的演变当中,渐渐从原始的敲门兼防狗的用途,进化成为高级的权杖。持杖人身份越高级,锡杖上添加的各种装饰也就越多,使之变得更加庄严(譬如唐僧锡杖就带有九环,级别就相当高)。简言之,高级锡杖往往为高僧所持。锡杖在佛门体系内,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这个时候,我们就能理解如来的用意了。
如原著第八回所述,如来曾对观音做过交待,“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也就是后来的悟空、八戒、沙僧),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教他入我门来”。

看出来了吧?锡杖的实际作用,其实就是专门对付悟空等半路出家的妖魔所设。

这些在野的妖精入我佛门来,当然就是佛门弟子(至少,是预备弟子)。其职责即是保护官方选定的取经人(即唐僧)。但一行人,也总要有区别。做领导(师父)的,自然要有身份辨识。于是,赐九环锡杖一根,随行即带,持杖者,自然就是团队中的核心领导。可见,锡杖其象征意义大于降妖除魔等现实作用。
此时,我们就能理解取经这一路,唐僧即便摸爬滚打、或灰头土脸、或衣衫不整,也要手持锡杖。锡杖,即权杖。权杖在手,其实就是在表明身份,呔,徒儿们,我是领导!即便发型再乱,我也是你们的领导!领导的范,断然不能丢!
事实,大概就是这样吧。

独特视角趣味解读西游、三国、水浒等名著题材,​可搜索微信公众号“白马晋一”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